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长城
沧桑长城封面图

沧桑长城

赵星铁, 编著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介绍了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长城的历史、文化,以及围绕长城所发生的各种故事、名人逸事等内容。本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学术性兼备。

书籍目录:

导读

第一章

万里长城第一关

第二章

军事要冲

第三章

建筑史的奇观

第四章

美景与古迹的完美结合

第五章

炎黄子孙的骄傲

第六章

抗战圣地

第七章

充满传奇色彩的边关重镇

第八章

天下第一塞

第九章

丝路文化的见证者

第十章

三千年文化的缩影

后记

前言

编撰《旅游人文》丛书的初衷很明确,就是为中国特色的大众旅游做一件实事。

在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相对于豪富、贵族等少数人出游的大众旅游,始于二次大战之后。所谓大众旅游,是指平民百姓、工薪阶层涌人出游行列,并逐渐成为旅游主体。西方的大众旅游大体上经历过观光游到观光度假游两个发展阶段。大众旅游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旅游业的诞生;大众旅游是旅游史上一个里程碑。

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大众旅游出现要晚了约三十多年,也没有经历过豪富、贵族等少数人为旅游主体的历史阶段。中国大众旅游是在文化传统厚重、文化普及缺失的土壤和背景下,伴随改革开放步伐而发生、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国的大众旅游不能同西方大众旅游同日而语。就客体层面而言,厚重的文化传统如何开挖、提升;主体层面而言,旅游人文缺失如何弥补、加深,都成为中国特色大众旅游所要解决的课题。

中国大众旅游在轰轰烈烈中行进,又是在蹒跚学步中流动。三十多年来,大众旅游的实践,渐渐使旅游大众获得旅游知识。可以这样认为,20世纪末叶二十多年的大众旅游,为旅游大众补上了旅游文化的课。在21世纪,中国的旅游大众已不满足“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而要“下马观花”了:

他们从单一的观光游进入休闲式观光游,用更多时间解读景观文化:

他们不满足景区里的单调指示牌,要求出现景区标识系统,以求得到景观信息;

他们对静态实景已打不起看劲,渴求动态景观与之配合;

他们甚至希望借助高科技手段,将景区数字化处理,呈现虚拟场景,进一步提高文化档次。

以上种种,归结到一点,就是对旅游景区(自然景区和人文景区)的一种人文企求。基于此,本套丛书作了如下安排:

一是寻觅。即寻觅实体景观中看不见的人和事,对已消失的文化景观,稽古勾沉,虚拟显现。

二是融合。将寻觅到的消失景观与实体景观融为一体,使游人看到古今相通、虚实场景组合的新景观。

三是解读。在新旧景观叙述中,细细道出其中的文化韵味,使游人有所感悟。

本套丛书包括:《足音泰山》、《沧桑长城》、《天下黄河》、《秘闻故宫》、《诗景长江》、《小桥一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各个分册的作者努力实现可读性、学术性统一,图文并茂。丛书编委会做了选题、审读的工作。

丛书作者均是上海市民,上海世博会开幕在即,作为广义的志愿者,以此作为献给盛会的一份薄礼。

丁季华写于华东师大丽娃河畔寓所

2009年3月18日

后记

雄伟壮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坚强不屈、充满智慧的精神象征,也是世界文明的伟大奇迹。“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已成为世界各国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为使游人能对万里长城的历史变迁、沿线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有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作者编写了此书。有关万里长城的资料和书籍较多,本书与其他书籍稍有不同的是,选取了万里长城中最著名、最有影响的十大景点,并从每处景点的建筑背景、民间传闻、历史典故着手加以介绍,以求有所创新。

本书参考和借鉴了大量文献和资料,同时也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母雪梅、熊靓婧、何赛男、赵晔做了许多前期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并承担了初稿编写;赵星铁负责全书的撰写、修改及定稿。

借此,我们由衷感谢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责任编辑张树老师,以及本丛书首席顾问丁季华教授和其他专家、学者,正是在他们的热情关心、鼓励和大力支持下,本书才得以顺利编写、问世。

本书中缺点、错误在所难免,诚挚地希望各位专家、同行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9年3月

内容摘要:

  平阳公主、吴三桂、胡适、詹天佑……一个个原本没有联系的人物因为长城而走上同一个历史舞台,演绎出一场场荡气回肠的戏剧。  在本书中,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还原历史真相,将一个真实的长城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有翔实的历史资料,显示出长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对长城景色及其价值的独特评述,并通过丰富图片资料,为文字添加更多的阅读乐趣,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本书既可以作为对长城感兴趣者的读物,亦可以作为旅游者游览长城的辅助工具书。  长城,这条横亘在中国北方的巨龙,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有着不平凡的意义。  长城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的祖先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运用集体的智慧,修筑了这条屏障,并通过子孙后代不断的修缮和扩充,铸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万里长城。  长城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血脉,那么,长城就是挺起整个中华民族的脊梁。长城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奋斗史。长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参与者。中华民族的千年沧桑,长城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迈入新的世纪,那金戈铁马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记忆不会褪色。发生在那个年代的故事依旧鲜活如新。透过《沧桑长城》中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笔者带您拨开尘封的记忆之门,重现那精彩的历史瞬间。可以说,一部长城的故事就是中华民族千年沉浮的最好注释。  本书按照地理位置,从长城的最东端,“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到西部大漠中的玉门关和阳关,选取了长城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十个关隘,挖掘历史中的故事,在力求真实的情况下为读者展现长城的风采。  静止的建筑固然是创造史上的奇迹,但是,有血有泪的英雄和精彩悲壮的战斗使这座本来仅仅只是作为防御北方草原民族南下的城墙有了新的生命。  吴三桂、戚继光、聂荣臻、胡适、詹天佑、平阳公主……这一个个原本没有联系的人物因为长城而走上同一个历史舞台,演绎出一幕幕荡气回肠的历史剧。在这部历史大戏里,有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枭雄;有殚精竭虑、为国争光的学者;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杰;有浴血奋战、为民族存亡而生死不惧的精魂……  本书与其他叙述长城的作品不同之处在于,侧重对故事叙述的同时,加入了对长城及沿线风光景点的描写。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看到,或与海天相接、或盘旋于崇山峻岭、横亘在茫茫大漠的长城,每一处都有它自己的特色。秦皇岛的长城处在最东端,连接着大海与高山,是沧海桑田的最好见证:北京的长城游人如织,红花绿树掩映之下工整的城墙让人几乎忘记发生在这里的血雨腥风;西部的长城更具沧桑,破败之中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更让人有深沉的感触。长城,不仅有雄浑壮丽的气魄,也有风景赛江南的隽秀;不仅有笑傲天下,谁与争锋的霸气,也有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绝唱。  在本书中,有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还原历史真相,将一个真实的长城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有翔实的历史资料,显示出长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对长城景色及其价值的独特评述,并通过丰富图片资料,为文字添加更多的阅读乐趣,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本书既可以作为对长城感兴趣者的读物,亦可以作为旅游者游览长城的辅助工具书。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沧桑长城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旅游人文丛书
9787543939448
《沧桑长城》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沧桑长城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于2009.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928.77 的主题关于 长城-文化史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