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来讲谈录
陈来讲谈录封面图

陈来讲谈录

陈来, 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48.0

书籍简介:

本书整理收录了进入21世纪以来陈来教授在全国各地不同场合所作的重要演讲。全书分为儒学历史与基本知识、儒家文化在当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全球化、儒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等方面,提出诸多富有见地和影响的新观点。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与重量级文化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您感受大家风采,聆听当代儒家的脉搏与心声。

书籍目录:

自序

一 儒家思想的根源及对此问题的研究

对“儒家出于司徒之官”的解释

汉代三家对儒家起源的论断

评章太炎、胡适之得失

从伦理的角度看儒家起源

从宗教发展角度看儒家起源

儒家的精神气质

如何研究一种思想的起源

问答部分

二 先秦文献中的“儒”

在百家中寻找儒家根源

儒服:是服装也是制度

关于儒服的几个故事

战国时代的服装风气

儒家的十六条行为规范

墨子对儒道的批判

儒效:荀子眼中真正的儒

问答部分

三 儒学与中国文化的形成

《儒藏》:思想体系不能缺少经典

六经:儒家思想的根源

“五经”与“四书”的形成

古代儒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代表人物

与时偕行的儒家思想

从儒家视角反思现代中国

问答部分

四 儒学研究的方法

区分几个概念:儒家 儒教 儒学

儒学研究的多种类型

儒学研究的典籍资料

传统儒学研究的方法:文献注疏

现代儒学的多元化研究方法

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的中国儒学研究

其他研究的视野

五 百年来儒学的挑战与回应

百年来儒学面临的四次挑战

百年来儒学对时代的四次回应

新时期儒学潜隐与复兴

21 世纪儒学的新机遇

六 宋明学案

理学起源:韩愈的儒学复兴运动

“宋明理学”不等于 “宋明的理学”

理学的真正发端:周敦颐与张载

儒学的建立者:二程兄弟

理学发展的核心人物:朱熹与王阳明

理学生存的文化土壤

七 四书概说

“四书”是一个晚出的概念

文化发展与经典传承

“四书”指的是哪四部书?

《大学》与《中庸》的历史使命

“四书”如何能取代“五经”的地位

《论语》的定名与版本传承

“中庸”的含义与《中庸》作者之谜

《孟子》与孟子的师承关系

忠恕之道:“四书”蕴含的精神财富

八 朱子学阳明学及其现代意义

广大精微、综罗百代的朱子学

“格物致知”与朱子思想的价值

王阳明的传奇人生

龙场悟道与“知行合一”

致良知与阳明思想的评价

朱子学阳明学的对当下生活的意义

九 理学概说

“宋明理学”的教科书定义

如何判定宋明理学

宋初三先生与理学的人性论基础

理学的分派及其代表人物

牟宗三、劳思光关于分派的不同意见

早期理学的演化:宇宙论到人生论

道学家关注的焦点问题:未发与已发

十 哲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

冯友兰、金岳霖关于“的、底”的讨论

“中国哲学”还是“哲学在中国”

“照着讲”与“接着讲”

“就哲学来说”与“就民族来说”

“程度的不同”与“花样的不同”

21 世纪的哲学:中国的还是世界的

问答部分

十一 中日韩三国儒学的特色

什么是儒教与新儒教?

中日韩儒学研究的差异

中国的“仁爱”

梁漱溟的仁学

《菊与刀》与日本的“忠”

弱肉强食与近代日本的世界观

士祸的打击与韩国的“节义”

金忠烈教授谈韩国民族精神

中日韩三国儒学的共通性

《德川宗教》对日本文化的研究

问答部分

十二 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普遍性

用朱子“理势论”解读全球化

变西方化为世界化

“全球化”一词背后的隐忧

东西方价值谁更具有普遍性

罗伯森全球化理论的缺失

梁漱溟:让西方回到西方

“理一分殊”对全球化的启示

问答部分

十三 儒学的普遍性与地域性

西方人类学各派别与中国的地域化研究

天下之学:儒学对地域性的超越

宋以后儒家文化的全国性普及

儒学各派的由来

影响晚近儒学的两大因素

学术研究需要普遍性的思维

问答部分

十四 儒家能否提出一种新的普世价值

谈“再中国化”

全面总结近代成果

古今中外兼收并蓄

儒家能否提出一种新普世价值

“多元普遍性”文化观的重大意义

十五 传承优秀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

千年文化传承的生命力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需要怎样的民族精神?

人类社会离不开文化

十六 儒学要义与儒学现状

儒学究竟是什么?

儒家的四大哲学要义

新世纪国学热的发展状况

孔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

十七 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

儒家经典的源流

“五经”到“十三经”的演变过程

儒家思想代表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儒家的五大治国理念

儒家与道家政治观念的对比

儒家的人生态度与道德理想

儒学当代价值的十句表述

儒学在新中国历史中的角色

郭沫若与《马克思进文庙》

十八 孔子与当代中国

列文森对孔子的奇特比喻

李泽厚对世情的重视

黑格尔怎样看待“过去”与“现实”

希尔斯及其《论传统》

民间草根的儒学热情

孔子与“再中国化”

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

十九 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需要新的模式

运用市场经济法则进行精神文明建设

对公民道德失范问题的分析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学雷锋

让我们的良知再次萌发

二十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起承转合

推荐梁启超、蔡元培的相关著作

慎独与反省:中国传统修养的起承转合

起:汉代郑玄对“慎独”的解释

承:朱熹对“慎独”的理解

转:王阳明对“慎独”的解释

合:曾国藩的《君子慎独论》

传统道德修养中的“内省”

内容摘要:

本书为九州出版社名家访谈书系之一种,作者系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当代著名哲学史家。本书整理收录了陈来在全国各地所作的重要演讲,包含儒家文化在当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全球化、儒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富有见地的新观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与重量级文化学者 “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您感受大家风采,聆听当代儒家的脉搏与心声。【作者简介】陈来,1952 年生,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当代著名哲学史家,师从冯友兰和张岱年先生。曾担任哈佛大学、东京大学等校客座教授。现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主要著作有:《朱子哲学研究》、《朱子书信编年考证》、《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宋明理学》、《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陈来讲谈录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0824920
如需购买下载《陈来讲谈录》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九州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5装帧平装
页数 360 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陈来讲谈录是九州出版社于2013.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2.05-53 的主题关于 儒学-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