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与美国对苏俄、中国的政策
意识形态与美国对苏俄、中国的政策封面图

意识形态与美国对苏俄、中国的政策

张宏毅,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46.0

书籍简介:

本书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着力研究了美国对外政策中意识形态的内容、根源和特点,及其在对苏俄和中国政策上的具体运用和产生的后果,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对苏、中两国进行了比较,试图进行实事求是的历史的全面的分析,以使研究成果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深刻的借鉴意义。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外政策

一、意识形态概念和功能

二、美国是高度注重意识形态的国家

三、美国对外政策中意识形态因素若干特点

四、美国意识形态对外政策的根源

第二章 意识形态与美国早期对苏联的政策 (1917—1945)

一、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传统与1917年以前美国的俄国观

二、美国对俄国革命的态度(1905—1920)

三、从不承认到承认:意识形态因素与美国对苏政策

的演变(1920——1933)

四、坎坷的结盟之路(1933—1945)

第三章 意识形态与美苏冷战(1945—1991)

一、美苏意识形态之争与冷战爆发

二、美苏全面对抗时期的美国对苏政策(1947.3—1953.3)

……

第四章 意识形态与冷战结束前的美国对华政策

第五章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中意识形态因素、特点及走向

第六章 是僵化、西化、还是创造活力?

大事年表

参考书目举要

内容摘要:

《意识形态与美国对苏俄和中国的政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意识形态与美国对苏俄和中国的政策》是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问题,对于任何国家都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我国几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问题。胡锦涛同志曾经深刻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人们的思想下手。【作者简介】张宏毅,1936年2月生,江苏丹阳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81年至1983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进修两年。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现代史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党总支书记;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土生导师;兼任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人权研究中心主任、亨利杜南人道主义对话中心(总部设在日内瓦)基金理事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现当代史、?代国际关系史,特别是中、美、(苏)俄三国关系史以及美国外交史,曾撰写和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1917—1993)》、《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1917—2000)》、《欧洲优势荚苏对峙多极世界》(合著)、《美国人权与人权外交》(主编)、《美国的人权问题》和《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副主编)等著作,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意识形态与美国对苏俄、中国的政策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10090313
如需购买下载《意识形态与美国对苏俄、中国的政策》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意识形态与美国对苏俄、中国的政策是人民出版社于20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871.20 的主题关于 美国对外政策-研究-俄罗斯 ,美国对外政策:对华政策-研究 ,美国对外政策-研究-苏联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