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档案
阿尔档案封面图

阿尔档案

阿尔村人, 编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80.0

书籍简介:

《阿尔档案》一书,系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又一次勇敢尝试之作。阿尔村系我国富有独特文化传承的羌族村寨之一,此书完全由阿尔村人自己组织编写,是对羌族生活的全程记录,分二十个方面,向读者呈现出了原生态的羌族生活。可以说,此书是“羌族生活的全面记录”,而此书的编纂则是“村落文化的自我拯救”,在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这种文化遗产的自我拯救与保护,无疑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书籍目录:

《阿尔档案》撰稿人员简介

阿尔概况

阿尔村的地理位置

阿尔村的自然资源

古老的阿尔村

阿尔寨的建立

巴夺寨的建立

先民生活

村规民约

生产活动

种植的农作物

生产农具

养殖

饮食

腊肉和香肠

荞面

洋芋糍粑

玉米的吃法

野菜

酸菜的制作

蜂蜜麦花糖

咂酒

兰花烟

服饰

眼饰概况

羌族刺绣

围裙和鼓肚子

腰带和绑腿

佩饰

羊皮褂

鞋子

织麻布

建筑

阿尔古羌碉

民房建筑

祭祀塔

水磨坊

曾经的油磨坊

工艺

编背篼

制作连盖

羊皮鼓的制作和应用

人生礼仪

阿尔羌族的礼俗

送竹米

成人冠礼

婚礼与家庭

丧葬

节日

羌历年

春节

转山会

语言

语言概况

阿尔羌语谐音

民间文学

阿尔羌寨谚语

羌寨谜语

阿尔古羌碉的由来

羌族人为什么信仰白石神

白石头的故事

融波和龙宝的故事

羌族文字的失传和羊皮鼓的来历

释比用的羊皮鼓为什么只有一面

云云鞋的传说

仙女下凡

仙女的故事

嘎溜则的传说

啊嘎朵的来历

火塘上的铁三脚

“雷打石”的来历

羌族将领木朗朗的故事

羌家人解救红军小战士的故事

阿达英姐的故事

斗安珠和木姐珠

人是怎样来的

射日

洪水滔天

山沟和平坝的形成

羌人戴首饰的来历

野人的传说

熊家婆的故事

酒后打架的故事

阿尔羌寨的神秘故事

音乐舞蹈

羌歌唱法

羌族歌曲

闹狮灯

舞步“麦格烧”和“迁东”

羊皮鼓舞

医药

阿尔村的医学概况

草药及功效

羌医

释比中医骨科

中草药偏方

神灵

羌人的信仰

木比塔

祈晴和祈雨

释比文化

释比及传承

释比法器

各寨的地盘业主

各寨的神山庙名

踩犁铧

打油火

化翳子

招魂

送茅人

送血光和送花盘

拉比的传说

释比老人马兔儿的传说

释比老人高匹匹的传说

释比老人布拉寿的传说

释比做法的故事

释比打鬼的故事

学校教育

早期的阿尔小学

60年代以来的阿尔小学

阿尔小学几次大规模的建设

阿尔村小学大事记

阿尔小学的校长和教师们

从阿尔小学出去参加工作的部分人员名单

“5·12”地震中的阿尔小学纪实

人物故事

老释比余明海的故事

百岁老人马长英的故事

释比朱金龙的故事

释比朱光亮的故事

我的羌医父亲马成龙

其他

阿尔村历届村干部名单

阿尔村未来几年的发展思路

阿尔羌村大事记

后记

内容摘要:

“阿尔羌文化保护”项目是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的第三个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秉承“帮助社区居民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的基本宗旨,该项目意在帮助汶川阿尔村羌族居民记录并传承他们的羌文化,彰显羌人个性,重塑羌族尊严。在“5.12”特大地震之后迅速开展这个项目,对保护羌族文化遗产而言意义重大。
《阿尔档案》是该项目之一,收录村民志愿者自己动手编写的羌文化,是羌族生活的真实记录,书后附有村民自主拍摄的直观反映羌文化的影像资料。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阿尔档案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丛书
9787501031634
如需购买下载《阿尔档案》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文物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8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平装
页数 272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阿尔档案是文物出版社于2011.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87.4 的主题关于 羌族-民族文化-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