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装备制造业研究
振兴装备制造业研究封面图

振兴装备制造业研究

唐晓华, 等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0.0

书籍简介:

作为“工业的心脏”和制造业的核心要件,装备制造业不仅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物质生产部门,还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产业。装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密集度高、产业关联度大等特点,包括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七大类。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篇  产业组织与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

第一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组织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C—O—C—P范式:一种产业组织分析的新范式

一  产业组织

绪论

第一篇 产业组织与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

第一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组织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C—O—C—P范式:一种产业组织分析的新范式

一 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沿革及S—C—P范式

二 技术变迁和企业合作需要新的产业组织研究范式

三 C—O—C—P范式的组织治理逻辑

四 产业群的基本组织模式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与“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

一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技术层面与经济层面

二 装备制造业产业组织合理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 网络寡占型产业组织模式下的企业行为

一 企业的组织行为

二 企业的竞争行为

三 企业间的合作行为

四 企业的研究开发行为

五 企业产品服务的差异化

第四节 网络寡占型产业组织模式的绩效分析

一 资源配置效率

二 分工、专业化与合作效率

三 交易费用节约的效率

四 技术创新效率

第五节 结论

第二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目前发展状况分析

一 装备制造业的总体运行态势较好,利税率较高

二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平衡,亏损现象较为严重

三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较低

四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第三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

一 集中度与市场绩效

二 中国装备制造业市场集中度现状

三 中国装备制造业区域集中度现状

第四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区域竞争力: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分析

一 主成分分析方法简介

二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主成分分析

第五节 结论

第三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网络组织模式

第一节 产业网络:一种新型产业组织方式

一 产业网络思想的产生

二 经济社会学的社会网络分析

三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网络组织创新研究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的运行机制

一 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的技术基础和运行平台

二 国外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的典型模式

第三节 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创新模式选择

一 大型核心制造企业与中小企业的联结

二 跨行业的大企业间网络型联盟

三 制造企业与其他经济要素的互动

第四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创新的实证研究

一 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现状分析——以沈阳为例

二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效应分析

三 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创新的案例分析——以华晨金杯汽车公司为例

第五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实施网络组织创新的政策支持

一 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创新的基础条件

二 装备制造业网络组织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

第六节 结论

第二篇 自主创新与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

第四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模型

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现状与产业技术特征

一 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现状

二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技术特征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组织模式与模型构建

一 组织模式

二 模型构建

第三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 指标和数据的选取

二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地位

三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四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结构性分析

第四节 结论

一 创建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二 实现市场、技术和政策的有效对接

三 构建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效果评价体系

四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第五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行业分析:以汽车产业为例

第一节 ETSI:一个产业自主创新的分析框架

一 ETSI:产业技术创新阶段转换的决定因素

二 ETSI的内部逻辑关系

第二节 实证分析: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

一 模型、方法与变量

二 样本数据及处理

三 参数估计及检验

四 测算结果及分析

第三节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障碍分析

一 市场与规模约束

二 技术因素的制约

三 组织因素的制约

四 制度因素的制约

第四节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及政策支持

一 中国汽车产业的开放式自主创新之路

二 促进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

第五节 结论

第六章 申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行业分析:以通信产业3G标准竞争为例

第一节 文献概述

第二节 标准竞争的网络效应

第三节 3G标准竞争模型与福利比较

一 标准竞争的基本模型

二 标准竞争的福利分析

第四节 3G技术标准竞争分析

一 TD—SCDMA的安装基础劣势

二 TD—SCDMA的安装预期优势

三 TD—SCDMA的竞争可行性分析

第五节 结论

第七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地区分析:以沈阳为例

第一节 沈阳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现状

一 产业发展现状

二 技术创新现状

第二节 沈阳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模式选择

一 正确理解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模式选择

二 沈阳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模式

第三节 沈阳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政策支持

一 从战略上重视技术创新

二 围绕重点领域,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三 建立大沈阳区域——产业创新体系合作机制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篇 政府干预与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

第八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中的产权制度改革

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国有所有权

一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属性

二 国有所有权下的经营绩效

三 国有所有权与创新激励不足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非国有所有权

一 私有产权的激励

二 外资进入与所有权结构变化

第三节 结论

第九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中的外商直接投资

第一节 政府干预装备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解释

一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及战略属性

二 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趋势及装备制造业外资并购特征

三 外资并购所引发的行业风险

四 全球价值链分工引出对创新的制约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第二节 政府干预外商直接投资的策略和途径

第三节 结论

第十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的途径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因素

一 基于国际生产网络的产业转移

二 开放条件下的研究开发资源配置

三 新型工业化的市场需求

四 先进制造技术的市场机会

五 产业竞争中的政府

第二节 集约化、集群化与集成化: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的路径选择

一 集约化战略

二 集群化发展

三 集成化创新

第三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的政策支持

一 实施对称性的产业组织政策

二 创造性地发挥国有企业的战略作用

三 建设开放约现代装备制造业技术体系

四 促进产业国际分工条件下的外包升级

五 加大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本投资

第四节 结论

内容摘要:

     《振兴装备制造业研究》由唐晓华等编著。
作为“工业的心脏”和制造业的核心要件,装备制造业不仅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物质生产部门,还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产业。装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密集度高、产业关联度大等特点,包括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七大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振兴装备制造业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6105108
如需购买下载《振兴装备制造业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振兴装备制造业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2.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426.4 的主题关于 制造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