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阿凡达
我们没有阿凡达封面图

我们没有阿凡达

韩和元, 著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以简洁流畅的文笔,佐证中外案例,非常客观而务实的为中国的现状做出判断与描述,指出中国的软实力危机重重,又不乏诚恳有建设性的建议。

书籍目录:

序言一 警惕中国软实力危机序言二 退出、呼吁,中国该如何回应当前挑战 第一篇 美国软了吗  第一章:美国崩溃论,周期性意淫   西方大旗一倒,东方彩旗飘飘   “美国崩溃论”豪言再起   中国该领导一把世界了   日本也曾有那么点意思  第二章:阿凡达与孔子,文化软实力在单挑   广电总局通稿了一下   广电总局又尴尬了一下   抢着给阿凡达当爹   惨败的孔子  第三章 光硬是不行的   有硬有软才叫实力   “美国衰落”不靠谱 第二篇 中国很硬吗  第四章 呐喊有用吗   吴敬琏的忧心   郎咸平没忽悠  第五章:金融的彷徨   猴急的农行上市   银行业归零   金融改革的号子  第六章:优势渐远   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负债   老龄化社会缺钙,还能硬吗?   悲哀的年均创富力   愚公们的破坏力   抑制经济增长的其他要素 第三篇 出走的快感:软与被软之间  第七章:精英的无奈抽身  移民,只在追逐内心的安全感   投资移民进行时  中国,他国人才培养基地   人才流失给俄造成超万亿美元损失,中国,你呢?  第八章:绿叶对根的纠结   “婆婆”的“骚扰”   仇富的代价   高房价VS奋斗,完胜   教育伤到的未来寄托   对不起,我们无法给您签证   还能吃什么呢   不容小觑的大问题  第九章:警惕!人才的空心化   知识人=财富人   企业家也是生产力   凝聚力也是国力 第四篇 中国软实力验证  第十章 论软   实力,是种资源   软实力,一种培养粉丝的能力   软有软的力量   软硬都有用  第十一章:评软   共鸣的力量:非洲的中国软实力评估   行一百半九十:美洲的中国软实力评估   落花有意:东南亚的中国软实力评估   潜力股:中东的中国软实力评估  第十二章:中国软手段   投资   维和与人道主义援助   外交和参加多边机构   交流项目   别以为中国真的有那么大魅力 第五篇 软有力,才能硬持久  第十三章:软,你真懂吗   软实力=外交政策   文化=软实力?  第十四章:别把国内价值和政策不当回事   美国是怎么美起来的   古代的软战略   塞缪尔 亨廷顿错了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软实力  第十六章 中国软革命   拿掉收入分配的夹子   双重结构之谜   看看罗斯福的犀利“新政”   吃的安全,是民生   教育,是 计

内容摘要:

  ◎ 文化产业薄弱、教育制度僵化、经济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第一本全面探讨中国软实力缘何尽失的书。\n  ◎ 深解中国精英移民大潮的切肤之痛——这是一个热点话题。精英移民折射的是什么?仅仅是有钱?仅仅是压力大?仅仅是没有安全感?恐怕不是。作者的考量是经济制度、自由度以及财富分配问题引起如文化、民族情结和凝聚力等软实力的涣散,直言中国崛起任重道远。\n  ◎ 十二五规划将软实力正式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软实力危机重重,已经被当政者和有识之士深刻认识到,对热点 政治话题进行深入和通俗化的解读。\n  ◎ 直击中国社会弊端,如腐败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贫富分化问题等等,探究中国吸引力丧失的根源。\n  ◎ 作者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多年,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曾提出过许多可行性建议。被美国经济观察家称为本论金融危机的第一预言者。  带头大哥——美国行将崩溃,中国崛起势不可挡!当国人沉浸在大国崛起的癫狂中时,是否想过这不过是一个幻觉? ◎人才流失给俄造成超万亿美元损失,中国,你呢?  俄罗斯学者弗焦尔诺夫在2005年估算说,人才流失给俄罗斯造成的损失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然而中国自改革开放后,移居海外的新华侨华人数已经超过600万,2000年以来每年都有大约40万人离开中国,大部分是通过技术、投资移民以及留学等渠道流失的人才。对此中国官方研究机构却不得不承认: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在世界居于首位。截至2008年,中国已经派出接近140万留学生,居世界之最,而归国留学人员却只有39万,滞留在海外的留学生已经超过百万,无论数量还是比例都是世界罕见。俄罗斯损失万亿美元,中国,你呢? ◎郎咸平忽悠了吗,中国经济为何危机重重?  中国的GDP总量排到世界第二,我们的经济实力真的就是第二了吗,还是被二了?郎教授认为从2005年开始,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了“产业链战争”的时代。所谓的“产业链战争”就是在整条产业链上,欧美发达国家把价值最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制造 一端(即“1”)慷慨留在了中国。而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六块非制造业(即“6”)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6”是“软”的生产环节,“1”是“硬”的生产环节。在这样一种“6 1”产业链的定位下,中国就沦落在了价值的最底端。身处全球产业链低端的我们,除了贩卖劳动力和资源,还有何优势可言? ◎国内危机重重,中国,想说爱你不容易  当今中国贫富差距的悬殊,已经让劳资关系十分紧张,整个社会处于 度不稳定的状态之中。对于一个具有“不患寡唯患不均”社会传统的国家而言,高度集中的财富的确有理由让那些社会精英阶层感到恐慌,离家出走或者是最好的选择。  高企的房价已经让中国经济透不过气。高房价严重的透支了中国居民的消费力,挤压了居民在其他领域的消费空间,也抑制了个人的发展空间,房地产经济就是中国的吸血经济。   几年前,网上曾流行这样一个段子: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我们认识了硫酸铜,如今我们又从奶粉和鸡蛋里认识了三聚氰胺。民以食为天,天除了问题,民何以堪。  ……  国内情况乌烟瘴气,对于中国,想说爱你不容易。  金融危机最早预言者发出第三次警示,我们的软实力,正在“被丧失”!有软有硬才是实力,没有软实力,再莫谈大国崛起。【作者简介】  韩和元,来自湘西,身上仅流着1/8的汉族血统的伪汉。却曾以中国子民的身份先后供职于美资的经济研究所、投资管理公司,并出任后者的合伙人兼首席经济学家。美国《经济观察家》杂志认为,韩和元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最早预警者。出版有经济著作《告别恐慌——经济兴衰的密码与复苏之路》、《中国将重蹈日本覆辙?》。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我们没有阿凡达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346192
如需购买下载《我们没有阿凡达》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发展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 230 印数 6000

书籍信息归属:

我们没有阿凡达是中国发展出版社于201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12 的主题关于 文化-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