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元帅
彭德怀元帅封面图

彭德怀元帅

张树德, 主编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15.0

书籍简介: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共和国元帅彭德怀的生平事迹,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新中国的诞生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展现了他坚信不移的理想信念、令人崇敬的道德品行、朴实无华的人格魅力、卓越超群的大智大勇和常人般的情感世界。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苦难的童年

第二章在旧军队里

湘军十二年

平江起义

进军井冈山

第三章红军岁月

黄洋界上炮声隆

“富田事变”中的彭德怀

在五次反“围剿”中的彭德怀

突破封锁线

会理风波

反对张国焘南下,拥护毛泽东北上

“惟我彭大将军”

与毛泽东一起指挥东征

指挥红军西征

迎接三大主力红军会师

第四章抗日烽火

关于抗日战争战略方针的争论

指挥“百团大战”

度过最艰苦岁月

第五章解放大西北

保卫延安

三战三捷

沙家店战役

领导新式整军运动

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

指挥太原战役

歼灭“二马”

血战兰州

挥师宁夏

进军新疆

第六章抗美援朝

临危受命

旗开得胜

清川江畔钓大鱼

能吃就吃,适时收兵

运动防御

苍天有眼

第七章当国防部部长的日子

我军建设迈上现代化之路

评衔和授勋

走遍祖国万里边防

积蓄后备力量

为我军高新武器装备开路

全面阐述战略方针

建设战略战役后方

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

在庐山会议上

在1959年8月中央军委召开的扩大会议上

第八章特殊的平民

搬出中南海

“闲置”在吴家花园

第九章悲怆的晚年

奋战在三线

在“文化大革命”中

魂归故里

前言

彭德怀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他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中,南征北战,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长壮大、保卫和建设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一个贫农家庭。少年时期为富农放过牛,在煤窑当过童工。1916年为生活所迫,投入湘军当兵。1922年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任湘军连长、营长。1926年,随部队编入国民革命军,参加了北伐战争。

在北伐战争中受中国共产党影响,于1928年革命处于低潮时期,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这一年7月,与滕代远、黄公略等一道率领所部举行平江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和湘鄂赣苏区,为红军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平江起义后,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冲破敌重兵拦阻,同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在井冈山会师。1930年,红三军团成立,彭德怀任军团总指挥兼第五军军长。同年7月红三军团一举攻占长沙,使红军声威大震。1931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在粉碎敌人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至第四次“围剿”战争中,彭德怀率领部队英勇奋战,屡建功勋。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他同教条主义的军事路线进行了严肃的斗争。在遵义会议上,他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反对张国焘分裂活动的斗争中,他坚决支持党中央关于红军北上的正确路线。1935年9月,红军一、三军团编为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这支部队继续北上,于10月同陕北红军会师于吴起镇。长征到达陕北后,彭德怀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员、红军前敌总指挥等职。撰写了《关于平江暴动前后情况和经验教训》等著作,对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运动战原则等问题作了理论探索。

1936年2月,彭德怀任抗日先锋军司令员,率部东征,强渡黄河,挺进山西,发展了红军力量,传播了党的抗曰主张。同年5月率西方野战军西征,迎接二、四方面军北上,使红军三大主力胜利实现会师,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任八路军副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副总司令),协助总指挥朱德率领八路军挺进华北敌后,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1940年指挥八路军进行了著名的“百团大战”,使日军在华北的野蛮统治受到沉重打击。1942年在率领敌后军民对敌作战的同时,领导华北根据地党的整风运动和群众大生产运动,胜利度过最艰苦的岁月。1943年回延安参加学习,总结敌后斗争经验。1945年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我军对日军的大反攻。这一时期撰写的《争取持久抗战胜利的几个先决问题》、《关于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的几个具体问题》等著作,就如何坚持持久抗战、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等问题作了具体阐述。

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及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在人力、物力资源极度匮乏的西北战场上,指挥部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的胜利。1949年胜利完成解放西北五省的光荣使命。这一时期撰写的《关于陕北九个月作战的基本总结》、《关于作战方针和军队建设》等著作,系统论述了建军、作战等方面的问题。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彭德怀慨然受命。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队奔赴朝鲜战场,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他坚决贯彻党中央的指示,以卓越的指挥艺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有计划地组织了五次战役,把美军和韩国军队赶回到“三八”线地区,使美军代表不得不同意签署停战协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1952年夏季以后,党中央决定由彭德怀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1954年9月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组织全军大力开展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该时期发表的《四年来的军事工作总结和今后军事建设上的几个基本问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而斗争》、《把我军建设成为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等大量讲话和论著,较系统地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相关理论问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在七年多时间里,他同军委其他领导成员密切合作,致力于我国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先后主持制定了我国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拟定了我国的军事设防规划,实施了整顿军队的一系列重大制度的改革,基本上实现了我军从单一兵种到诸兵种合成的历史性转变,使全军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我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9年7月,党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建议纠正当时党的“左”倾错误。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对他的批判,并解除其国防部长职务。彭德怀蒙冤受屈以后,致力于研究马列主义哲学和经济理论,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坚持同“左”倾错误继续斗争。1965年12月,彭德怀被调任西南三线建设副总指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其实行长期监禁,彭德怀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因病情恶化,含冤逝世。

1978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为彭德怀平反,恢复其名誉,对他的历史功过作出了全面、公正的评价,使这位含冤受屈的开国元勋的风貌得以重现于人民群众面前。

内容摘要:

  彭德怀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他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中,南征北战,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长壮大、保卫和建设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本书以文学传记的形式,选取了彭德怀元帅人生经历的不同侧面和重要阶段,艺术地再现了彭德怀元帅的独特形象。  1978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为彭德怀平反,恢复其名誉,对他的历史功过作出了全面、公正的评价,使这位含冤受屈的开国元勋的风貌得以重现于人民群众面前。  本书以文学传记的形式,选取了彭德怀元帅人生经历的不同侧面和重要阶段,艺术地再现了彭德怀元帅的独特形象。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彭德怀元帅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共和国元帅传记丛书
9787220078002
如需购买下载《彭德怀元帅》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成都出版单位四川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彭德怀元帅是四川人民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2 的主题关于 彭德怀(1898~1974)-传记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