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能力
软能力封面图

软能力

鲁鸣, 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从“加强性商教育”“提高当众言说能力”“培养独处能力”“加强体育锻炼”“敢于拉下面子”“提高公共意识”等六个方面叙述了国人该如何软能力、塑造人格魅力,从而在竞争中胜出。

书籍目录:

第一章软硬兼备托起中国梦

1何谓软能力

2我们最需提高哪些软能力

3软能力不强已成就业软肋

4你的,我的,他的,全球化的中国梦

第二章你性感吗?性角色塑造能力

5性感与性商

6什么样的男人才够MAN

7职场急需,社会急需精神不阳痿的硬汉

8阴盛但不能阳衰

9女人就该有女人味儿

10新一代呼唤高素质的全职母亲

第三章你“能说会道”吗?当众言说能力

11突破内向文化,秀出自我

12培养当众言说能力,从重视专业陈述开始

13营销、演讲和表演是三剂灵丹妙药

14不做职场“残疾者”

157步提高你的当众言说能力

第四章你懂得享受孤独吗?独处能力

16给自己内省的机会,提高人文修养

17独处能力是更重要的能力

18职场成功从快乐独处开始

19独处让我自主坚强

20每周独处一次

21不做高学历文盲

第五章你具备身体优势吗?体育运动能力

22源自身体的心理弱势

23头脑要发达,肢体更要发达

24不要让身体弱势成为你职场的绊脚石

25体育运动是不可替代的社交方式

26投资体育=投资幸福

第六章你挣足面子了吗?诚信能力

27面子的代价

28重建面子观,要做出头鸟

29讲诚信才真正有面子

30没有诚信会断送我们的职场生涯

31诚信是需要重新学习的品格

第七章你了解公共意识对自己的重要性吗?公共事务参与能力

32让公共意识成为我们的心理定式

33善良也是一种软能力

34公共事务,贵在主动参与

35热心公益,成长在高品位的环境中

36花旗银行:雇员参与公益活动

37大家庭:社区

38大难兴邦:公共意识大觉醒

第八章积聚能量,闪耀职场

39一周软能力自修计划

40人格魅力从何而来

41以幽默练就难挡的人格魅力

42人格魅力照亮职场,贯穿一生

后记

前言

在当前关于教育改革的讨论中,学生负担过重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显而易见,我们的学校教育,从小到大,充满了关于学科知识的过度教育,许多过难、过深的内容不仅是无用的,甚至是摧残儿童的“反教育”。对高分数、高学历、名牌学校的追逐,造就了不少“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从而模糊了人的自我实现、提高人的生存能力、获得幸福快乐人生这一教育的真正目标。

《软能力在竞争中胜出》提出了什么是好的教育、有用的教育,正是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不用做深入研究,环顾四周,比较一下走上社会之后当年同学的不同发展,就不难发现,社会的选择和评价与考试和分数的学校标准完全不同。那些心智健全、自信开朗、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善于与人相处、有责任感的学生,哪怕他当年的学习成绩并不太好,往往也能取得更大的社会成就。孩子从来不会输在分数的起跑线上,社会真正竞争的,归根结底是做人的能力,是诚信、善良、自立、认真、爱学习、不拒绝做小事,是人情练达,善于交往与表达,是专业技能之外的“软能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努力去做一个身心健康、快乐、有教养的人吧,那才是真正的成功之路1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

杨东平

后记

我1988年到美国留学,定居至今。和很多海外华人一样,在国内时觉得爱国很空洞、很抽象,出国后反而变得具体了,爱国不再是口号。它是能体验到的情感,也是行动,比方给国内传达信息、利用休假回国举办讲座、捐款给帮助国内发展的基金会。这本书,算是我给祖国的一份礼物。希望对大学生们、正在求职的年轻人和思考如何培养孩子的家长们有点帮助。

人都喜欢听好话。外国人说我们中国的短处,我心里会很不舒服,自己说就没关系。用我们的不足去比较美国人的长处,这本身就容易让人反感而误解。我做好了被读者骂的心理准备。书一旦印出来,就不属于作者,应任人评说。只是在写作过程中难免感情冲动,言之过及。我愿意接受大家的批评。希望通过批评,能引起年轻人对书里所讲内容的重视,能够反思。这是我作为作者的心愿。书中观点有失偏颇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全球化不是要按照某国经济及其文化的“超国超民族”的统一标准来繁荣经济和文化。然而,无论是体育运动作为个性培养的社交,还是当众言说;无论是独处,还是公共事务参与;无论是性角色塑造还是诚信,这些素质的需要没有国界之分,相反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变得更为迫切。就此而言,本书的讨论更显得必要,尽管难以尽善尽美。

中国文化中有非常灿烂辉煌的东西。中国经济的崛起也能带动其社会和文化的崛起。只是希望我们在繁荣发展过程中,别捡美国的文化垃圾,而是取长补短,做得更好。美国目前的经济危机和华尔街金融风暴,向我们敲响了这一警钟。

这本书写得很苦。第一,它不是文学著作,我不能像在写长篇小说《背道而驰》时那样随心所欲;第二,书中所讨论的6大能力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及历史等多个方面,穷一人之力,不可能面面俱到。然而,本书所提到的软能力,大多数都是我本人和我们这代人的毛病。这本书的写作,是希望年轻人不要在我们的弯路上重蹈覆辙,不要再犯我们的错误。

我写完这本书初稿时,读到一篇文章《一位海外华人的质问:谁在误导中国人艳慕美国?》。作者有些看法也是我本人的观点。这位署名为“黑色的公爵”的作者也有些偏激,但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诚意和思考的意义。我特意摘录该文的一些文字在此。

美国虽然拥有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整体生活水平较高,但贫困问题一直是一大困扰。在美国的各大城市,都有规模不小的穷人区。美国社会的阶层分得很清楚,主流社会概念清晰。主流社会控制着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影响力强大,他们的孩子也基本上生下来就被决定了今后的生活道路。美国的生活方式,绝对不是片面吃汉堡,喝可乐,听摇滚,开快车,随随便便地结婚离婚。

美国新闻界强烈的一致意识: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凡是美国做的事都是对的,和美国不一样的想法就是错的,不照美国规矩行事的国家都是邪恶的。平时的报道看起来五花八门,包括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都敢往外揭,但是,如果事关国家利益,主流媒体就会众口一词,一致对外。美国媒体平时各说各的话,背后其实有两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一个是党派利益,一个是经济利益。

要想当官,总要竞选,竞选就要有经费,就要拉赞助。做到州长的,哪个背后都得有几个响当当的大财团。总统竞选就更不用说了。从政坛退下之后,自己下海或是做顾问,根据在任时的级别,收入都极为可观。这些人靠的全是当初政坛上的老关系。美国还有一些团体专靠吃政治饭发财的。他们举行各种集资晚宴,每个桌上请来各路政坛人士,再留一些空位给各大公司。每个空位都有明码标价,参加的公司就要掏钱。集来的钱,用于竞选、搞大型活动等,提高政界人士声望。所以,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完全用不着背后塞钱送礼,而是把腐败公开化、合理合法化了。

上述这些,的确是美国的一部分,其中,贫困和竞选问题我在书里提到。真实的美国绝不是天堂,正如真实的中国不是盛世。作为中国人,我们没什么可自卑的。中国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已震撼全球。美国人现在不服也得服。只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软能力的差距,需要我们奋发图强。当全球化汹涌澎湃地向我们涌来,我们必须正视:我们的软能力提高了吗?硬能力是否反而下降了?我们能成为中国梦的赢者吗?

中国的崛起,不仅是经济上的崛起,更应是人本身的崛起。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职场的赢者,更要做人格上的赢者。只有后者,中国人才会真正被世人所称道,我们的中国梦才有深远的意义。

我要特别感谢母校南开大学、故乡柳州和花旗银行。

在南开大学6年彻底改变了我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有很多偶然性,缘分很重要。我在母校学到了很有用的两门学问:哲学和社会心理学。尽管我现在不从事这两门学问的学术研究,然而,它们对我生命的照耀却是一生的。

我在柳州长大成人,在那里生活了19年。我的第一语言是柳州方言。语言不是单一纯粹的东西,其深处是文化的灵魂。我的性格受柳州文化的影响,骨子里有柳州人的大胆和野性。这有助于我在纽约闯荡和独自到世界各地漂泊。多年前,我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面试一份工作,得知我是从曼哈顿去面试的,面试官对我说:“你能在曼哈顿生存,就能在任何地方生存下来。”我自以为是。可是,回过头来看,真正对我生命最有影响的地方并不是纽约,而是故乡柳州。它的山山水水,它的人情世故,孕育了我生命的许多最初。

8年前,我到上海参加一个婚礼。去之前,我和花旗银行当时的中国总裁RichardStanley先生联系,说能否让我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花旗银行课中举办一次讲座。Stanley先生很快给我回了电子邮件,并让助手给我安排了讲座。正是那次讲座,我开始思索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年轻人的素质问题。以后便有了我的第一本书《缺少拥抱的中国人》的出版和本书的写作。中国花旗银行公关部还为本书第7章里“花旗银行:雇员参与公益活动”进行了审稿。

我也非常谢谢许多读者对我的厚爱和批评。曲小侠、莲子两位女士为此书提出了宝贵意见。我尤其是要感谢张立红和张姝两位编辑。张立红女士一看到稿子就想出版。张姝女士在读了书稿后兴奋得彻夜难眠,让我为此感动。两位编辑对某些章节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指导,为本书出版下了很多功夫。最后,我要谢谢我的妻子梁天天,没有她对我写作的100%的支持,我不可能成为一个作家。

2009年1月16日于纽约郊外

内容摘要:

  本书从中外职场的对比入手,明确指出诚信、善良、自立、善于交往与表达等已成为决定人们职场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加强这些专业之外的“软能力”?作者通过其多年的职场经历和观察思考,在书中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当代中国年轻一代需要加强的6大“软能力”,即“性角色塑造能力”“当众言说能力”“独处能力”“体育运动能力”“诚信能力”“公共事务参与能力”等,并提出了许多训练方案。  如果你的员工才能优异,那么,不要让他们在商战中输在软能力;如果你是名企业高管,那么,你比任何人都需要非凡的软能力;如果你是位职场新人,那么,决定你发展前程的是软能力;如果你的孩子学业优秀,那么,更要让他们早日强化软能力!  书中提出的性角色投资、独处、当众言说、体育运动、诚信和公共事务参与这6大能力,咋一看去似乎与职场相关性不大,但是认真琢磨,“成功在职场之外,细节决定成败”,才发现这6大能力所涵盖的点滴对于我们的一言一行有着远超于我们自我认识之外的深远影响。职场并非完全独立于日常生活而存在,我们作为男(女)人的魅力,我们通过体育运动锻炼的坚毅品格,等等,无疑最终都会让我们的职场生涯受益良多。按照书中的方法,时时提醒自己,天天训练自己,要不了多久,脱胎换骨的你赢得的不仅将是成功的职场,更是幸福无比的人生!【作者简介】  鲁鸣,社会心理学家,作家。花旗银行全球消费信用风险副总裁,北美银行家协会执行董事,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客座教授。祖籍江苏江阴,生于上海,在广西柳州长大,现居纽约。南开大学哲学系和社会学系研究生班毕业。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艺术硕士和哲学硕士,通过社会医学心理博士资格考试(ABD)。作者富有传奇色彩。当过下乡知青、中学老师、大学哲学老师、管理心理学讲师。改革开放后给中国第一家私营公司四通的经理们讲过课,而后在美国生活了20年,研究社会心理学多年,自1992年发表诗、散文和小说300多篇,多次获奖。已出版著作《缺少拥抱的中国人》、《背道而驰》和《原始状态》。其中,《缺少拥抱的中国人》一书中有关章节被全球众多媒体报道和摘录。经常在中美两地演讲,反响强烈。美国《青春校园》电台实况节目的每月嘉宾,美国网络电视《鲁鸣开讲》节目演讲者。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软能力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00076530
如需购买下载《软能力》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软能力是北京出版社于2009.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848.2-49 的主题关于 能力培养-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