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的诱惑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形式的诱惑

赵宪章, 著

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26.0

书籍简介:

本书为文艺理论文集,是博导从自己的文章、专著中精选出既有思想,又有文采的段落、按章节重新编排,再成系列,供大学生阅读。

书籍目录:

形式的美学密码

不能回避的“形式”

形式美学之可能

何谓形式美学?

形式的审美规律

厉史与形式的关系

形式美学的两大主题

“形式”的多重内涵

形式美学的“十字架”结构

形式的历史影像

形式概念之滥觞

20世纪的形式崇拜

数的和谐

自然美学

从“数理”向“伦理”的转型

柏拉图与“理式”

艺术的内形式与外形式

“形式”与“质料”

诗的“合式”

古罗马的“形式”

美与崇高:形式与无形式

消极的快乐与积极的快乐

纯粹美与附庸美

审美的“二律背反”

黑格尔的矛盾

艺术的解体

感性的复活

形式的再生:唯美和变形

有意味的形式

形式美学之中西差界

中国形式美学的三大特点

中国美学即“内容的美学”

中国美学即“道的美学”

西方的“形式”与中国的“道”

形式美学与文本调查

20世纪文学研究的形式转向

“文以载道”的失效

文本调查

复合文本的“图-底”结构

“互文性”与“超文性”

“极速矮化”的戏仿文体

文本的格式化

《大活西游》之卡通叙事

从“私语言说”到“形式诱惑”

记忆与时间

日记是孤寂者的自我倾诉

听者与文饰

日记的形式诱惑

“讲述”和“展示”

“纪实”与“虚构”之间

词典与小说:共时与历时

词典小说:虚构本体的消解

网络写作

“传世”价值与“对话”功能

两种文本逻辑

网络新文体

高频词

《美食家》之词频分析

方法论探寻

“问题”研究与“体系”建构

“历史”的治学态度

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

“封闭”与“开放”

解开“斯芬克斯之谜”

何渭文艺学方法?

文艺学经验方法

文艺美学方法

文艺社会学方法

文艺心理学方法

文艺学本体方法

经验思维

什么是审美经验?

艺术鉴赏

“自觉”的时代与时代的“自觉”

“神思”与“形象思维”

妙悟

思辨的巨人和思辨的时代

文艺与社会

文艺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艺社会关系研究的五个层次

文艺的社会过程

文艺的社会功能

社会批评与艺术批评

移情说

距离说

文学艺术作为心灵事实

从方法沦的角度认识弗洛伊德

格式塔之整体性思维

文学艺术作为“形”

文艺研究的两个基本方法

文学性

本体的方法

本体的崇尚与主体的失落

“封闭系统”的封闭性

文学是一个开放的“耗散结构”

文艺学沉思

作为一门学科的文艺学

所谓“文化学”热

回归文学世界

走向科学

文艺学作为科学是否与如何可能

如何判断人文精神产品的价值

“边缘化”现象

“实证”与“建构”

思想史与文学史

艺术符号与非艺术符号

价值与人

文学的价值指向:未来和历史

儿童的文学化和文学的儿童化

尚古主义

文学的自然崇拜

艺术生产的“古典形式”

艺术的魅力:“隧道效应”

“文学性”的追求

新吋期文学语言观的三次突破

新时期文学的现代文明指向

玄学精神

禅学精神

《乐记》与《诗学》

编后记

后记

“当代博士生导师思辨集粹书系”主要收录当代著名学者的思想精华。此集所收录的是赵宪章教授关于形式问题的美学思想。

“形式”,在我国“文以载道”的语境中历来备受轻视,尤其是文学形式,在传统观念中不过是文辞、格律和技巧之类的“雕虫小技”。但是,现代文学观念告诉我们:“形式”的本质、价值和意义远不只如此,“形式”实质上是文学的本体存在方式。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到结构主义和叙事学,我们对文学的这一意义已有充分的认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我们是用形式本身,而不是用“形式”所依托的“质料”之名来称呼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质料”构筑了此物与他物之间的“种差”。也就是说,文学之所以被称为文学,就在于它那独一无二的形式。如果没有了这种形式,那么文学也将不再是文学,而是一般语言文字所建构的思想陈述、道德教化、政治评论或人类学、社会学报告等“非文学”作品。

然而,我国目前的文学研究有没有真正地从实践上接受这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形式”呢?与过去相比,我们在文学的语言、叙事和文体等方面的研究,确实颇有收获,但这些才是起步,未来还有漫漫长路要去行走。目前,文艺学的整体发展呈现出两种令人忧虑的趋势:一是脱离文学的高谈阔论,二是偏离文学的文化研究。像我国文艺学这样仅凭“高瞻远瞩”地说几句空话就可以生存的学科实属罕见,难怪被某些人讥为“屠龙之术”!“屠龙”其实就是一种没有观众的滑稽表演,如此发展下去,文艺学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根基。至于后一种倾向究竟会给文艺学带来什么,尚需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但是,身为晚学的我们不禁要问:当文艺学不再研究文学的时候,我们是否还可以再将其称为“文艺学”?赵宪章教授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是与上述两种倾向相背的。

它是一种回归:一种对文学的回归,一种对文学研究的回归。

它是一种方向:一种文艺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因为偏见和浮躁,许多人可能会对这条艰辛的道路避而远之。

它是一个领域:一个可与其他研究领域相得益彰、共同构筑文学研究完整性的领域。

赵宪章教授最早从事马列文论研究,上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文艺学方法论,90年代开始研究形式问题至今。他最早提出“形式美学”概念,从而为被赋予贬义的“形式主义”正名;他是国内学界系统梳理形式概念历史轨迹的第一人,并尝试将形式美学方法运用到文学研究领域。即使此前的马列文论研究、文艺学方法论研究等,他也都表现出对于形式问题的浓厚兴趣和偏爱。所以,本文集尽管收录了赵宪章教授其他方面的思想言论,但仍以“形式”名之,以便凸显他的主要学术贡献。

坦言之,当我接到编辑这本文集的任务时,心情异常忐忑。因为每位学者的思想都非常细致而庞杂,要想通过选辑来完整客观地呈现他们的思想,除须对其全部论著应当熟稔至极外,辑录者自身的学术功底及眼光也是必备的条件。而初出茅庐的我在这些方面还远远不够,唯一能做的仅是竭尽全力而已。备感欣慰的是,编辑这本文集使我本人受益匪浅,相信它也会给我的同行、同辈的读者带来些许启示。将赵宪章教授近二百万字的论著凝缩成一本小书,其中难免带有我个人的主观偏好,所以,偏离作者原意之处也就在所难免。为此,我要特别感谢赵宪章教授的宽容和鼓励,同时也要感谢山东友谊出版社丁建元先生的厚爱和支持。

未尽之处,有待大方批评指正。

吴昊2006年9月1日于南京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形式的诱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当代博士生导师思辩集粹书系
9787807371755
《形式的诱惑》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济南出版单位山东友谊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形式的诱惑是山东友谊出版社于2007.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0-53 的主题关于 文艺理论-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