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集群发展的机制路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集群发展的机制路径封面图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集群发展的机制路径

费钟琳, 王京安, 许景, 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首先,在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识别标准基础上,回顾历史上的美国铁路业、德国化学工业、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信息产业等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历程,分析其发展特征。其次,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载体,包括高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及其所能提供的产业基础设施与服务,以此说明上述载体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挥的作用。第三,分析了以知识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要素,包括作为产业单元的企业内部知识要素及其与企业能力的关系;企业与企业,以及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知识共享对产业创新的影响;以及知识活动成果的资本形式——知识产权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第四,通过分析特定区域内的“产业链”治理措施,基于知识共享的主体互动对集群发展的影响,促进主动互动的隐性激励机制,以及政府在集群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作用,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第五,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各阶段政策手段与目标;以波特钻石模型为理论框架确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指标并建立政策体系;结合调查问卷中的企业反映,分析现有政策覆盖面与满意度;并结合前述理论与实践分析从市场培育与规制、资金与人才政策、知识产权制度与服务、产业集群政策等四方面提出当前应予以密切关注的具体政策工具与措施。研究充分运用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包括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竞争战略理论、公共治理理论等;同时借助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经济计量分析等方法,以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和产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作者介绍:

费钟琳,女,1975年生,江苏无锡人,东南大学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博士,师从胡汉辉教授。现任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江苏省科技政策思想库副主任,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政策、区域产业发展与创新管理。      王京安,男,1971年生,河北安国人,管理学博士。现任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经济学、组织理论与技术创新。      许景,女,1979年生,河南商丘人,管理学博士。现任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理论与创新管理。

书籍目录:

1 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标准及发展规律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及阶段性特征

1.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

1.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阶段性特征

1.2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标准

1.2.1 现有文献的识别标准

1.2.2 本书的识别标准

1.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特征

1.3.1 美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

1.3.2德国化工产业的发展历程

1.3.3 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

1.3.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征

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载体

2.1 各类载体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挥的作用

2.1.1 载体功能定位

2.1.2 产业基础设施

2.1.3 产业服务

2.2 无锡新区培育物联网产业的实践

2.2.1 无锡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基础

2.2.2 无锡新区培育物联网产业的措施及成效

2.3 南工大“三创”载体在区域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2.3.1 “三创”载体建设背景与目的

2.3.2 “三创”载体促进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措施与成效

2.4 常州“一核八园”培育新兴产业的实践

2.4.1 以“一核八园”布局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

2.4.2 风力发电装备产业园在“一核八园”规划下的发展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要素

3.1 企业内部知识要素与企业能力

3.1.1 企业内部知识要素

3.1.2 金刚网络的知识要素对其企业能力的影响

3.2企业间知识互动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3.2.1 知识共享对产业创新的支撑

3.2.2 太阳能光伏企业的知识共享对产业创新的支撑

3.3 产学研合作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3.3.1 产学研合作对创新效率影响

3.3.2 江苏省医药产业产学研合作对创新效率的影响

3.4 知识产权制度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3.4.1 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

3.4.2 江苏省知识产权制度对产业发展的贡献

……

4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5 政府培育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经济管理学术文库·管理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集群发展的机制路径:基于江苏实践的研究》在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识别标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近年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分析了高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园区等创新载体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挥的作用;企业内部知识要素、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共享、知识产权等创新支撑要素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通过分析特定区域内的“产业链”治理措施,基于知识共享的主体互动对集群发展的影响,促进主体互动的隐性激励机制以及政府在集群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作用,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各阶段政策手段与目标,建立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从市场培育与规制、资金与人才政策、知识产权制度与服务、产业集群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当前应予以密切关注的具体政策措施。
  《经济管理学术文库·管理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集群发展的机制路径:基于江苏实践的研究》可供政府部门、企业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产业经济、企业管理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集群发展的机制路径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9624593
如需购买下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集群发展的机制路径》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经济管理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集群发展的机制路径是经济管理出版社于2013.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79.244.4 的主题关于 新兴产业-产业发展-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