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新文学”倡言
“汉语新文学”倡言封面图

“汉语新文学”倡言

朱寿桐, 主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汉语文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积累,其中新文学的研究经过近百年的建构、开拓与发展,以其不断扩大的规模与日益充实的内蕴,成为文学研究学术格局中颇为活跃及颇具潜力的学科。但该领域被长期分割成明显缺乏学术整合且相互夹缠含混的学科板块,学科的规范性建设因而显得任重道远。“汉语新文学”这个概念提出以后便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反响,诸多学术权威人士参与了这一概念的倡言与讨论。

作者介绍:

朱寿桐(1958- ),江苏盐城人,文学博士,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历任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江苏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民进江苏省委员会常务委员,民进江苏省教育委员会主任等职。曾作为访问教授在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研究,因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到访过美国、奥地利,俄罗斯、意大利、法国、丹麦、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国的一些著名大学。著有《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新月派的绅士风情》、《中国现代文学范畴论》、《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论》等个人专著12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4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省级人民政府一等奖以及全国高校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4项。获得过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称号以及教育部青年教师奖。

书籍目录:

倡言编

汉语新文学概念建构的理论优势与实践价值

汉语新文学:作为一种概念的学术优势

论汉语新文学的文化归宿感

汉语新文学的文化伦理意义

“汉语新文学”的功能优势及研究方法

浅议“汉语新文学”的价值取向——兼谈“中国当代文学”的人文缺陷

“汉语新文学”之我见

“汉语新诗”概念与视野重建

论“汉语新诗”的理论运行与美学价值

汉语新文学:一种文学范围的学术呈现

试说“汉语文学”概念

汉语新文学的“外国群落”——以泰国诗人曾心为例

汉语新文学中的洛夫诗歌

汉语新诗与汉语新文学的学术辩证——从诗人傅天虹的文学状态与学术追求谈起

讨论编

作为跨文学共同体的汉语新文学

“新国学”·“文化的华文文学”·“汉语新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起点在何时?

谈汉语新文学的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内涵:华文文学的大同世界?

重建中国文学的整体性——从文明的角度重识中国文学

“汉语新文学史”:一个新的文学史概念的意义和局限

有关“日本文学”和“日本语文学”的研究——作为“汉语新文学”论的补充

韩国的“中国新文学史”之类著作与“汉语新文学史”的编纂问题

论汉语新文学中的韩国元素作品

《文心雕龙》和汉语新文学史的撰写原理

“汉语新文学史”中的知识/权力问题

建构汉语维度新文学史的价值与意义

迷失的“中国”

评论编

汉语文学研究的新收获——论《汉语新文学通史》的学术创新

新概念新框架新诠释——评朱寿桐主编《汉语新文学通史》

新概念、新体例——评朱寿桐主编的《汉语新文学通史》

以“自己的话”来书写“现代的”汉语文学史——读《汉语新文学通史》

历史叙事与体裁史格局的困境——汉语新文学史编纂体例的思考

汉语新文学史写作体例摭谈

综述编

关于汉语新文学概念的第一波讨论

文学史写作的一座里程碑——《汉语新文学通史》新书座谈会纪要

“汉语新文学”概念引起普遍关注——汉语新文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校后记

内容摘要:

    
“汉语新文学”作为一个新的学术概念乃至学科概念,近些年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不少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专家参加了讨论。这本《汉语新文学倡言》由朱寿桐主编,是部分讨论文字的结集。这些文字说明,“汉语新文学”不仅对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台港澳文学暨世界华文文学的学术范畴及其整体性作了新的概括,更可能通向对于这些文学现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更新。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汉语新文学”倡言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6103319
如需购买下载《“汉语新文学”倡言》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汉语新文学”倡言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1.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 的主题关于 中国文学-文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