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成人
长大成人封面图

长大成人

(美) 阿奈特 (Arnett,J.J.) , 著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历时数年,通过对三百余名18~29岁的人进行访谈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成果。这本书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美国年轻人生动鲜活的生活画卷,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个体成长的真切历程,从步入成人期的漫漫长路起笔,用事例说明初显期成人的特征,再从与亲子关系、爱与性、步入婚姻、大学阶段、职业历程、意义之源,将恋爱、职业与价值观贯穿于全书中,将深邃的学术思想用流畅的语言与朴实自然的研究风格表现出来。

书籍目录:

第一章步入成年期的漫漫长路

成人初显期的形成

什么是成人初显期

谁需要成人初显期

成人初显期的文化背景

本书框架

本章注释

第二章处于成人初显期的个体特征:四个案例的描述

罗莎:“为了生活的完整,我愿意忙碌”

史蒂夫:“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查尔斯:“我非常自由”

安吉拉:“我想让我的生活井然有序”

结论:主旨与变奏

第三章从冲突到合作:新型亲子关系

搬出去,搬回来,住在家里

逐渐走向平等的亲子关系

有关离婚的各种观点

结论:父母对子女的终生影响

本章注释

第四章爱与性

有缘相识

成为伴侣

性:新机遇,新问题

结论:自由的代价

本章注释

第五章步人婚姻

寻找情投意合的婚姻伴侣

同居:踏入婚姻前的尝试

“可怕的孤独感”:离婚的阴影

结论:希望与恐惧并存的婚姻

本章注释

第六章大学阶段:迂回曲折

大学生涯素描

经历大学

结论:大学是探索期安全的避风港

本章注释

第七章职业历程:不仅是工作

找到合适的工作

淹没在职业选择中

梦想、幻想和没有梦想

职业与个性

结论:高期望值和艰辛的现实

本章注释

第八章意义之源

价值

结论:价值观的个体性、多样性与差异性

本章注释

第九章充满机遇的时期:四个案例研究

杰瑞米:“我已有能力做更好的决定”

妮科尔:“以前我想体验自由”

布里奇特:“现在我听自己的”

戴瑞克:“我觉得我一直很幸运”

结论:成人初显期是第二次机遇

本章注释

第十章从成人初显期到成年期:成年意味着什么

过渡到成年期

模凌两可之间

结论:步入成年期,你是否准备好了

本章注释

前言

本书缘起:十年前,我在密苏里大学任教时,萌动了对成人初显期主题的研究兴趣,与其他研究心理学的学者始于自身一样,我的研究兴趣也源于自身的经历。当时,在多年的读书生涯之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份盼望已久的工作;十多年来,经历了和不同的人约会、相恋,最终找到彼此合适并相爱的人,步入婚姻殿堂;每隔两三年,为了寻求新的生活体验和发展机会,我都要不断搬家,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最终打算要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并且逐渐打下一点生活基础……当这一系列任务完成时,我觉得自己已经迈入成年初期,跨入成人世界的门槛,真正长大成人了!于是,我开始探究: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什么时候觉得自己长大成人,并且作为成年人有什么感觉。在美国社会,没有一种特别的仪式来标志从成人初显期到成年初期的转变,恰恰相反,留给我们的却是由自己确定在什么时候迈进成年人的门槛,确定什么样的事件是步入成年期的标志。

当时,我已经从事青春期研究好几年了,因此,将研究重点变为“从青春期走向成年初期这一独特的人生历程”。对我而言,这一转变既延续了过去的研究成果又激发了内在的研究兴趣。我很快得知:在心理学领域,还没有多少人涉猎“成人初显期”这个课题。但是,在社会学方面,关于“长大成人”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社会学家从一系列标志性事件着手定义成人过渡期的转变,将这一时期称为“成人过渡期”。具体而言,将完成教育、开始全职工作、结婚和生育等作为成人的标志,这些看来完全合情合理,却并不符合今天美国社会的实际。我自己对成人感的理解和迈入成人世界的标志是:找到了全职工作,即使尚未结婚但也做好了结婚的准备。

令我惊讶的是,当我和大学生交流这个话题时,他们认为,过渡到成人期与参加全职工作、结婚等事件并无关系,其他社会学意义上的转折点如完成教育、为人父母等事件也与之无关。实际上,当我在大学生中研究“衡量长大成人的可能标准”时,具有社会学意义的转折事件完成教育、开始全职工作、结婚、生育并不重要。相反,对大学生来说,步入成人世界,成为成年人最重要的标准是无形的,是在心理学意义上的标准,这包括对个人行为承担责任、独立做出决定、经济上独立。

我想,或许因为他们正处于大学阶段,思维更加抽象,更能够从心理学意义上理解这些标准,那么同龄组没有读大学的人是否会像社会学家预期的那样,将一些转折性的事件视为成人初期的转变呢?恰恰相反,当我对那些没有读大学的同龄人进行调查并深人访谈的时候,也得出了与大学生同样的研究结论。这也说明:成人初显期的标志与教育水平、经济状况并无直接关系。

时至今日,我依旧对人们走向成年初期时生活中到底经历些什么非常感兴趣。我的研究以密苏里州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为对象,既包括大学生也包括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的同龄人。我向他们询问一些范围很广的问题,包括他们的家庭生活、爱情、性、婚姻、读大学或者工作的经历、价值观和信念,甚至宗教信仰以及其他更多问题。我在旧金山花了一年的时间继续我的研究,关注亚裔和非裔美国人。我还让研究生在洛杉矶对拉丁美洲人以及在新奥尔良对非裔美国人进行访谈。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二十几岁的人谈得越多,我就越不满意用“成人过渡期”来描述他们的发展。走向成人世界确实发生在这个时期,然而,这个术语不足以全面概括青少年从中学毕业到迈入成人门槛这段时间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成人过渡期”似乎缩小了其内涵,好像它只不过是把人生两个更加重要的阶段青少年和成人初期连接起来的短暂时期而已。实际上,这个时期持续的时间相当长,对大多数人来说,至少是18~25岁的七年,甚至更长,其时间跨度相当于或长于儿童期或青春期的任何阶段。因此,为什么这个时期不应该作为人生一个独立的时期来研究呢?为了更好地理解“成人过渡期”是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我从现有的文献中寻求理论支持,但是,没有任何理论可以提供令人满意的支持。肯尼斯.肯尼斯顿的“青年”概念使用得最为广泛,不过在我看来,这个概念不适宜用来描述人生的“成人过渡期”这个阶段,因为它被广泛使用甚至使用得有些混乱,既用来描述人们的青春期也可以用来描述三十几岁的人。除此之外,肯尼斯顿的这个概念主要建立在20世纪60年代经历学潮运动中的大学生基础上,这是美国历史非常时期非典型的群体。这个概念界定既不明确也不适合今天这个时期年轻人的情况。

因此,我开始研究并创立自己的理论,描述青春期之后到二十几岁这一时期人的发展。本书就是多年研究的成果。我已经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来论述这个理论,在过去十年研究的基础上,第一次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综合性的阐述,希望能引起学者的关注并验证该理论的说服力。(《长大成人》一书也是我研究成人初显期理论的端倪,而非定论。很多学者正在运用“成人初显期”理论进行研究,该领域的研究正在迅速发展。

2003年11月,在哈佛大学召开了第一次成人初显期学术会议,学者们组织起来分享这些研究成果、交流研究进展并进入成人初显期理论的深入研究(相关资料见www.sr-a.org/easig.html)。既然我们已经开始共同探讨这一问题,那么我相信一定还有令人欣喜的研究前景。

本书的读者既包括专家学者,也包括对“成人初显期”领域感兴趣的人。我希望正在迈入成人世界门槛的初显期成人以及他们的父母能从本书中获得知识和启发。我的目标就是写出一本对学术界研究“成人初显期”问题有重大贡献的书,同时大多数人能够读懂本书并参与其中,不管他们是否是专家学者。我的研究结果和其他人对该时期的研究结果的比较和讨论,大部分列在备注里面,而没有列在正文。我所关注的是那些向成人世界迈进的年轻人的状态,即他们对职业、爱与价值观等更为广泛的话题的看法。

我提供了一些问卷的结果,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展示了访谈的结果,因为这些访谈使我最大程度上理解了“初显期成人”,并奠定了成人初显期理论的基础。在研究中,问卷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不过,我认为,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够代替面对面访谈,听访谈对象谈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他们具有的独特意义。我相狺,在所有心理学研究中,听一个人如何描述和诠释他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对即将跨入成人世界门槛的年轻人而言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对个人生活高度自我反思的时刻,这个时候,他们会对“我是谁”以及“我想要从生活中得到什么”等问题思考得很深入。从本书中,你可以发现,听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不管拥有什么样的教育背景,他们的表达都非常清晰,通常十分有趣,充满着积极向上与乐观的心态,令我非常感动。

在完成本书写作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感谢与记住的人。尽管我亲自做了大部分的访谈,在研究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学生的帮助。他们是密苏里的卡蒂.拉莫斯、洛杉矶的黛安.鲁特里基、新奥尔良的特罗琳.卡特以及旧金山的格雷琴.库克、科琳.奥康内尔和梅甘.奥康内尔。

在本书出版前,我的一些同事阅读了部分章节或全文,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们是杰克.布鲁纳、吉姆.考特、比尔.丹蒙、怀德尔.福满、史蒂夫.汉密尔顿、休.麦金托什、舒姆尔.舒尔曼、珍妮佛.坦纳和尼俄伯.威。

特别感谢我的妻子莉娜.延森,她逐字逐句认真地阅读了全部的书稿,并且总是提出自己的深刻见解和有益的建议。同时,感谢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心理学编辑凯瑟琳.卡尔林,她对成人初显期理论有着深入的理解并给予热情的支持。

最后,我还要感谢那几百位积极参与成人初显期理论研究的年轻人正因为你们真诚地向我敞开了自己的生活,由此奠定了本书的基础。你们教会了我很多,在此,一并深表感激!

内容摘要:

  本书作者历时数年,在对300余名18~29岁青年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形成了现在的研究成果。本书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美国年轻人生动鲜活的生活画卷,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个体成长的真切历程。作者从青少年步入成人期的漫漫长路起笔,用事例说明成人初显期的特征,再从亲子关系、爱与性、步入婚姻、大学阶段、职业历程、意义之源,将恋爱、职业与价值观贯穿于全书中,将深邃的学术思想用流畅的语言与朴实自然的研究风格表现出来,有效避免了学术著作的艰涩与冗长,又不失严谨。  近些年来,对于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而言,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命中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成人初显期。经过长期潜心研究,本书作者阿奈特教授开创性地提出了“成人初显期”的概念。他认为,成人初显期既不同于青少年期,也跟成年初期有所区别。工业社会中的大多数年轻人的婚龄和育龄大大后延,他们利用十八九岁到二十八九岁这段时间,在不同的职业和关系中探索,努力让个人得到最好的成长。与父辈相比,初显期成人走向成年期的道路更加漫长。阿奈特教授的研究显示,尽管面临这个全新的挑战,初显期成人已经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矛盾的情绪,比如既紧张不安又自信满怀,既对未来有点茫然又能坦然接受这一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长大成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1959037
如需购买下载《长大成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长大成人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于2007.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775-49 的主题关于 青少年教育-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