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我们挨打了
那一次,我们挨打了封面图

那一次,我们挨打了

端木赐香, 著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9.8

书籍简介:

本书以中外对照的手法深入剖析了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内外因素,讽刺了清政府的无知与自大,刻画了林则徐等一批大臣对英吏来犯的各色表情,表达了对一个国家盲目自闭心态的深刻警惕。

作者介绍:

端木赐香,女,网名三糊涂。现在河南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其历史作品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被人戏称为“历史顽主”,自称平生要务为:拆历史的墙角,探文化的陷阱。“引起正统史学者的一点惊慌,搅得读者心有些乱,最终引起他们的思考,我就满意了。”其文字酣畅犀利,观

书籍目录:

前言 后鸦片战争时代,别扭的姿态和梦中的自慰第一章 大英与大清,不是冤家不碰头 维多利亚女王VS道光皇帝 英国对中国:单相思很久了 乾隆对乔治三世:你到我身边,带着不怀好意的笑 威尔士亲王对嘉庆皇上:最后一轮“秋菠” 大清在广州:防火防盗防洋妇 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们在广州的闯关活动第二章 综合国力: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比较 西方第一号现代工业强国VS东方第一号原始农业大国 那边厢的放任自由主义和这边厢的闭关锁国 热兵器VS冷兵器 东方式的绝对专制和英国式的君主立宪 科学的巨人VS科学的儿童 那边是文艺的春天,这边是文艺的冬天

前言 后鸦片战争时代,别扭的姿态和梦中的自慰第一章 大英与大清,不是冤家不碰头 维多利亚女王VS道光皇帝 英国对中国:单相思很久了 乾隆对乔治三世:你到我身边,带着不怀好意的笑 威尔士亲王对嘉庆皇上:最后一轮“秋菠” 大清在广州:防火防盗防洋妇 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们在广州的闯关活动第二章 综合国力: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比较 西方第一号现代工业强国VS东方第一号原始农业大国 那边厢的放任自由主义和这边厢的闭关锁国 热兵器VS冷兵器 东方式的绝对专制和英国式的君主立宪 科学的巨人VS科学的儿童 那边是文艺的春天,这边是文艺的冬天第三章 鸦片:大清人民就爱这一口 鸦片:大清人民就爱这一口 禁烟的“红头文件”何其多 道光主持的一场禁烟大辩论 琦善怎么就成了弛禁派? 道光与林则徐,君臣之间有关禁烟的一场嘀咕第四章 天朝救星林钦差VS英国“佐罗”义律 钦差大臣林则徐驾到 英国“佐罗”义律现身 义律与林则徐,谁上了谁的圈套? 甘结,两大文明的冲突 虎门销烟,大清帝国“虚幻的胜利” 林维禧事件,东西两大文明的再次冲突第五章 战前热身与战争前奏 战前热身 道光耍起了二百五 林则徐发给维多利亚女王的一封天朝特色的信 林则徐的夷情判断、战争准备及天朝特色的野蛮 虎门销烟后,英国国内所谓的民意 战争前奏,英国议会关于是否出兵中国的辩论 第六章 稀里糊涂的战争就开始了 战争开始了,英夷怕林则徐吗? “布朗底”号在厦门:送不出去的最后通牒和看不懂的白旗规则 定海(舟山)的失陷和林钦差的倒下 英军来到了大沽口,迎接他们的是直隶总督琦善 天上掉下坨乌鸦粪:道光着伊里布收定海 天朝第三个钦差——钦差大人琦善驾到 虎门之战(1):败则败矣,但成全天朝仨英雄 琦善和谈:一不小心就成了卖国贼 虎门之战(2):成全了关天培,一个最悲凉的英雄 广州之战:杨芳的尿桶战术、奕山的“汉奸”观 和广州府的白旗 三元里抗英的神话故事第七章 冷不丁的,战争就扩大了 英国重新洗牌:义律下岗,璞鼎查爵士上岗 厦门之战,颜伯焘的花岗岩和怡良的祸水引流计 第二次定海之战与三总兵之死 镇海之战和钦差大臣裕谦之死 “归国华侨”璞鼎查他老家——宁波沦陷了 扬威将军:天朝卓越的书法家、无能的军事家奕经驾到 刘韵珂的“十可虑”和伊里布的二次出山 乍浦之战:满洲兵的顽强和满洲家属们的节烈 吴淞之战:陈化成,顿饭能吃120个包子的英雄 上海和平失陷啦 镇江之战:海龄副都统是英雄还是狗熊?第八章 战争的结束和战争的果实 伊里布、耆英、牛鉴与英夷:瞧不懂的媚眼与照会 道光 :一个人的抗战 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第九章 余音袅袅 鸦片问题 广州的民情和天朝的两个大“粪青” 琦善的命运波折 林则徐死得其时死得其所 道光的羞愧和阎崇年的苛责 恩格斯的预言和拿破仑的失望

内容摘要:

本书是对1840—1842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全景式解读。全书将第一次鸦片战争放在国际大背景之下,展现了19世纪中叶世界广角镜下的实力格局,详细描述了中英双方综合实力的对比、战前准备、战争经过、战后的结果及影响等,使读者对第一次鸦片战争有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作者希望通过这种全景式的解读,展现当时西方国家正在加速走向现代文明,而中国却在专制愚昧中踽踽蹒跚的情景,通过此种对比来厘清鸦片战争中大清一败涂地、屡屡挨打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一个皇帝的能力高低,不依靠几个臣子的忠奸与否,也无关乎民心向背,腐烂的专制制度才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因。  本书的文字延续了作者以往作品的鲜明风格,幽默犀利,略带网络语言的调侃,让人读来酣畅淋漓。而其历史专业出身的知识背景,使她的文字十分注重史实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再加上作者强烈的社会担当,使全书引人深思,余味无穷,是一部值得市场期待的历史作品。

编辑推荐:

最好看的文字,再现大清王朝VS大英帝国。  小女子笔下的大历史,看青年一代写史者如何直面那一段挨打的历史。  2008年最值期待的历史读本!天涯网众多写手拍案力荐!  吴思说,端木赐香“用历史给人物和语言照镜子”,她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成为历史的“局内人”。十年砍柴说她的作品是“最好看、最真实的‘历史评书’”,拿幽默当武器,用史料作子弹,不仅揶揄了历史的悲喜,更担当着一份切肤之痛。  英国对中国:单相思很久了  情人眼里出西施,英国人把中国当西施了,自是不错,但中国人从未把英国人看作是范蠡。英国如此摸中国,感觉是在向它表示自己的好感;中国如此被摸,感觉对方是在向自己耍流氓。  西方第一号现代工业强国VS东方第一号原始农业大国  大清只有清官与贪官,八股文与文字狱,明君与昏君,经年不变的牛拉犁,颤巍巍的小脚女人,真名士自风流、假名士自下流的各色文人。对了,还有那吞云吐雾的大量烟民。除此之外,它还能产出什么呢?  鸦片:大清人民就爱这一口  英国送来恁多西洋玩艺儿,中国人却独独爱上了鸦片!中国政府禁教能成功,禁鸦片却愣是禁不住!证明: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道光:一个人的抗战  可怜的道光,“投降三人组”在跟英夷抛媚眼的间隙,时不时地回过头来唬弄他,希望他尽快明白:咱大清公司的实力远远不如大英公司,你得割肉补仓。  恩格斯的预言和拿破仑的失望  佩雷菲特说,真正实现拿破仑预言的,是日本人,而不是中国人。他不无遗憾地问:“为什么他们违背了拿破仑寄托在他们身上的希望呢?”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那一次,我们挨打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03059738
《那一次,我们挨打了》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太原出版单位山西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400 印数 5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那一次,我们挨打了是山西人民出版社于2008.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53.07 的主题关于 鸦片战争(1840~1842)-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