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窑火
千年窑火封面图

千年窑火

郑云云, 编著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50.0

书籍简介:

本书以散文的笔调和丰富的图片,介绍了江西自晋唐以来至民国洪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的陶瓷生产情况,重点介绍了景德镇自北宋真宗元年(1004年)建镇以来的陶瓷生产盛况及相关的陶瓷文化,给人以美的享受。

书籍目录:

卷首语

一、史前春秋:江南有陶凝为器中国最早的陶片和最早的龙窑

1.远古回音:夹砂红陶罐里的宝藏

仙人洞中藏秘密

惊世发现:改写中国文明史

2.吴城文化:原始青瓷和中国最早的龙窑

“南蛮之地”突现“方国文明”

吴城之谜:有可能是商代中国原始瓷器生产中心

二、汉唐流韵:千峰翠色入洪州历经八百年的江南青瓷名窑

1.秋水长天:映照诗文与青瓷的画面

江南文风中的青瓷砚

陶潜与李白的青瓷之缘

2.紫电青烟:轮回了八百年的火焰与日月

水落石出洪州窑

不要小瞧了那几点褐釉点彩

火照和匣钵的发明

洪州瓷曾被列为“贡品瓷”

三、赣水民歌:吉州窑里天日开唐宋时期名扬天下的综合性民间大窑场

1.赣水那边红一角,六街三市永和镇

倒景入江江水绿

烟火数千家,窑焰竟日夜

2.天目:窑神在夜空中的眼

木叶落兮,黑釉盏里望明月

剪纸成兮,窑中火眼看贴花

青原山畔的民窑奇葩

四、古镇盛事:大宋当惊景德殊“饶玉”青白瓷与宋代景德镇的崛起

1.有座城,叫景德

“饶玉”如月魂云魄,让一道圣旨飘然而下

景德镇,一块为瓷而生的土地

不甘人后:一座古镇千年命脉的起始

2.青白瓷,中国陶瓷文化之树上静美的树叶

文人与茶事

青白瓷的“王境”

五、卵白青花:山谷清泉天上流来制胎、釉色、瓷绘在元代的划时代创新

1.青花装饰于白瓷之上,犹如清泉从山谷中渗出

元青花浮出历史水面

高安“国宝”窖藏奠定元青花地位

2.巷闾坯棚:向世人展示开放心态

景德镇瓷业在元代的创新之举

元青花的装饰艺术

六、东方日出:九域瓷商上镇来瓷都让世界睁大了眼睛

1.御器厂初建之谜

朱元璋与御器厂

御器厂,朱元璋的皇家建设

2.明代景德镇瓷业风光

日夜不歇的“四时雷电镇”

“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

瓷商步履行天下

百花齐放:升创一代未有之奇

七、五彩当空:日月北斗垂天河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

1.五彩斑斓看官窑

御窑厂与督陶官

三朝帝王与“国器”

唐英与景德镇

2.龙腾虎跃见民窑

皇帝也管不了民窑了

一个外国日呢眼中的景德镇

善于应变和抓住市场的清民窑瓷绘

八、国色天香:朗朗乾坤看青花中国陶瓷文化史上永不凋谢的奇葩

1.豪纵放情:明清青花的序曲在民窑奏响

祥云之美,在青花瓷间弥漫飘逸

八大山人与民间瓷绘

2.上天入地:明清青花瓷发展概貌

官窑青花

民窑青花

3.国色天香:青花创造的艺术神话

青花如水

青花人物

青花山水

青花花鸟

九:点土成金:此器能输郡国材景德镇传统工艺与习俗

1.水火即济,陶成雅器

重重水碓夹江开泥料

到手坯成宛转看成型

满窑昼夜火冲天镇窑

火眼金睛看碧烟烧造

2.瓷业崇拜与民风民俗

值得历史敬重的赵慨

童宾和英雄崇拜

独特的瓷业习俗

十、一树新花:千年风雅赋新篇浅绛彩的出现与近代“珠山八友”

1.瓷绘艺术改革的先声

浅绛彩:中国文人走进民间瓷画

浅绛彩瓷画作品与三位大师

2“珠山八友”的出现及文化意义

莲花塘畔新风吹

“八友结社志图新”

十一、泱泱中国:瓷业高峰是此都中国陶瓷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

1.昌江之水注南洋

马六甲:中国古瓷远走他乡

古扬州有一座“高丽宾馆”

日本的“景德镇”

2.景德之风贯西东

伊斯兰,是什么打动了异乡人的心

非洲的“中国瓷情结”

中国瓷器从欧洲王室走向民间

西方吹来景德镇的风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前言

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千百年来,勤劳、智慧、勇敢的江西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江西是最早孕育中国文明的地区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先民们就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江西人凭借自然与资源优势所创造的难以计数的经典推动着江西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可以说,一部江西的发展史,就是经典诞生的历史。

这片古老的土地,人文荟萃,“文章节义之邦”的盛誉自古传扬。这里文化昌盛、教育发达,尊师重教、勤奋笃学的风尚长盛不衰,历代名人辈出.群星璀璨,如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唐宋文学八大家江西就有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家,其中王安石又被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宋代中国著名学者朱熹、陆象山,宋代最大诗派江西诗派创始人黄庭坚,诗词作家晏殊、晏几道、杨万里,民族英雄文天祥,享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明代著名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17世纪中国最有成就的科学家宋应星,明末清初大画家八大山人朱耷,清末著名工程师詹天佑等都诞生在这里。这些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独领风骚,彪炳史册,光耀千秋,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现代史上,江西也有许多名人,如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方志敏,杰出的爱国主义战士、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新闻工作者楷模邹韬奋,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等等,他们作为江西人的杰出代表,在各自奋斗的领域中,具有崇高地位和重大影响。

这片红色的土地,被誉为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人民军队的第一面军旗在这里升起;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开辟;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这里点燃;共和国的雏形在这里形成;现代工人运动在这里发起;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里出发;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在这里孕育……这些红色经典,记录了江西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突出地位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些红色经典,像一座座丰碑,矗立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中国人民永远的情结。

这片神奇的土地,是一方令人心驰神往的绿色家园。连绵秀丽的山峦,清澈纯净的水域,如诗如画的田园乡村,把这片大地装点得秀美多姿。

境内,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闻名中外的世界文化景观庐山,钟灵毓秀,俊伟缥缈,云雾四季变幻;雄伟的井冈山,把革命的胜迹与美丽的自然风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又是风景宜人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中国道教第一山的龙虎山,神奇的传说和旖旎风光,为她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位于赣东北的三清山兼具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黄山之奇松,庐山之飞瀑的特点;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她精妙地构成了中国大地上最佳的生态园,是世界最大的候鸟栖息地,成为天然的世界珍禽乐园。16.69万平方公里的赣鄱大地,满目青翠,处处皆景,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观光宝地之一。

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又是瓷器的故乡,在英语中,表示瓷器的china,后来成为中国的代称,而中国的瓷都就是江西的景德镇。景德镇具有近2000年的制瓷历史,它集全国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景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四大特点成为中华民族一个特殊的文明符号。景德镇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和辉煌成就,对世界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

这难以计数的经典,是古老中国文明的缩影,汇入了中华民族不朽的经典史册,她传承着中华文明,辉映着江西的历史,照亮了江西前行的长路,江西人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作为当代江西人,我们有责任真实地记录这些经典,客观地反映这些经典,把她介绍给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为世人为后代留下一部系统而又翔实的历史资料。我高兴地看到,现在,《经典江西》丛书完成了这个任务。这套丛书,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组织编纂,分《红色摇篮》《绿色山水》《千年窑火》《客家故园》《书院春秋》《赣鄱华章》六个分册,系统地介绍了江西灿烂的历史文化,生动地描述了江西的自然风光,讲述了江西历史名人的趣闻轶事,再现了江西的文明瑰宝,集中展示了千百年来江西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是一部融知识性、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的通俗读物。我希望,丛书的编纂出版,能引起所有关注江西建设和发展的同志的研究兴趣;使江西人从中受到教益,外界由此增进对江西的了解。

经典是历史的,不朽的。但任何经典,都不能成为妨碍人们继续前进的沉重负担,我们不能为前人创造的经典所束缚而固步自封。因为我们的历史再悠久,文物古迹再精美,文明的源头再长,这都是昨天的故事,不再是今天的资本。先辈们创造的业绩和经典的可贵,在于给后人提供继续前进的力量,在于激发人们研究和解决新问题的智慧。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现在,江西的历史还在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前人创造的经典里和既往的历史经验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如何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的要求,如何从江西悠久的历史文明中汲取精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再创江西今日的辉煌,是每一个江西人都应思考的问题.我相信,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通过阅读这套丛书,一定能从中汲取信心和力量,增长智慧和才干,在建设江西、富民兴赣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江西新的经典,续写当代江西更加辉煌的历史新篇章。

后记

《经典江西》丛书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组织编写。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非常关心这项工作,并欣然作序。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担任主编并审定了全书。在编委会的指导下,丛书各分册作者对书稿进行了多次修改。本书的编写得到许多领导、专家、学者的热情关心和支持,余伯流、陈雨前、胡青、夏汉字等同志给予有关作者许多帮助,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马雪松、叶青、赖功欧对丛书进行了审阅,郭佳胜同志为搜集丛书图片做了大量工作,饶彬华、李曜、陈彦同志参与了丛书的组织协调工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料,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加上时间比较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摘要:

  在富饶美丽、水系纵横的赣鄱地区,有着悠久的冶陶制瓷史。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创造了灿烂的旧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文化,并用火和泥发明了制陶技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同家之一,而江西地区早在历史上的商周时期,就完成了从陶到瓷的转变,创烧出原始青瓷。江西陶瓷业历经千百年,在青山绿水间成长、发展并进而形成博大精深的江西陶瓷文化,景德镇陶瓷成为中国陶瓷的杰出代表。  江西陶瓷史,既是赣人的骄傲,也是中国文明史上不能忽略的重要篇章。熊熊窑火将赣人的美丽梦想化为瓷上诗情神灵、花卉、河流、山脉、人物、百兽以及千变万化的云彩,瓷的回音在天上人间萦绕,使每一位倾听者都不由自主地在内心重返千年的岁月。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千年窑火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经典江西
9787210036838
《千年窑火》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南昌出版单位江西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50 印数 5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千年窑火是江西人民出版社于2007.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527 的主题关于 陶瓷-工艺美术史-江西省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