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木偶
泉州木偶封面图

泉州木偶

黄少龙, 王景贤, 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50.0

书籍简介:

起源于唐代的泉州木偶,是中国傀儡艺术的珍稀范本,本书通过对其源流和艺术形态的分析,从中挖掘出大量的地方民俗内容和宋元南戏的珍贵内容。

书籍目录:

总序

第一章 传承脉络

第一节 死俑偶、活傀儡、傀儡戏

第二节 悬丝傀儡戏与泉州

第二章 传承形式

第一节 从“四美班”到“五名家”

第二节 科班授徒与家族传艺

第三节 “正班”与“土班”

第四节 “高功”领衔与演师应聘

第三章 传统剧目

第一节 落笼簿

第二节 笼外簿

第三节 清抄本

第四节 传统戏文的主要艺术特点

第四章 传统音乐唱腔

第一节 傀儡调

第二节 曲牌

第三节 主要古乐器

第五章 传统傀儡造型

第一节 傀儡戏行当

第二节 傀儡名色

第三节 傀儡构造

第六章 传统线功

第一节 基本线位与专用线位

第二节 传统线位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新增线位

第四节 新增线位的设置特点

第五节 钩牌系线及其执掌特色

第六节 钩牌的变革

第七节 传统线规

第八节 基本线规提要

第七章 传统演出形式及其嬗变

第一节 八卦棚

第二节 阶式平面舞台

第三节 天桥式立体舞台

第四节 全开放型演出形式

第八章 近55年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传承形式的变化

第二节 传承的努力

第三节 交流与传播

第四节 危机与思考

第五节 前辈名家传略

内容摘要: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或“窟垒子”、“魁榀子”等,指的是由人操弄傀儡(偶形)搬演故事的特殊戏曲形式。中国的木偶戏是一个技艺纷繁、种类众多的庞大家族。泉州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独具匠心,轮廓清晰,线条洗练,继承了唐宋雕刻和绘画风格,乃驰名中外的民间工艺珍品。本书介绍了泉州提线木偶戏的传承脉络、传承形式、传统剧目、传统音乐唱腔、传统傀儡造型、传统线功、传统演出形式及其嬗变、近55年的传承与发展等等。
古称“悬丝傀儡”,民间俗称“嘉礼”,是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珍稀戏种,数百年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和700余出传统剧目。在全国各类木偶戏中,泉州提线木偶戏又是唯一仍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戏种。泉州提线木偶形象,一般都系有16条以上,甚至多达30余条纤细悬丝,操弄复杂,与我国多数传统木偶戏相比,技巧表演难度最高。泉州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独具匠心,轮廓清晰,线条洗练,继承了唐宋雕刻和绘画风格,乃驰名中外的民间工艺珍品。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泉州木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9787213035470
《泉州木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杭州出版单位浙江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00 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泉州木偶是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07.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827 的主题关于 木偶剧-简介-泉州市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