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文化研究
李白文化研究封面图

李白文化研究

四川省教育厅李白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省李白研究会, 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 编

出版社:巴蜀书社

年代:2009

定价:28.0

书籍简介:

对于李白文化研究是当前李白研究的热点。本书反映了当前李白文化研究的较高水平,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书籍目录:

简论“李白文化”的概念生成

李白安史之乱后诗歌及心态的文化解析

李白青少年时期文化心理个性(人格)特征

李白现象之文化心理取向的生成及演进试探

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下李白文化的尴尬处境

李白精神的现代认识之我见

“李白学”构架轮廓刍论

李白与“道”

李白、杜甫与黄河

论李白的仕途取向与诗歌中的功名情结

李白的廉洁思想及其根源

李白《横江词六首》与横江风波题材诗歌

李白饮酒诗阐释的有效性探究

“专车之骨”臆释——兼谈李白的大赋情结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诗题辨识

李白“五岁诵六甲”商榷

历代少数民族作家对李白诗歌的接受

“李太白始终学《选》诗”浅论

《李白与巴蜀资料整理及研究》序

李白诗歌与乔吉散曲之比较

“洄水沱”现象的两个样本——论李白与郭沫若共通的思想文化征候

郁达夫与李白的精神气质比较

诗性的浪漫——李白与拜伦

汉诗词汇文化意义的解读原则与翻译策略——以李白《静夜思》的英译为例

从等效翻译理论简析《送友人》四个英译本的

意象的再现

李白诗歌用典英译刍议

从跨文化角度看绵阳李白景点标示语英译

将绵阳的“李白文化旅游”推向海内外

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与李白文化旅游灾后重塑形象的

可行性分析——以四川省江油市为例

李白文化对绵阳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传统文化、李白诗歌与现代教育的思考

李白对本真生命无比自由的表达与当前人文教育

李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研究学术交流会综述

内容摘要:

《李白文化研究》围绕李白精神和人格来研究“李白文化”,其要旨是把研究对象置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大背景和民族文化发展的大视野下,来探讨李白文化的历史价值、现代意义乃至未来意义,从而汲取其积极内核,以有助于塑造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民族精神,其意义十分深远。因此,我们决不能以实用主义或急功近利地看待这件事,不能希图这种研究的应用性效果,更不能希图李白成为一个当代的“文化明星”。我想,面对“李白文化”热,这是我们必须保持的清醒认识。
其次,是实证性研究方面的成果。这方面最值得关注的是杨栩生、沈曙东《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诗题辨识》(以下简称“杨文”)。这是一篇挑战性与严谨性兼具的论文。《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是李白的名作,为古今读者所熟知。然而,自从詹镆先生1983年在《文学评论》上发表《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应是(陪侍御叔华登楼歌)》一文后,其结论遂为李白研究界以至唐诗研究界普遍接受。二十多年来,学界鲜有不同意见。杨文可以说是首次与詹镆先生权威性的观点进行认真商榷,因而具有挑战性。杨文考证之严谨,可于几处着力点见之,如:《文苑英华》题注“集作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所指“集”即始于乐史,终于宋敏求、曾巩的《草堂集》;“蓬莱文章”点出了李云校书郎的身份;李华虽擅纂碑铭,但并不闻名于李白之时,其扬名是至德二载以后事,所以,《文苑英华》以“蓬莱文章”为“蔡氏文章”属编纂之误;《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与《饯校书叔云》非一时一地之作,等等。这些考证都很见功力。杨文既出,无疑将引起人们对此诗题目乃至内容的进一步思考和认识。由于李白生平家世及诗文版本等传世原始资料有限,实证性研究在李白研究中一向具有“攻坚”性质。这些年来,研究者们在前人基础上做出了巨大努力,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在这种情势下,每前进一步都非易事。因此,我们决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指望突然间会有惊人发现。只有付出较之前人更为扎实而严谨的功夫,才可能有或大或小的收获,而每一或大或小的收获都是令人欣喜的。杨文在这方面正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杨文之外,康怀远《“专车之骨”臆释——兼谈李白的大赋情结》和殷春梅《李白(横江词六首)与横江风波题材诗歌》在实证性研究方面也各有所获。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李白文化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7524434
《李白文化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成都出版单位巴蜀书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 × 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李白文化研究是巴蜀书社于2009.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6 的主题关于 李白(701~762)-人物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