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彼得·林奇一样投资
像彼得·林奇一样投资封面图

像彼得·林奇一样投资

张荣亮,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5.0

书籍简介:

彼得·林奇是美国纽约华尔街家喻户晓的人物。美国《时代》杂志称彼得·林奇是“第一理财家”,更有人赞誉林奇为“一位超级投资巨星”。彼得·林奇的成功在于他对股票独特的投资理念和技巧。本书作者仔细研读了彼得·林奇的著作,并结合自己在中国市场多年的实战和研究经验,对林奇的投资理念进行了深入注解。在系统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作者详细阐述了彼得·林奇的股票投资方法和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和技巧在中国市场的应用,尤其针对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实践展开深入的探讨。对于广大从事证券投资的读者来说,本书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对开拓投资者的视野、提升投资修养也会有所帮助。

书籍目录:

推荐序一(周爱民)

推荐序二(雷学军)

自序

绪言让自己的钱帮自己赚钱

第1章林奇分析个人投资

1.1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投资机会

1.1.1投资机会无处不在

1.1.2好股票并不一定会很贵

1.1.3喜欢它那么就尝试着拥有

1.2更加灵活和自由

1.2.1中国的个人投资者

1.2.2灵活的优势

1.2.3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

1.3细心观察获得先机

1.3.1林奇的观察力

1.3.2细心观察的出发点

1.3.3投资于熟悉的东西

1.4享受集中投资的巨大收益

1.4.1个人投资者的一个优势

1.4.2集中投资的有效性

第2章林奇选股的3个步骤

2.1选股步骤1:收集与筛选信息

2.1.1没有什么比信息更加重要

2.1.2信息的渠道

2.1.3股价波动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信息

2.2选股步骤2:调查研究

2.2.1调查研究非常必要

2.2.2如何进行调查研究

2.3选股步骤3:市盈率与其他财务指标的运用

2.3.1如何阅读财务报告

2.3.2隐蔽性资产的发现

2.3.3市盈率的应用

2.3.4其他指标

第3章林奇投资的六类公司

3.1缓慢增长型公司

3.1.1缓慢增长的原因

3.1.2缓慢增长型公司的特征分析

3.2稳健增长型公司

3.2.1稳健增长的原因

3.2.2稳健增长型公司的特征

3.2.3如何投资这类公司

3.3快速增长型公司

3.3.1快速增长的原因

3.3.2快速增长型公司的特征

3.3.3投资的注意事项

3.4周期起伏型公司

3.4.1周期起伏的原因

3.4.2周期起伏型公司的特征

3.4.3投资的注意事项

3.5转型困境型公司

3.5.1转型困境型公司的几种类型

3.5.2转型困境型公司的特征

3.5.3如何进行投资

3.6资产富裕型公司

3.6.1资产重估的几点原因

3.6.2资产富裕型公司的特征

3.6.3如何进行投资

3.7换一种思路考虑公司类型

第4章林奇投资远离的几类公司

4.1热门行业的热门公司

4.1.1热门行业引起的下跌风险

4.1.2投资策略

4.2被冠以“××第二”的公司

4.2.1“××第二”的分析

4.2.2投资策略

4.3盲目多元化的公司

4.3.1多元化的分析

4.3.2专业化的优势

4.3.3投资策略

4.4小道消息四处传播的公司

4.4.1想象力与贪婪

4.4.2投资策略

4.5议价能力差的公司

4.5.1不同情况下的议价能力

4.5.2市场垄断与客户优势

4.5.3投资策略

4.6名字太过花哨的公司

4.6.1虚妄与不专注

4.6.2投资策略

第5章林奇的买人和卖出法则

5.1买入法则

5.1.110:1法则

5.1.2常识投资法

5.1.3被遗忘的股票

5.1.4小公司大成长

5.2卖出策略

5.2.1长期持有后再卖出

5.2.2公司出问题情况下需要卖出

5.2.3在股票价格太高的情况下进行卖出

5.2.4什么时候卖出最合适

5.3鸡尾酒会理论

第6章林奇投资的诀窍

6.1林奇选股的忠告:4个不要

6.1.1不要相信专家意见

6.1.2不要试图去预测市场

6.1.3不要相信各种理论

6.1.4不要相信投资天赋

6.2理想公司的特征

6.2.1与名字相关的特征

6.2.2与股东相关的特征

6.2.3与业务相关的特征

6.3长期持有

6.3.1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与实践

6.3.2长期持有魅力的由来

6.3.3如何做好长期持有

参考文献

前言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火爆行情,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投入到了这个伟大时代造就的大牛市中。牛市中财富效应的示范作用是极具诱惑力的,这种现象也无可厚非,毕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身边看到了越来越多成功的例子。但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或其他市场情况下,个人投资者更应该在风险控制的同时,去思考如何做好投资,如何在投资的长跑中获胜,如何寻找到“10年赚10倍”的股票。这些问题是每个投资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投资者在学习投资方法和进行投资实践的时候,更应注意其背后的根本理念,可是成功并不是每个投资者所希望的那样。不断的冲动所带来的仅仅是“冲动的惩罚”,投资者在市场的实践中由于冲动和自欺欺人,往往遭受市场惩罚带来的后果也是直接而深刻的。在我们的世界中,到处都在讲吸烟有害或肥胖容易导致过多疾病等,可是在大街上却也随处可见许多吸烟的人和体重超标的人。

投资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投资实践则是思维本质的一种表现形式。把握市场的思维,同时也就开始把握自身操作了,正如把握音乐的节拍一样。而在市场中,更多的人是去关心或预测明日的涨跌。事实上在一个多变的市场中,关键是如何利用现有的市场去赚钱或减亏,其次才是如何去判断市场。

在我们不断强调成功背后的理念的时候,现实的压力并不能够让太多人有时间去学会更多地思考,恰恰相反是更多地交易。可是没有正确的思维如何能够带来正确的交易?当我们被动地学会一次正确的交易时,下一次又如何呢?在很多时候,如果我们一直沿用旧有的行为模式,最后所得的结果依然会跟以前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改变的勇气以及改变后面对的更多不确定性,根本让人无法预先去知道带来后果的好坏。所以对于旧有思维的超越,需要克服的是人性中的恐惧和懒惰。就像唱片,不管你播放千百次,它始终都是唱相同的曲子,因为它受制于音轨的刻痕。一个经典的对“精神病人”的解释是:“一再重复做相同的事,却妄想有完全不同的结果。”由此可以知道,在与切身利益相关的投资中改变旧有的习惯,不断地完善投资思维,是多么的重要!一位好的水手不能控制海洋的运行,但是却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知识的积累,不断从经验中累积知识,从而掌握出海和避风的良好时机,而这一切均依赖于水手的智慧和思锥,这也就是正确、有效地运用我们的头脑,借助外力,善用我们自己的思维。

将投资作为一种思维来对待,那就意味着我们赖以考虑的基础广泛而博大,对待成功也将不会囿于某一个狭小的范围(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节制)。正如中医和西医都可以治病,尽管方法差异巨大,却达到了殊途同归的效果,究其原因,是由于不同的对待世界的哲学思维方式都达到了对世界理解的目的。更进一步地我们可以推知,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理论作为基础,毫无疑问,资本市场也不例外。

投资是一场马拉松竞赛,只要身在其中,竞赛的最后结果就不能确定。投资的马拉松与现实的马拉松一样,开始起步的时候大家都挤在一块儿,根本看不出谁有什么特别。越跑到后面,队伍拉得越长,就逐渐表现出了差异性。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准备的充分程度、体力保障、知识储备、投资理念以及投资技巧等因素的交织影响使然。彼得。林奇可以说是在其投资的马拉松的竞赛中获得了胜利。在他的投资马拉松中,林奇非常重视日常生活带来的投资机遇,关注企业的成长性,而且把调研作为投资过程中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他所提倡的寻找理想的公司,就是寻找“Tenbagger”,也就是那些10年内能赚10倍的股票,而这些股票在他看来则是有着共同特征的,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子。

彼得.林奇作为一名明星基金经理,也被称为“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基金经理”。他1977年成为麦哲伦(Magellan)基金的经理人,直至1990年5月主动辞去该基金经理人的职务。在这期间,麦哲伦基金的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并且是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其投资绩效也名列第一。

在专注于自己的投资事业的同时,彼得。林奇先后出版了《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也称为“在华尔街的崛起”)(OneUPonWallStreet),《战胜华尔街》(BeatingtheStreet)以及《学以致富》(LearnCoEarn)等股票投资畅销书,与美国以及全世界的个人投资者分享了他成功的诀窍,也提供了一些他作为职业投资经理人的忠告。即使是在今天,其中大部分的思想和意见都极具实践意义。

我们在将投资作为一种思维的理念指导下,尝试将林奇的投资思路和实践理念与中国市场结合起来,并逐一深刻分析,尝试为个人投资者在寻找中国的“Tenbagger”的道路上提供一些方法。林奇的很多投资思维与理念需要具体而深入地分析,否则在运用的时候会产生一些误解。比如,虽然林奇倡导“喜欢它就拥有它”的理念,但是他也强调,他“没有建议过仅仅因为喜欢在某家商店买东西你就应该购买它的股票,也没有建议过仅仅因为某家厂商生产你最喜欢的产品或者因为你喜欢某家饭店的饭菜就应该购买它们的股票。喜欢一家商店、一件产品或者一家饭店,是对一家公司产生兴趣并将其股票列入你的研究名单的一个很好的理由,但这并不是购买这家公司股票的充分理由!在你还没有对一家公司的收益前景、财务状况、竞争地位、发展计划等情况进行充分研究之前,千万不要贸然买入它的股票”。笔者在研读林奇思想的过程中受益匪浅,也坚信会给阅读本书的读者带来切实的收获。

本书的出版首先要感谢的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编辑部的李文静,没有她的启发和建议,这本书也许就不会诞生,对于广大的投资者来说那将可能是一个损失。此外,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专业、高效的运作以及在业内优秀的口碑也坚定了我完成此书的信心。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要感谢每一个关心、爱护和鼓励我的人,包括我的每位老师、我的家人、我的领导、我的同事以及我的朋友。在此也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周爱民教授和泰达荷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雷学军副总经理为本书作序。

当然,由于作者能力有限,不可避免地在本书的写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希望能够通过本书激发更多投资者的灵感,在实际的证券投资中取得更好的投资收益。若能实现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希望与每位读者共勉,共同进步!忙碌了许久,一直试图战胜市场的人们更应该平心静气地思考如何学会取舍。当懂得取舍,知道等待与果断的价值之后,下一个旅程也许会更加顺利!真诚祝愿每位投资者在投资的马拉松道路上取得成功!张荣亮2007年4月

内容摘要:

  这是历史上最传奇的基金经理的投资方法,本书作者基于多年中国股票市场的实战经验,并结合案例,系统地归纳和总结了林奇的股票投资理论及实战技巧,帮助读者“让自己的钱帮自己赚钱”。书中讲述了:个人投资者的优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投资机会;林奇选股的3个步骤;林奇选择绩优股的方法;林奇排除垃圾股的方法;林奇的买入和卖出法则;林奇投资的诀窍。  彼得.林奇是美国纽约华尔街上家喻户晓的人物,被誉为“全球最佳选股者”。美国《时代》杂志称彼得.林奇是“第一理财家”,更有人赞誉林奇为“一位超级投资巨星”。彼得.林奇的成功在于他对股票独特的投资理念和技巧。本书作者仔细研读了彼得.林奇的著作,并结合自己在中国证券市场多年的实战和研究经验对林奇的投资理念进行了深入注解。作者简介:  张荣亮:南开大学金融系经济学硕士,先后就职于数家大型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主要从事证券期货投资与实业投资工作,具有十年证券投资实践与研究的丰富经验。曾担任首钢控股公司投资管理专员、“CCTV证券资讯频道”筹委会资本运营总监,出版《行为金融学》和《B股手册》等著作。其撰写的网络连载“投资是一种思维”,在网络上受到广泛好评。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像彼得·林奇一样投资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11216803
如需购买下载《像彼得·林奇一样投资》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机械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00 印数 8000

书籍信息归属:

像彼得·林奇一样投资是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07.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830.91 的主题关于 股票-证券投资-基本知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