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恐怖主义及其防治研究
国际恐怖主义及其防治研究封面图

国际恐怖主义及其防治研究

马长生, 贺志军, 著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国际恐怖主义及其防治概说,分别论述了国际恐怖主义的概念,国际恐怖主义的演化与根源,并对包括国际司法合作在内的国际恐怖主义的防治机制进行了概括性的论述。中篇为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防治国际恐怖主义的法律机制研究。下篇为区域性国际组织及中外部分国家防治国际恐怖主义的法律机制研究,分别对欧盟、上海合作组织、美洲国家组织及南盟等区域性国际组织防治国际恐怖主义的法律机制。

作者介绍:

马长生,男,山东莘县人。现任长沙理工大学特聘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68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曾任湖南省检察院研究室副主任,湖南省政法委调研处处长,湖南省综治办副主任。1992年1月任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兼法学所所长,2001年11月任湖南师范大学正校级督导员、刑法所研究员,2003年兼任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长生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起,先后出版《经济犯罪的定罪与量刑》(广西人民出版杜1988年版)、《渎职犯罪的定罪与量刑》(湖南人民出版杜1989年版)、《法治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政法职业道德概论》(群众出版社1993年版)、《国际公约与刑法若干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腐败犯罪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刑法热点问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经济犯罪热点问題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责任事故犯罪热点问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等刑法学著作与其他著作20余部(含主编、合著),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法学杂志》、《现代法学》、《法学》、《法制日报》、《检察日报》等报刊发表刑法学论文与其他文章130多篇,共有20多部(篇)论著获奖,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合著论文《关于我国刑事政策改革的一点构想——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的前科消灭制度》(载《法学》2007年第2期)获首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系我国改革开放30年法学研究成果中评出的40项优秀成果之一。有多篇论文被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负贵人、著名刑法学家高铭暄、赵秉志教授曾编入《新中国刑法学五十年》(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刑法学研究精品集锦》(法律出版杜2000年版)、《改革开放30年刑法学研究精品集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等。马长生教授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贺志军,1977年7月生于湖南娄底,法学博士。现任湖南商学院廉政法治研究所所长、法学院副教授,湖南三湘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和法律英语翻译。著作有《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多维视角下我国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研究》(与莫洪宪合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两部;参著《国际公约与我国刑法若干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等多部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刑事法杂志》、《政治与法律》、《法学论坛》、《犯罪与改造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湖南省社科评审委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际)、省部级项目5项。获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称号。

书籍目录:

前言

上篇 国际恐怖主义及其防治概说

第一章 国际恐怖主义的概念研究

第一节 国际恐怖主义概念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二节 国际恐怖主义的学理概念研究

第三节 国际恐怖主义的法律概念研究

第二章 国际恐怖主义的演化和根源

第一节 国际恐怖主义的演化

第二节 国际恐怖主义的根源

第三章 国际恐怖主义防治机制概说

第一节 国际恐怖主义防治机制述评

第二节 国际恐怖主义防治机制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国际恐怖主义防治机制的基本内容

中篇 联合国防治国际恐怖主义的法律机制研究

第四章 联合国与国际恐怖主义防治概说

第一节 联合国防治国际恐怖主义的职能和地位

第二节 联合国防治国际恐怖主义的机构与阶段

第三节 联合国防治国际恐怖主义的法律机制概说

第五章 联合国主持制定的国际反恐公约研究

第一节 《关于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

第二节 《反对劫持人质国际公约》

第三节 《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

第四节 《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

第五节 《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

第六章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主持制定的国际反恐公约研究

第一节 《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犯有某些其他行为公约》

第二节 《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

第三节 《关于制止非法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

第四节 《制止在为国际民用航空服务的机场上的非法暴力行为的议定书》

第五节 《关于注标塑性炸药以便探测的公约》

第七章 国际海事组织主持制定的国际反恐公约研究

第一节 《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

第二节 《制止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非法行为议定书》

第八章 国际原子能机构主持制定的国际反恐公约研究

第九章 《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的全面公约(草案)》研究

第一节 《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的全面公约(草案)》的拟定经过

第二节 《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的全面公约(草案)》的争议焦点

第三节 《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的全面公约(草案)》的内容——创新与突破

下篇 区域性国际组织和部分国家防治国际恐怖主义的法律机制研究

内容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恐怖主义逐步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突出问题。为了预防国际恐怖主义,许多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联合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则制定了一系列反恐公约。应当说,国际反恐公约是世界各国共同智慧与共同意志的结晶。为了充分发挥反恐公约的效能,急需理论界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研究反恐公约,使广大民众知悉反恐公约,理解反恐公约,实践反恐公约,共同组成防治国际恐怖主义的天罗地网,使一小撮恐怖主义分子无处躲藏。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理论界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对国际反恐公约的系统研究更是空白。诚如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赵秉志教授在谈到我国刑法学研究需要着力解决的诸多重大问题时所指出的,“恐怖主义犯罪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我国刑法学界对恐怖主义犯罪已有一定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在当今国际恐怖主义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加强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研究,促进国际反恐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国需要重点研究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界定、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管辖权、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合作、我国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立法及其完善以及打击恐怖主义犯罪国际公约及其国内化等问题。”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国际恐怖主义及其防治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2039570
如需购买下载《国际恐怖主义及其防治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国际恐怖主义及其防治研究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于2011.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9 ,D815.5 的主题关于 反恐怖活动-研究-世界 ,恐怖主义-研究-世界 ,反恐怖活动-国际公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