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现象学
媒介现象学封面图

媒介现象学

范龙, 著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系中南财政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本书按媒介环境学与现象学、麦克卢汉研究、媒介环境学研究的新路子,论述了胡塞尔与麦克卢汉的高度契合。

作者介绍:

范龙,男,1976年生,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曾任教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理论、媒介文化和教育传播,曾获2008年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已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外国哲学》、《文化研究》全文转载或收入索引),并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已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和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各一项,并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项。

书籍目录:

丛书总序

序媒介哲学——麦克卢汉研究的新路子

1 导论:现象学视野中的“麦克卢汉研究”

1.1 研究缘起

1.2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麦克卢汉:一位广义的“传播现象学家

2.1 专注于“媒介”的多伦多学派

2.2 从文学批评到传播研究

2.3 “新批评”与伊尼斯的双重影响

3 现象学:一种真正的哲学思维态度

3.1 胡塞尔与“现象学运动”

3.2 胡塞尔现象学的思想要点

3.3 “重建经验世界”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中心课题

4“媒介即讯息”:一种先验直观的媒介本质论

4.1 回溯直观自明的媒介现象

4.2 洞察原初先验的媒介本质

4.3 以现象学反思祛除“那喀索斯综合症

5“媒介是人的延伸”与“冷热媒介”:一种主体间性的人媒关系论

5.1 人媒关系的重新定位

5.2 媒介属性与人媒互动

5.3 以主体间性思维批判“工具主义”

6“重新部落化”与“地球村”:一种生活世界的媒介演化论

6.1 媒介演化的三阶段说

6.2 媒介环境与“地球村”

6.3 以完整感知回归传播的“生活世界”

7“思的可能性”:媒介现象学及其意义

7.1 作为一个“思想场域”的媒介现象学

7.2 现象学对传播研究的传统方法的超越

7.3 现象学对传播研究之生存意蕴的赋予与思维视域的敞开

8 余论:将现象学积极引入传播研究

8.1 麦克卢汉的“桥梁”价值

8.2 在跨文化对话中改变“对现象学的遗忘”

附录一 麦克卢汉论媒介经典语录

附录二 对话麦克卢汉:媒介影响研究的“非科学”途径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针对“麦克卢汉研究”中长期存在的非学理化倾向,《媒介现象学:麦克卢汉传播思想研究》提出可将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纳入现象学的视野中加以考察。通过对麦克卢汉著作的文本学解读,本书发现,麦克卢汉的传播研究渗透着“面对实事本身”的现象学精神,其最具代表性的“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冷热媒介”、“重新部落化”和“地球村”等学说分别体现了先验直观的媒介本质论、主体间性的人媒关系论和生活世界的媒介演化论,从而与现象学的若干基本理论观点形成了契合。
《媒介现象学:麦克卢汉传播思想研究》认为,以上这些论点的提出,表明麦克卢汉在有关媒介的认识领域内实现了对于现象学的独特思维方式的成功运用,而其媒介理论也可被我们理解为一个“媒介现象学”的思想场域。在这个思想场域中,我们既可以实现对传播研究的传统方法的超越,又可以从生存论的层面上对媒介的本质与意义作出揭示,从而通过最大限度地敞开传播研究的思维视域而在传统的科学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媒介观之外,开辟出一条“人学”的媒介认识道路。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媒介现象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087939
如需购买下载《媒介现象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5装帧平装
页数 220 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媒介现象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于2012.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206 的主题关于 传播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