杨尚昆回忆录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杨尚昆回忆录

杨尚昆, 著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42.0

书籍简介:

本书详细记述了作者自1925年参加革命起到新中国成立二十几年间所走过的革命历程,亲身经历和参与的党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

书籍目录:

第一章青少年时代

潼南双江镇

封建家庭的没落

我的引路人

出川

第二章从上海到莫斯科

初经风雨

政治风波激荡下的中山大学

分化和改组

王明教条宗派的形成

清党运动

给少奇同志当翻译

旅莫岁月的反思

第三章“左”倾错误下的白区斗争

万里跋涉回祖国

“左”倾路线下的职工运动

关门主义的严重恶果

关于“伍豪事件”

向陈云同志报警

实事求是思想的萌发

第四章在中央苏区

秘密进入中央苏区

《斗争》和《红色中华》撰稿人

军事战略的一场争论

红三军团政治委员

痛失广昌

彭德怀怒斥“洋钦差”

奉命退出中央苏区

第五章长征(上)

撤离中央苏区

突破敌人的三道封锁线

湘江血战:突破敌第四道封锁线

转兵贵州

遵义会议的回顾

第六章长征(下)

四渡赤水前后

疾进云南

会理会议

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斗争

第七章建立西北大本营

成立陕甘支队

落脚陕甘苏区

同张学良、杨虎城建立统一战线

渡黄河东征

挥师西征

西安事变

第八章开辟华北敌后工作

太原起步

发展山西新派

在临汾培训干部

辗转晋西南

第九章抗日相持阶段的北方局

在太行顶逆流

黎城会议

回眸百团大战

第十章延安岁月:整风运动前后

毛主席对华北工作的评价

整风是伟大的,不然,全党思想统一不了

康生和“抢救运动”

第十一章延安岁月:我的第一份“委任状”

接待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

延安外事工作的开端

“四八”空难

离开延安就是迈步奔向北平

第十二章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

建立中央后委的决策过程

后委是中央的参谋部

康生和晋绥土改

小河会议前后

第十三章在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部署南下进军的政治局会议

“北平方式”和傅作义

粉碎反动派的“和平”阴谋

第十四章迎接新中国诞生

筹备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迎接新中国诞生

党产问题的由来和处理

附录杨尚昆生平纪事

出版后记

再版后记

后记

杨尚昆同志从党和国家领导岗位上完全退下来后,自1995年起酝酿撰写回忆录,并同身边工作人员和原中央办公厅田畴等几位老同志一起做了不少准备,包括拟定建国前部分的回忆提纲和着手试写等。1997年5月,经中央批准,中央文献研究室协助他完成这项工作。杨尚昆同志对这件事抓得很紧,先后进行了几十次谈话,详细地回顾他的生平和经历过的重大历史事件,谈了许多自己的看法,并对整理出来的初稿认真提出修改意见。

到1998年9月他逝世前,建国前部分的回忆录已基本完稿。按原定计划,回忆录还包括中办20年、“文革”前后和他复出工作这三个部分,在他因病情突然恶化而去世后已无法完成。这是难以弥补的遗憾。现在出版的只是回忆录的建国前部分。为了便于读者全面了解杨尚昆同志的一生事迹,编写了《杨尚昆生平纪事》,作为本书的附录。

杨尚昆同志去世后,整理工作由李琦、逄先知主持完成,金冲及核校了全部书稿。书稿的文字整理由章学新负责,参加这项工作的还有龚希光、陈显谋、谢景星、蔡庆新。参加编务工作的有沈剑心、刘吉顺、苏维民。杨尚昆办公室的赵宇田和杨尚昆同志的家属从多方面积极给予协助。整理稿中如有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2000年12月

内容摘要:

  本书是杨尚昆的回忆录,详细记叙了从革命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作者亲身经历的我党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参与过的许多重大决策。对党和国家的许多高层活动在书中都有生动具体的记叙。许多事件为首次披露,许多故事更感人至深。  本书是杨尚昆的回忆录,详细地回顾他的生平和经历过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谈了许多自己的看法。为了便于读者全面了解杨尚昆同志的一生事迹,编写了《杨尚昆生平纪事》作为本书为附录。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杨尚昆回忆录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7310610
如需购买下载《杨尚昆回忆录》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央文献出版社
版次2版印次1
定价(元)4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杨尚昆回忆录是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7.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7=7 的主题关于 杨尚昆-回忆录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