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西岳华山庙碑
汉西岳华山庙碑封面图

汉西岳华山庙碑

张鉴宇, 整理

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5.0

书籍简介:

《汉西岳华山庙碑》东汉恒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碑初立于华山黄甫峪口集灵宫,隶书。有汉隶第一品之誉。碑毁久远,残石未存。华山碑汉原石拓本传世甚少,其中著名的有四种:长垣本,顺德本,华阴本,四明本。此为顺德本,宋拓,此本纸墨最古,较长垣本字损处少,现存香港中文大学。

内容摘要:

《汉西岳华山庙碑(顺德本)》因清朝由广东顺德李文田所藏而得名,现藏于香港中文大学,为宋代早期拓本,碑文的前五行未断,施墨打拓的时间当早于“长垣本”,摹拓极精,神采奕奕,是四本中最佳的一本。《华山碑》的隶书是隶书发展成熟的书体。结体工稳扁方,用笔逆入平出,取横向笔势,波挑分明,横竖笔画转换处方折。其文字概述前代祭华山之祀典,并述修废起顿、易碑饰阙之功,碑记书刻者署名,当属庄重之举。毫无疑问华山碑是汉隶中官方正书的代表书风。其书风整肃、庄重、雍容、华美。华山碑在书史上地位极高,为历代宝重。历代大儒和文化名士以目睹该碑或碑之拓为平生幸事。唐代有李商隐、张嗣庆、崔知学、李德裕等题名于碑之左右,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中亦有记述。据记载,在《华山碑》原石及诸拓本上题名、观款、题跋的人士就有300余人,是历代题刻最多的碑石,各种拓本的收藏历史也转辗迁移,跌荡起伏,充满传奇色彩。从诸多题跋亦可看到历代对《华山碑》书法价值的推崇。顺德本在1949年后尚未在内地出版过,这次出版,在香港中文大学原藏拓片之后,附加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何碧琪的释文、特约编辑张鉴宇对《华山碑》的品鉴及支持出版的熊双平之《出版记》等三篇文章。

编辑推荐: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汉字及汉字书法艺术,是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葩,是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之一。陕西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在中国书法史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辉煌的一页,半坡陶文、石鼓文、小篆、汉隶、唐楷,等等,陕西都存有其代表性的作品。对陕西地区的汉字书法名作,梳理其线索,探究其源流,挖掘其价值,不仅会受到普通汉字书法爱好者、研究者的欢迎,对宣传陕西的文化成就,加强陕西与大中华文化圈的联系与交流,都有积极意义。
  隶书起源于秦朝,是改象形为笔画的新文字的开始,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故又称之为“汉隶”,对后世书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东汉隶书型体娴熟,流派纷呈,目前所留下的汉碑有百余之多。而在这些琳琅满目、辉煌竞秀的汉代隶书碑帖中,《西岳华山庙碑》以其结字堂正、波磔秀美、意味无穷,被誉为汉隶典范。
  《汉西岳华山庙碑(顺德本)》书风朴茂古拙又圆转流动,用笔丰满中和又波磔明显,笔致遒丽灵秀,丰腴醇雅,然在整饬谨严中又极尽变化之致,为历代书家与学者所推重。方朔在《枕经堂金石书画提拔》中云:“字字起棱,笔笔如铸,意包千古,势压三峰。”(《金石文字跋尾》)清代学者朱彝尊评其:“汉隶凡三种,一种方整,一种流丽,一种奇古。惟延熹《华岳碑》正变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长,当为汉隶第一品。”从古代先师的以上言论中,可见其艺术魅力之所在,艺术价值之珍贵以及其历史地位之不可取代。
  《汉西岳华山庙碑(顺德本)》,刻于延熹四年(161)四月,原石已毁,拓本流传很少,原石拓本仅有四本传世,分别为华阴本、长垣本、顺德本及四明本,“顺德本”摹拓极精,神采奕奕,是四本中最佳的一本,虽有残缺但名家题跋丰富多彩,缺页却由赵之谦双钩补足,为其一特色,现存香港中文大学;《西岳华山庙碑》最大限度的展现了“汉隶第一品”的艺术魅力,满足了书法研究者爱好者对汉隶《西岳华山庙碑》的研磨需求。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汉西岳华山庙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36831551
如需购买下载《汉西岳华山庙碑》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西安出版单位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3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汉西岳华山庙碑是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于2015.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292.22 的主题关于 隶书-碑帖-中国-东汉时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