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何处
心安何处封面图

心安何处

温立三, 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小说描写了家乡的土地、童年的乡邻,文笔诙谐有趣。

书籍目录:

想起远方的田野代自序

生命中重要的事

饥寒交迫的冬天

寒气逼人的早上

咱们从小爱劳动

从前最怕是乞丐

一九七六

禾穗之痛

禾穗之悲

初中生活杂忆

那时我们还不懂事

被诬和诬人不同的滋味

活着最重要的事情

饮马河边

上趟厕所相当于散步

与死神的几次谋面

生命不息,奔跑不止

我的语文之路

与数学狭路相逢

在它面前我输得很惨

人生最初的理想

曾经的幸福时刻

三月枇杷四月李

一生中的第一次行贿

看电影比吃肉还难

寻肉吃的几种办法

人生最初的理想

从红小兵到少先队

少年梦想之修订版

那年代的神秘游戏

走在时间的大路上

穷光蛋的日子苦而又甜

看车而不想坐那是假话

爹亲娘亲不如解放军亲

我的练武生涯

几个小青年与霍大侠的缘分

考试的故事

可堪回首话周末

借鸡说事

一群这样的灵魂

说不尽的故乡人

学习雷锋好榜样

我也曾有个奶妈

跛子名叫赖汉光

寿则多辱

一对苦人

草鞋婆姥

叶落不归根

十恶大败

死生有命

曾祖之死

不知死亡为何物

怀念我的父亲

姑姑啊我的姑姑

天上雷公,地上舅公

大哥大哥你好吧

我的思想启蒙师

初中的物理老师

也说点儿知青的事

曾有这样一个灵魂

细新布

五秀

阿楷

小河流水入梦来

星空灿烂伴我眠

岁月的河汇成歌

鞭炮声声辞旧岁

童年的中秋

远去的童谣

我曾与昆虫为敌

小河流水入梦来

山路弯弯斫柴忙

悼念三棵老樟树

故乡的野果

梦回洁白的世界

黑暗中的灯与火

关于头上那点儿事

灵魂靠什么洗濯

我呼唤家乡每一座山的名字

故乡之恋

年年岁岁元宵节

难以忘怀的过年

故乡的屠夫

正月里来舞花灯

年年岁岁元宵节

兴风作浪秃尾龙

土城奇闻怪事多

悯地坟

行嫁

扛丧

喊惊和箸只

一年一度清明节

给子孙造几间新屋

灶台上的器物

五花八门的家乡称谓

土城人民的几种动作

虫飞鸟鸣山水间

饭桌上的菜蔬们

想起你们格外亲

人在旅途代后记

前言

中国农科院旁有一片开阔的田野,这块因贴上“试验”的标签而得以在喧闹的北京城区幸存下来的农田,跻身于高楼大厦和四围的车水马龙之间,成为这个繁杂的都市一处顽强挣扎的自然风景。每当我早上急匆匆骑车上班经过这里,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车速,看看田里的绿苗又长长了几许,种下的作物是否已经成熟,随后心里涌上一种怅然的愁思。

我想起了逝去的童年、遥远的故乡和家乡的田野。

在这样的深秋季节,南方也该下霜了吧?故乡下过霜的田野里,到处都是光秃秃的一片,显得是那样的萧索和荒凉。作物大都已经收割,田坎边,这一堆稻草,那一蓬枯草,每早起来都看见罩上了一层白白的秋霜说它是秋露也未尝不可。山间梯田中,迟迟未熟的二季晚稻迎着风霜,低头站立在冰冷的山涧水田里。这时候,大豆成熟了,茎叶几近干枯,豆夹却饱胀如成熟的女子,该收割了;一垄垄红薯的藤叶却还绿着,藤蔓葡伏在地,四处爬延,互相纠缠,底下温暖的泥土里埋藏着壮硕的果实,红薯也该收获了。

太阳早早落山,田间地头燃起了烟火,山谷间袅袅的青烟向上升腾,那是农人在焚烧秋草,给土地蓄积来年的肥料。走近一堆烟火,有人正往火堆里扔红薯,或往外扒拉烤熟的红薯,剥开皮,香喷喷,好充饥。有人割一把大豆,往火焰上来回燎烤,待毕毕剥剥响过,蹲在地上剥豆夹吃。秋天的豆田里,我曾将生大豆一把把扔进嘴里大嚼,浓烈的豆腥味让人难以下咽,但与其饿着,这不如忍受这气味。在饥寒的年代里,总得想办法让肚子里有些东西。

冬天的田野更显肃杀。在一年中万物蛰伏的空隙,一些不知名的野菜也来这个世界走一遭,它们瑟瑟地趴伏在冰冷的泥地上,吸收阳光、空气、水分和土里的养料。这些植物多是猪喜爱的食物,寒风吹彻的原野上,时时可见妇女儿童采摘野菜的身影,夹杂着传来几句悠远而忧伤的山歌。

新年到了,好不容易盼来几天难得的休息与快乐,空气中充满过年的气味。一会儿是社公下或祠堂里的鞭炮声,一会儿是哪家石臼捣肉的咣当声;一会儿是牛哞,一会儿是鸡啼,这些声音都飘向了田野。田野的忙闲与农人是同步的,它们也在休息,准备开春后又一年的忙碌。

春天来了,春风吹了,桃花开了,河边的杨柳吐出了鹅黄的嫩芽。田野开始萌动它的身躯,远远望去,那无边的红花绿叶是什么?是深冬里农民撒在田里的紫云英籽长出苗来了。又是几天的和风吹拂,紫云英眨眼就长至一尺多高,大片大片如碧绿的海浪随风起伏。春耕翻起的块块泥土,把这些茂盛的紫云英压在土里让它腐烂它们是农作物上好的肥料。

放牧的孩子,喜欢这大片大片的紫云英,碧绿的叶子,紫红的花朵,人站在中间,宛如置身于一幅美丽的花锦中;在花草中奔跑,就像在大海上航行。紫云英是耕牛最喜欢的食物,此时还是春寒料峭,山上的野草还没有长出,耕牛禁不住下井队里那一大片绿色的诱惑,趁牧童玩耍不注意时直奔过去,大口大口地吞吃起来。但偷吃的情景不幸总是被人发现,耕牛于是被人牵走扣留。牧童到处找不见自己的耕牛,急得且找且哭,最终得知牛的下落。耕牛是属于队里的,队里只好派人出面与对方谈判,最后牧童家中被扣除三天的工分。浪漫美丽的紫云英,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凡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孩子,谁没有这样痛心的记忆?

春耕了。田间到处都是这样一幅幅春耕图:牛在前面奋力拉犁,人在后面挥鞭吆喝:“嘿!还不快走!操你妈的!快走!再不走就打死你……”不同性格的农人对牛的骂法各不相同,有的直截了当,威胁辱骂,有的话里有话,软硬兼施,有的苦口婆心……都把牛当成了人。

田野里,刚刚长成的小牛犊正被它的主人驯服拉犁。几个人和一头牛在水田里扭作一团,不甘屈服的小牛犊挣扎着,要努力挣脱强加于身上的枷锁。它时而飞快地前蹿,时而停下不走,农民的竹鞭一阵紧似一阵地抽在它的身上。哪头牛愿意累死累活耕田犁地?但所有的牛无一例外都必须被驯服,老老实实替人们干活。小时候,每当我看见田里一头皮开肉绽艰难前行的老牛时,我就会顿生恻隐之心,但我也知道,既然做了牛,哪能不耕田呢?人也一样。

春耕的田野里也有童年的乐趣。最大的乐趣来自头年秋天的花生田。随着一块块泥土被犁头翻开,那些漏网的花生,会一颗颗浮在浑浊的水面上。小孩子跟在犁地的大人后面快活地抢捞,捞一个剥吃一个,把最好的留起来藏在衣袋里,回家与要好的伙伴共享。在春天的田野里捡吃陈年的花生,是那个年代留给我的少有的温馨。

在春耕的田野上,还有一种游戏不能忘怀。头年种过稻子的田地被犁过之后,硬硬的泥块经水泡过之后,仍需进一步碾碎以利于稻秧的生长。完成这项工作要靠辘轳,这里的辘轳非打水的辘轳,而是一种耕田的农具:一块大木板中间安装一个硕大的木齿的轱轳。双脚前后站稳在辘轳之上,牛拉着哗哗地前行,人如站在船头破浪前进,但常有站立未稳摔下水田一身泥浆狼狈不堪的时候。

该插秧了。水田里映着阴天蓝天雨天和一张张农民愁苦的脸。霏霏春雨中,农民披蓑戴笠,弯腰曲背,忙个不停。随着他们一步步后退,一块块浅绿色的锦织了出来,看着这幅画,他们脸上都露出了苦笑。

燕子来了,知了叫了,各种野花次第开,山上的草木绿得逼人的眼。在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水稻正在茁壮成长,它们由浅黄转成深绿,由稀疏如瘌头变得高挑而茂密。抽穗,低头,弯腰,在热辣辣的太阳底下,成熟的稻子正等着农民来收割。

夏收。稻田里,前面是一排屈腰挥镰割稻的人,后面是一台整天响个不停的打谷机,几个小孩在泥里水里来回奔跑,将一捆捆稻束送递给汗淋淋水津津的打谷人。头上烈日炎炎,脚下汗滴成水。各家各户都动员下地,去收回大地母亲一年一度的馈赠。

夏收后的水田很快又翻耕,二季晚稻及时下种。那些收割后的旱田,或种上豆子,或种上花生,或种上红薯。家乡的田野,正拼尽它一年中最后的余力,为农人奉献最后的食物。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故乡的田野,养育了一代代家乡的人民。而对我来说,家乡一年四季的田野只是一段已经终止的记忆。我知道,没有家乡的田野,就没有今天的我,因为我是在家乡田野的怀抱中长大的啊!现在,尽管我在都市混迹多年,但每当我看见田野,就仿佛看见亲人一般,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深情地注视着它们,于是,我的思绪不由得又回到了故乡的田野我灵魂的家园。

2008年10月于魏公村

后记

暮色苍茫中,火车爬行北上,穿过山洞又山洞,碾过桥梁又桥梁,掠过村庄又村庄,故乡在我的身后远去。窗外,夜的浓度在不断增加。极目远望,高天寒流滚滚,西边晚霞满天。又一个日子将要死亡。近处,满目是沉默得令人窒息的山峦。朦胧中,依稀可辨的条条羊肠小道逶迤而去,不知其所之。

路边掠过的村庄和农舍,全都阒立在寒冬里,没有一丝光亮,也不见一个人影。难道这是风雪的延续?遥远的电流传不到这里?或者,这里压根就是油灯的世界,人们都哪里去了呢?难道一如当年的我,瑟缩在某个寒冷的角落里?或在铁的被窝里饥寒交迫地取暖?也没有看见一缕炊烟,这究竟为什么?这里,也许压根儿就无人居住,屋子的主人,在这鞭炮声声辞旧迎新的时候,可能因风雪阻隔而无可奈何地滞留在异乡的土地上。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为什么充满忧郁?

我依稀记得,三十几年前,也是在这样日薄西山后的暮色中,劳作一天后的我,疲惫地行走在朦胧的乡间小路上。年幼的我,或许挑着一担柴火,或许扛着一把农具,可能手里还牵着一头牛,总之,我摸着夜路探脚往家走去。我期待着,拐过堂尾里山脚,能看见家中窗前的那盏灯光,让我寒冷而害怕的心,能够得到些许的温暖和勇气。但当熟悉的尚升堂出现在我眼前时,却不曾看见一丝亮光,它蹲伏于黑暗中,像一头巨大的怪兽。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我觉得今天又没希望了。

夜色更浓,群山更暗,我的心更忧郁,且沉重着往下坠。充满绝望的童年让我无法忘怀,影响着我的性格和气质,终身不能摆脱。我的童年,今生再也回不去了!每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就有痛不欲生之感。我想回味那段因苦难而显得弥足珍贵的岁月。但又转念一想,哪怕时间真的能够倒流,我也不愿回到童年。不论是美好的还是痛苦的,都不要留恋,也不能重复。时间的流逝那样让人悲哀,不可返回的岁月啊,全都变成了若隐若现的海市蜃楼。真的回不去了,所有的人都在时间的裹挟下向生命的终点走去。我会越来越老的。我将老得走不动,老得回不了故乡,老得想不起童年。

天边最后一抹晚霞终于消失,无边的黑暗占据了大地。黑暗进行着,火车行进着,时间前行着。大风刮过山岗。在单调的咣当声中,我渐渐沉入梦中,回想着忧伤的故乡之旅。

我从故乡来,要到远方去;我从这里路过,我还有遥远的路程要走。无边无际的黑夜啊,你能不能给我一点点安慰?

2008年春节于火车北返途中

内容摘要:

  生命中重要的事,人生最初的理想,一群这样的灵魂,小河流水入梦来,年年岁岁元宵节。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故乡的田野,养育了一代代家乡的人民。而对“我”来说,家乡一年四季的田野只是一段已经终止的记忆。没有家乡的田野,就没有今天的“我”,因为“我”是在家乡田野的怀抱中长大的啊!现在,尽管在都市混迹多年,但每当看见田野,就仿佛看见亲人一般,就会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深情地注视着它们,于是,思绪不由得又回到了故乡的田野我灵魂的家园。  暮色苍茫中,火车爬行北上,穿过山洞又山洞,碾过桥梁又桥梁,掠过村庄又村庄,故乡在我的身后远去。窗外,夜的浓度在不断增加。极目远望,高天寒流滚滚,西边晚霞满天。又一个日子将要死亡。近处,满目是沉默得令人窒息的山峦。朦胧中,依稀可辨的条条羊肠小道逶迤而去,不知其所之。  路边掠过的村庄和农舍,全都阒立在寒冬里,没有一丝光亮,也不见一个人影。难道这是风雪的延续?遥远的电流传不到这里?或者,这里压根就是油灯的世界,人们都哪里去了呢?难道一如当年的我,瑟缩在某个寒冷的角落里?或在铁的被窝里饥寒交迫地取暖?也没有看见一缕炊烟,这究竟为什么?这里,也许压根儿就无人居住,屋子的主人,在这鞭炮声声辞旧迎新的时候,可能因风雪阻隔而无可奈何地滞留在异乡的土地上。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心安何处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3936173
如需购买下载《心安何处》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文化艺术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心安何处是文化艺术出版社于2009.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7.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