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诗集
苏曼殊诗集封面图

苏曼殊诗集

苏曼殊, 著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25.0

书籍简介:

苏曼殊的诗作现存约百首,多数为七绝,内容多是感怀之作,这种倾向在辛亥革命后诗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艺术上他受李商隐的影响,诗风幽怨凄恻,弥漫着自伤身世的无奈与感叹,《东居杂诗》《何处》等皆是这类诗的代表。然而在苏曼殊诗歌创作的早期仍有一部分风格与后期迥异的作品,如《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所体现的爱国热情表现方式苍劲悲壮,与一般诗歌有区别。另外苏曼殊还创作了一部分风景诗,这些诗基调轻松,色彩鲜明,极富形象化,宛如一幅画卷,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代表作有《过薄田》《淀江道中口占》等。他的诗歌有较高的艺术性值得当代人学习欣赏。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原名戬,字子谷,法号曼殊。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1903年苏曼殊留学日本,曾在东京早稻田大学预科,倾向于民主革命。学成后回国,任上海《国民日日报》的翻译,不久即于惠州出家为僧。1907年赴日组织亚洲和亲会,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后与鲁迅等人合办杂志《新生》,但未成功,此后远赴爪哇。辛亥革命后归国,对现实悲观失望。1918年5月2日,苏曼殊在上海病逝,年仅35岁。

书籍目录:

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

花朝

春日

有怀

集义山句怀金凤

题画

莫愁湖寓望

忆刘三、天梅

久欲南归罗浮不果,因望不二山有感,聊书所怀,寄二兄广州,兼呈晦闻、哲夫、秋枚三公沪上

西湖韬光庵闻鹃声柬刘三

为调筝人绘像(二首)

调筝人将行,属绘《金粉江山图》,题赠二绝

寄调筝人(三首)

题《静女调筝图》

本事诗(十首)

次韵奉答怀宁邓公

游不忍池示仲兄

代柯子柬少侯

寄广州晦公

谒平户延平诞生处

题《师梨集》

失题

过若松町有感

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樱花落

淀江道中口占

过蒲田

落日

题《拜轮集》

耶婆提病中,末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处士

步韵答云上人(三首)

别云上人

柬法忍

以胭脂为某君题扇

迟友

无题(八首)

吴门依易生韵(十一首)

何处

南楼寺怀法忍、叶叶

为玉鸾女弟绘扇

饮席赠歌者贾翰卿

佳人

东行别仲兄

憩平原别邸赠玄玄

偶成

芳草

东居杂诗(十九首)

碧阑

晨起口占

题蔡哲夫藏担当《山水册》

附编:断句五联

附录一:苏曼殊简谱

附录二:各家论苏曼殊其人

附录三:各家论苏曼殊诗

后记

内容摘要:

苏曼殊的诗作现存约百首,多数为七绝。在艺术上他受李商隐的影响,诗风幽怨凄恻,弥漫着自伤身世的无奈与感叹。曼殊还创作了一部分风景诗,基调轻松,色彩鲜明,极富形象化,宛如一幅画卷,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他的诗歌有较高的艺术性值得当代人学习欣赏 。
  《苏曼殊诗集》是一部有关苏曼殊和他的诗的文集。特请邵盈午老师为诗集作注。力求成为大众读本,面对普通读者。追求可读性、现代性又能浓缩体现学术眼光、学术水准。

编辑推荐:

★中国诗史上最后一位把旧体诗做到极点的诗人
  ★从晏几道到纳兰性德,从黄仲则到苏曼殊
  那一脉缠绵悱恻的绝代风华与才情
  ★ 还原清代最后一个大诗人诗歌原貌。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苏曼殊诗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30213254
如需购买下载《苏曼殊诗集》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2 × 16装帧精装
页数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苏曼殊诗集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于2013.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26 的主题关于 诗集-中国-近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