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观
马克思哲学观封面图

马克思哲学观

张艳涛, 编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2.0

书籍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必须基于马克思哲学的本性。马克思哲学的本性是以哲学的方式面向现实人的生活世界。马克思在直面现实、直面现实的人、直面实践、直面问题中终结旧哲学,从而实现了哲学观的革命变革,开辟了关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哲学道路。作者立足当代实践格局,以哲学观为切入点,揭示了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观变革最后形成的新哲学是:对社会现实进行无情批判的“批判哲学”;关注生活世界的“生活哲学”;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的“人的哲学”;改变现存世界的“实践哲学;关注无产阶级解放与人民自由的“政治哲学”;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理论的“与时俱进哲学”;善于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的“开放哲学”。

作者介绍:

张艳涛 1977年生,男,汉族,黑龙江庆安人,2001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教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经管学院,获哲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兼任中国人学学会理事,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理事,福建省伦理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和能力理论。至今在《马克思主义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学术月刊》、《江海学刊》、《北方论丛》、《新视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书籍目录:

导论 实践要求与学术动因

第一节 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根据

第二节 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清理与总结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第四节 学术目标与创新之处

第五节 研究难点与应对之策

第一章 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及其基本价值——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交会处的批判哲学

第一节 哲学视域:从抽象思辨世界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

第二节 哲学主题:从物的增值到人的发展

第三节 哲学研究方法:从体系建构到方法指南

第四节 哲学思维方式:由既成论向生成论转变

第五节 哲学功能:实践基础上反思、批判和引导的统一

第六节 哲学范式: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

本章小结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价值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经验——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的分合流变

第一节 恩格斯:根本立场基本一致基础上的个性化差异

第二节 第二国际某些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证化倾向

第三节 列宁与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推广论)倾向

第四节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化倾向

第五节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人道化倾向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倾向

第七节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元化倾向

本章小结 基本经验

第三章 时代变迁与哲学范式转换——从革命范式哲学到建设范式哲学

第一节 革命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范式

第二节 建设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范式

第三节 哲学范式转型:从革命范式到建设范式

本章小结 在时代变迁与哲学范式的转换中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走向——哲学理性与人类理想交会处的时代精神

第一节 “道路”的哲学意蕴

第二节 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学术与学养的统一

第三节 追寻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

本章小结 在直面“中国问题”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马克思哲学观》作者立足当代实践格局,以哲学观为切入点,揭示了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观变革最后形成的新哲学是:对社会现实进行无情批判的“批判哲学”;关注生活世界的“生活哲学”;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的“人的哲学”;改变现存世界的“实践哲学;关注无产阶级解放与人民自由的“政治哲学”;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理论的“与时俱进哲学”;善于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的“开放哲学”。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马克思哲学观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哲学新视界系列丛书
9787509702932
如需购买下载《马克思哲学观》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马克思哲学观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8.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0-0 的主题关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