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电子线路基础
电路与电子线路基础封面图

电路与电子线路基础

王志功, 沈永朝, 编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27.1

书籍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教材。作为《电路与电子线路基础(电子线路部分)》教程,本书首先引出非线性器件与电路的概念,接下去依次讲述半导体PN结及其代表性器件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和各种场效应晶体管的器件原理、制造工艺、电路模型和基本电路,进一步讲述多级放大器、反馈放大器、运算放大器和由运算放大器构造的各种电路,晶体管功率放大与处理电路,振荡和频率变换电路,逻辑门电路和模拟数字互相转换电路,最后介绍电子线路的分析、设计与测试。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电子线路课程的教材,并建议与《电路与电子线路基础(电路部分)》教程联合使用。

作者介绍:

王志功,1973年9月至1981年12月先后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学习、任助教和攻读硕士;1982年1月赴同济大学任教;1984年12月至1990年8月先后在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电子系进修和攻读博士;1990年10月至1997年9月先后在德国弗朗霍夫协会所属的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和任客座研究员;1997年10月作为国务院归国定居专家回国工作,受聘为东南大学无线电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路与系统学科带头人,领导建立了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担任所长。   迄今为止已在国际和国家级重要会议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500篇,其中SCI/El收录论文350多篇,获得德国、中国和国际发明专利25项。出版专著1部、译著6部和教材7本。   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2004年担任国家“863”计划光电子主题专家组专家。2000年荣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1年以来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2009年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电子科学与技术组成员。   2003年9月获科技部和教育部等6部联合授予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4年6月荣获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授予的“全国归侨十杰”称号。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师德标兵”。   系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20多所中国大学以及加拿大Carleton大学和澳大利亚Edith Cowan大学兼职教授。   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本专业领域内的数字无线电、数字电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无线接入等系统的射频集成电路、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光通信用超高速集成电路,以及以受损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为目标、跨学科的“微电子神经桥”系统研究与动物实验及经络机理和针灸效应研究。

书籍目录:

第1章 非线性电路概述

1.1 引言

1.2 非线性元件

1.2.1 非线性电阻

1.2.2 非线性电容

1.2.3 非线性电感

1.3 非线性电路方程

1.4 小信号分析法

1.5 分段线性优化方法

第2章 半导体PN结与二极管

2.1 半导体与PN结

2.1.1 半导体与掺杂

2.1.2 N型与P型半导体

2.1.3 PN结的动态平衡

2.1.4 PN结的正向偏置

2.1.5 PN结的反向偏置

2.2 二极管模型

2.2.1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2.2.2 PN结电容效应

2.2.3 二极管大信号模型

2.2.4 简单二极管电路的计算方法

2.3 二极管器件的SPICE语句输入格式

2.3.1 半导体器件的SPICE语句描述方式

2.3.2 二极管D的SPICE语句输入格式

2.4 二极管的应用

2.4.1 整流电路

2.4.2 检波电路

2.4.3 限幅电路

2.5 特殊二极管

2.5.1 齐纳二极管

2.5.2 肖特基二极管

2.5.3 发光二极管

2.5.4 激光二极管

2.5.5 光电二极管

第3章 双端口非线性器件与受控源

3.1 双端口非线性电子器件

3.2 单元电路的隔离

3.2.1 隔离的必要性

3.2.2 隔离器基本结构

3.3 受控电源

3.3.1 受控源电路图

3.3.2 电压控制电压源

3.3.3 电压控制电流源

3.3.4 电流控制电压源

3.3.5 电流控制电流源

3.4 受控源在电路中的基本行为

3.4.1 受控源端口电压关系和端口电流关系

3.4.2 受控源的放大功能

3.4.3 放大的基本概念

3.5 有源电路的计算

3.5.1 有源电路计算举例

3.5.2 受控源的层次链接

3.6 反馈的基本概念

3.6.1 反馈概念的产生

3.6.2 反馈基本方程式

3.6.3 反馈的组态及判断方法

第4章 双极型晶体管

4.1 晶体管的发明

4.2 BJT的基本工作原理

4.2.1 PNP型晶体管的基本工作原理

4.2.2 NPN型晶体管的基本工作原理

4.3 BJT的制造工艺

……

第5章 BJT基本电路

第6章 场效应晶体管原理、特性与工艺

第7章 基本FET模拟电路

第8章 多级放大器和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9章 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路

第10章 功率放大与电源变换电路

第11章 振荡器

第12章 频率变换电路

第13章 逻辑门电路

第14章 模数与数模转换电路

第15章 电子线路分析、设计与测试

内容摘要:

《电路与电子线路基础(电子线路部分)》首先引出非线性器件与电路的概念,接下去依次讲述半导体PN结及其代表性器件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和各种场效应晶体管的器件原理、制造工艺、电路模型和基本电路,进一步讲述多级放大器、反馈放大器、运算放大器和由运算放大器构造的各种电路,晶体管功率放大与处理电路,振荡和频率变换电路,逻辑门电路和模拟数字互相转换电路,最后介绍电子线路的分析、设计与测试。
  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的一套两册教程,《电路与电子线路基础(电子线路部分)》适合于高等学校电子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并强烈建议与《电路与电子线路基础电路部分》联合使用。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电路与电子线路基础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40370249
如需购买下载《电路与电子线路基础》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7.1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电路与电子线路基础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3.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M13 ,TN7 的主题关于 电路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电子线路-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