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颙评传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李颙评传

张波, 著

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65.0

书籍简介:

李颙是明初关中理学大师。他与黄宗羲、孙奇逢齐名,被誉为清初“海内三大儒”,他颇重气节,倡“悔过自新”说,重视践履行动,是复兴关学的骁将。本书就李颙的生平、著述、学术思想、学术生涯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评价与总结。

书籍目录:

总序

第一章 坚苦力学希圣贤,无师而成生知人

一、家世:君幼失怙母苦节

二、早年求学:而今此地有潜龙

第二章 三十以后悟其非,风高二曲声施远

一、熙代学宗:百五十年后起续绝学

(一)有志当世

(二)为学转向

(三)交友论学

(四)声名远播

二、东行讲学:蒙讪招毁之际力传心要

(一)丧母·别友

(二)蒙讪招毁

(三)同蒲讲学

第三章 异代仍招复楚魂,而今南游震群迷

一、襄城招魂:最是子心收泪处

(一)隍庙祭父

(二)记异·立茔

二、倡道江南:明学术为匡时第一要务

(一)行途论学

(二)常州讲学

(三)无锡会讲

(四)江阴讲学

(五)靖江讲学

(六)病返龙兴

第四章 辞辟非同巢许志,安贫独契孔颜心

一、弘道“关中”:振绝学于来兹

(一)身居奸薮

(二)执教书院

(三)力辞征荐

二、隐逸遂志:岁逐糟糠老,云遗富贵浮

(一)移家富平

(二)再辞征荐

(三)西返故里

(四)建祠祀母

(五)讲学交友

(六)晚年六事

第五章 著述一事,大抵古圣贤不得已而后有作

一、亡佚著述:诚了大事,焉用著述

(一)自焚著述

(二)未传著述

二、传世著述:吐人不敢吐之隐,泄人不敢泄之秘

(一)《二曲集》与《四书反身录》

(二)其他著述

第六章 二曲思想的渊源:一归于圣经贤传,不复泛览博观

一、旁涉百家归宗于儒

二、陆王为本兼摄程朱

第七章 二曲的本体论:以“致良知”明本体

一、良知即良心,良心便是性

二、良知即明德

三、“良知之外更再无知”

四、“人人具有此灵原”

五、“学道原为了心”

第八章 二曲的工夫修养论:以躬行实践为要

一、悔过自新

二、慎独

三、静坐

四、主敬

第九章 二曲的全儒之学:以体用全学为理论架构

一、“体用”的渊源

二、“体用全学”的含义

三、“明体”之学

四、“适用”之学

第十章 二曲的真儒之教:以经世为宗

一、政治层面的经世

二、经济层面的经世

三、文化层面的经世

第十一章 二曲的影响与评价

一、摒弃儒学门户之见

二、推动清初经世学风的发展

三、贞定“体用全学”思想

四、重振关学坠绪

附录一 二曲年谱简编

附录二 二曲儒佛辨平议

附录三 清代关学简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关于李颙思想,不揣愚陋,以为需要涉及者尚多,兹举数端:其一,总体看,二曲思想根基为阳明学,但兼摄程朱,也融合了阳明后学的思想。二曲是如何兼摄程朱与圆融阳明思想,如何吸收阳明后学思想的,这些仍需要系统梳理。其二,学术责任跟政治、社会的关系问题。明亡教训与包括阳明后学在内的理学所展现出“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等堕落学风,及其晚明以来讲学的通俗化、世俗化,深刻影响到二曲对学术责任的认识,其中不仅包括道统意识、关学学统意识等,还包括政治社会意识,乃至遗民意识。
  《关学文库·学术研究系列:李颙评传》缺乏这方面的深入考察。其三,就二曲学履看,其思想成熟较早,然而,二曲不同时期的思想侧重点是什么?《四书反身录》为其晚年*成熟的作品,其具体特点是什么?和前期思想有何关系?其四,二曲弟子众多,然而能传其学者不过王心敬等寥寥数人,随着程朱理学、颜李学派在关中的发展,关中二曲学派基本是二代而消亡,其中也应有二曲思想的内在原因,这种内在原因是什么?二曲曾讲学江南,其江南弟子亦不少,二曲学说又如何在江南发展的?其五,二曲与王心敬、王吉相、杨岫等人思想的异同如何?换言之,二曲后学是如何继承和吸收二曲思想的?其六,二曲在世时,与王弘撰、刘宗泗、杨甲仁、朱书等诸多学者有过论学,这些论学仍需要进一步辨析。以上问题在张波著的《李颙评传》中基本没有呈现,尚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以便能立体性地展现二曲其人其学。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李颙评传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关学文库
9787560435114
如需购买下载《李颙评传》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西安出版单位西北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6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李颙评传是西北大学出版社于2014.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49.9 的主题关于 李颙(1627~1705)-评传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