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效率的经济学分析
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效率的经济学分析封面图

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效率的经济学分析

陈东, 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50.0

书籍简介:

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政策目标之一。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更是任重而道远。近年来,在解决民生与公平收入分配的宏观政策背景下,我国各级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连年高速攀升。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作为惠农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开始试点、2006年全面推广,迄今已有10年之久,跟踪与评价该制度实施效果的时机已经成熟。更为重要的是,在新农合推进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主导方(政府)、供给方(定点医疗机构)、需求方(农户)的三方相关利益者格局,而且产生了不同的利益诉求——中央政府将数以千亿资金拨付新农合,需要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不断审视该制度的运行成本;地方政府需要考虑与中央政府、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的博弈关系,以提高地方配套资金的使用效率;定点医疗机构需要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道德风险之间做出权衡;农户则需要在参合过程中,真正享受制度所带来的健康保障等。在这种背景下,本书分别采用宏观与微观数据,从供给与需求的视角来测度、分析和评价农村医疗卫生供给的效率与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介绍:

陈东,浙江杭州人,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现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经济与管理、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农村公共服务等。已在《金融研究》、《财贸经济》、《改革》、《税务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先后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项目。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4.2 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1.4.3 博弈研究与制度分析法

1.4.4 对比分析法

1.4.5 分层抽样与问卷调查法

1.4.6 案例分析法

1.5 创新点与未来研究方向

1.5.1 创新点

1.5.2 未来研究方向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农村医疗卫生供给的性质界定

2.1.1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公共品

2.1.2 农村医疗卫生提供准公共品

2.2 医疗卫生供给的效率评价方法

2.2.1 DEA方法

2.2.2 SFA方法

2.2.3 成本-收益方法

2.2.4 其他方法

2.3 农村合作医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3.1 国外文献

2.3.2 国内文献

2.4 现有文献的总结与评述

第3章 理论框架:农村医疗卫生供给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3.1 我国“新农合”制度相关利益群体的现实诉求:以山东省为例

3.1.1 调研的范围、方法与内容

3.1.2 来自需求方的调研结果与分析

3.1.3 来自供给方的调研结果与分析

3.1.4 来自主导方的调研结果与分析

3.2 我国“新农合”制度相关利益群体的行为特征分析

3.2.1 “新农合”制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政府

3.2.2 “新农合”制度的受益者和服务需求者:农民

3.2.3 “新农合”制度的参与者和服务提供者:医疗机构

3.3 “新农合”制度中各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分析

3.3.1 各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二元博弈分析

3.3.2 政府、定点医疗机构和农民之间的三方扩展博弈分析

3.3.3 各相关利益群体内部不同特征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宏观测度(Ⅰ):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效率的DEA与SFA测算

4.1 模型选择与建立

4.1.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4.1.2 随机生产边界模型

4.2 数据指标的选取

4.2.1 样本选取

4.2.2 变量说明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全国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

4.3.2 全国农村医疗卫生SFA和DEA效率比较

4.3.3 各地区(省、直辖市)农村医疗卫生SFA和DEA效率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宏观测度(Ⅱ):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门槛效应

5.1 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5.1.1 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

5.1.2 模型设定及结果分析

5.2 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效率影响因素的门槛水平

5.2.1 门槛面板模型

5.2.2 门槛变量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微观调查(Ⅰ):农村医疗卫生供给的农户满意度调查、假说与检验

6.1 数据采集与变量选取

6.1.1 数据采集来源

6.1.2 变量说明及赋值

6.2 相关理论假说

6.2.1 农民年龄

6.2.2 农民的人均净收入水平

6.2.3 农民的受教育水平

6.2.4 农民的健康状况

6.2.5 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熟悉程度

6.2.6 农户的家庭规模

6.2.7 农户的制度受益度

6.2.8 “新农合”制度的设计

6.3 实证模型与检验

6.3.1 模型选择

6.3.2 模型检验

6.3.3 估计结果

6.3.4 稳健性检验

6.4 实证结果解读

6.4.1 “新农合”的农户参保率

6.4.2 “新农合”的农户认知度以及认知途径

6.4.3 “新农合”的农户实际受益度

6.4.4 “新农合”设计的农户满意度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微观调查(Ⅱ):农村医疗卫生供给的农户就诊流向调查与检验

7.1 样本采集、变量选择与模型设计

7.1.1 样本采集

7.1.2 变量选择

7.1.3 计量模型

7.2 估计结果与分析

7.2.1 构建多值Logit模型

7.2.2 IIA假设检验

7.2.3 构建决策树

7.2.4 嵌套Logit模型拟合与稳健性检验

7.2.5 估计结果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基本结论

8.1.1 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但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

8.1.2 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8.1.3 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影响因素存在着门槛效应

8.1.4 “新农合”的农户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效率的不断提高

8.2 相关政策建议

8.2.1 政府角度

8.2.2 医疗机构角度

8.2.3 农民角度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2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医疗机构调查问卷

内容摘要: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学术文库·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效率的经济学分析:宏观测度与微观调查》以山东省为例,在调研农村医疗卫生相关利益者现实诉求的基础上,概括了不同利益群体的行为特征,并利用博弈论的研究工具分析影响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效率的各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结构,进而提炼出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的均衡条件和均衡状态,从而为分析农村医疗卫生的供给效率奠定了理论框架与分析基础。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学术文库·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效率的经济学分析:宏观测度与微观调查》采用宏观数据从主导方(政府)的角度来测算与分析农村医疗卫生的供给效率。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学术文库·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效率的经济学分析:宏观测度与微观调查》采用微观数据分别从需求方(农户)满意度和就诊流向的角度来进一步审视农村医疗卫生的供给效率。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学术文库·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效率的经济学分析:宏观测度与微观调查》从政府、定点医疗机构和农民三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效率的经济学分析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学术文库
9787514149685
如需购买下载《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效率的经济学分析》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经济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

书籍信息归属:

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效率的经济学分析是经济科学出版社于2014.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199.2 的主题关于 农村-医疗保健事业-卫生服务-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