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森林里的小木屋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封面图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

(美) 怀德,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10.0

书籍简介:

本小说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没有华丽的文采,但是在世界各地,数不清的孩子因为看了这本书而得到了爱的滋润和面对未来的勇气。

书籍目录:

家有儿女――少儿教育、儿童文学精选[专辑]第一章大森林里的小木屋

第二章冬天的日日夜夜

第三章长长的来复枪

第四章圣诞节

第五章星期天

第六章两只熊的故事

第七章糖霜雪

第八章爷爷家的舞会

第九章进城

第十章夏天

第十一章收获

第十二章奇妙的机器

第十三章林中小鹿

前言

写给小读者的话一百多年前,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大森林里,有一个小姑娘跟她的阿爸、阿妈、姐姐、妹妹一起住在一个小木屋里……《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不是童话,然而却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比童话还要纯净美好的真实世界。这是一本淳朴而令人感动的书,孩子们能从中发现与今天不一样的童年乐趣,爸爸妈妈能从中一瞥自己儿时的影子,爷爷奶奶会从书中的细节描写重温往昔的生活,教育学者和社会学家会掩卷沉思,反思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的得与失,环境学者则会从中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启示。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充满了大自然的野趣和天真烂漫的童趣。大森林是孩子们的天然摇篮。夏天,劳拉和姐姐光着脚丫在院子里的泥地上奔跑嬉戏;在繁茂的大树下搭建各自的游戏屋,用树墩当桌子,用树枝和树叶编成盘碗杯碟,跟手工缝制的布娃娃和木头雕刻的小人儿说话。溪边的小鹿和树上的松鼠听着她们的欢笑,秋千上荡着她们的梦想……秋天,她们看着树叶一点点被秋霜染黄……冬天,皑皑的白雪堵在门前,晶莹的冰锥挂在屋檐上,她们只能透过窗上的冰凌花望着外面冰天雪地的世界。姐妹俩坐在温暖的阁楼上的南瓜堆里,在红红的辣椒串和各种丰收果实的包围中,给布娃娃缝衣服、做百纳被。夜晚,她们躺在暖和的被窝里,听着寒风尖厉地呼啸,野狼在小木屋外的月光下嚎叫……春天,她们看着积雪慢慢融化,小草钻出地面,树木发出嫩芽,小鸟在林间歌唱……远方的亲戚乘马车来过圣诞节会给小木屋带来欢腾的节日气氛,这时候,孩子们可以破例在户外深厚绵软的大雪中玩耍,把自己的身影印在雪地上他们称这种游戏为“照相”;圣诞前夜,他们挤在被窝里听大人讲发生在身边的惊险故事,一面兴奋地憧憬着第二天早晨长统袜里的礼物。

大自然还给了孩子们丰厚的物质馈赠。在硕果累累的秋天,阿妈带着劳拉和玛丽采摘满山遍野成熟的坚果;冬天到来之前,阿爸捕鱼,打猎,杀猪,他们不光可以吃到新鲜肥美的鱼和肉,还可以把猪的尿脬做成气球玩耍。最诱人的是把猪尾巴在炭火上烤得滴油、轮流啃吃的过程。碰到运气好的时候,阿爸还会找到一棵储满蜂巢的蜂树,那就意味着有一年吃不完的蜂蜜。下糖霜雪的季节,爷爷到大森林里抽取和炼制成桶成桶的槭糖汁,奶奶则把这些槭糖汁熬成槭糖浆,制成糖块,家庭舞会的时候让大家尽情享用。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充满了温馨的天伦之乐。如果说大森林是孩子们天然的摇篮,那么阿爸阿妈的爱就是摇动摇篮的手。十九世纪晚期,美国中西部地区拓荒者的生活非常艰苦,孩子们是坐在大篷车里跟着父母亲到处迁移的。常用的交通工具是马车和雪橇,物质上虽能做到自给自足,但是远离商店,糖果和花布都成了奢侈品,更别说玩具了。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是阿爸阿妈为孩子们支撑起一个安宁、富足、温馨的家。温柔美丽的阿妈是家里温暖的母性中心,除了一日三餐,缝缝补补,洗洗浆浆,她还会做各式糕饼和奶酪,腌制火腿和熏制腊肉,用麦秸秆编织漂亮的草帽,把小姑娘们的长头发做出美丽的发卷儿。在书中,阿妈的言语不多,但是形象却呼之欲出。每天晚上,孩子们睡下之后,她会坐在炉边的摇椅里,在油灯下编织或缝补。这情景成为劳拉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一道永恒的母性光辉。阿爸则是家里的物质和精神支柱,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

春天和夏天,他要开荒、耕种,用兽皮换取家里的生活用品;秋天,他要收获庄稼,捕鱼打猎,备下整个冬天的肉食。阿爸的猎枪和小提琴是他的两件法宝。猎枪能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野兽的侵害,小提琴则是自娱自乐的工具。每天傍晚,劳拉和玛丽都急切地盼着阿爸从林子里归来。阿爸的归来不仅意味着意外的惊喜:一块糖、几块花布、一车蜂蜜或者一只鹿,还意味着姐妹俩能得到温暖的拥抱。冬天里,阿爸有一个最为经典的镜头:一进家门就抖落掉身上的雪花,脱下大衣,在炉边的凳子上坐下,把小姐妹俩抓过来,一边一个搂在怀里,抱在膝上。这个留着棕色长胡子的男人会跟女儿们跪在地上玩“疯狗”扑人的游戏;他擦枪或者铸子弹的时候,会让姐妹俩在旁边看着;更多的时候,他会给她们讲故事。劳拉六岁生日那天,阿爸一大早就把她抱起来,在她的小屁股上疼爱地拍六下作为生日礼物。农闲季节的夜晚,阿爸会拿起小提琴,借着古老歌谣的调子,自编歌词,边拉边唱,歌中有逗笑、有传说、也有历史,她们常在阿爸浑厚的歌声和悠扬的琴声中飘入甜美的梦乡。阿爸背着猎枪健步走在大森林中的背影,他那闪烁着笑意的蓝眼睛,他的小提琴,都在诉说着呵护和爱。

有了阿爸和阿妈的小木屋即使在寒风呼啸、野兽出没的大森林里,也充满了温馨、祥和与快乐。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也是一本富有教益的书。从书中可以看到,当时除了《圣经》和《教理问答》,孩子们能够接触到的书只有《动物世界奇观》,附近的学校也很少,因此,家庭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是他们成长中非常重要的教育因素。艰苦的生活环境给了孩子们宝贵的磨练和生存经验。劳拉和玛丽从小就跟着妈妈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尽管只有六七岁,她们每天都有自己的必修课:叠被铺床,用炭盆往家里端木屑,做些编织和缝补的针线活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勤劳的品质。在艰苦的环境里,她们还学会了节俭和满足,阿妈每次做糕点或者奶酪,都会把大部分储存起来,只给姐妹俩吃点边边角角,但是,她们却能从这少得有点吝啬的赐予中品味到甘美孩子们知道,阿妈是把美食留待今后漫长的日子里享用的。正因为有了平日的节俭,才会有圣诞节的大餐和舞会上丰富的饮食。阿爸的故事和歌谣也是寓教于乐的好教材,譬如,“爷爷和黑豹的故事”、“阿爸和森林鬼叫的故事”告诫孩子住在大森里要学会保护自己;“爸爸的雪橇和猪的故事”不仅使劳拉破涕为笑,还让她明白跟老一辈相比,她所受的约束要少得多,所以必要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劳拉因为跟玛丽比谁的头发好看败下阵来,恼羞成怒出手打了姐姐一把掌,受到阿爸严厉的责罚和教育;圣诞节劳拉的礼物中比别的孩子多了一个布娃娃,阿妈就提醒她把布娃娃给别的孩子抱抱,不要自私。勤俭自律、安全意识、分享快乐、和气相处、勇敢和勇气都是家庭教育看重的品质。然而,在这种“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品质仍然是诚实。劳拉九岁的堂兄查理被黄蜂蜇伤的故事,跟我们的“狼来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告诫小孩子不可以撒谎欺骗大人,否则,恶劣的后果只有自己承担。

本书中非常难能可贵且感人至深的是,由于阿爸的熏陶,年幼的劳拉对自己生存于其中的大自然和林中的野生动物有着一种温柔的爱心。尽管狩猎是他们的生存手段,但是,读者会看到,在书的后半部分,阿爸出门打猎好几次都是空手而归:鹿妈妈和鹿宝宝、笨拙憨厚的大熊都是那样惹人怜爱,这个百发百中的猎人在自己理想的射程之内却终于没有扣动扳机。

本书的作者劳拉.怀尔德(18671957)就是书中的小姑娘劳拉的原型,她六十五岁的时候开始写作,创作了后来著名的“小木屋”系列作品。

本书是该系列的第一部。今天,我们读《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仍然能感受到没受污染的童真和童趣、绿色的大自然、劳动的艰辛和乐趣、温馨的家庭氛围,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幸福与和谐。希望这本小书能滋养小朋友们的心灵,给家长们带来某些启迪和怀旧的愉悦。

单希岩

内容摘要:

  本书以小女孩天真无邪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森林里的梅花鹿、大懒熊、冬天的白雪、春天树上的绿芽,还有小木屋里温暖的火光、妈做的可口点心、爸的悠扬琴声,都是罗兰最甜蜜的童年回忆。本书没有太多曲折的情节,但它是精彩的、令人感到愉悦的、经久不衰的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名著。全书文辞妙趣横生,涉及到自然、探险、动物、亲情、成长等许多青少年关注的兴趣点,可以引起青少年的极大阅读兴趣,是对他们的求知和成长大有益处的高价值图书。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是美国女作家劳拉.怀尔德(1867-1957)九部“小木屋”系列小说中的第一部。本书讲述了小姑娘劳拉和家人一起生活在大森林深处的小木屋里的经历。作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拓荒者生活的点点滴滴:大自然一年四季的变化之美;收获季节的欢乐和温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和冒险……细致生动、趣味横生,让读者沉醉在往昔的质朴生活中。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大森林里的小木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20059232
如需购买下载《大森林里的小木屋》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712.4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美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