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宽带无线接入的光载无线系统
面向宽带无线接入的光载无线系统封面图

面向宽带无线接入的光载无线系统

徐坤, 李建强, 编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兼顾理论性和实用性,是一本全面介绍光载无线(ROF)系统的专著。全书包括宽带接入网概述、光载无线系统原理篇与光载无线系统应用篇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宽带接入网的技术分类和发展趋势,并引出了光载无线系统的概念;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一些预备知识,然后着重介绍了光载无线系统的结构、性能参数、特性限制、关键器件及全光微波信号处理技术,最后总结了光载无线系统对无线通信系统MAC层的影响;第三部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介绍了光载无线系统在智能交通系统、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光纤无线融合网络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阐述了光载无线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引入策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宽带接入网概述

第1章宽带接入网

1.1理解宽带

1.1.1宽带的概念

1.1.2宽带接入能带给我们什么

1.2宽带接入技术

1.2.1XDSL

1.2.2有线电视接入

1.2.3基于LAN的以太网接入

1.2.4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2.5宽带无线接入

1.2.6光纤接入

1.2.7电力线载波宽带接入

1.3接入技术的发展

1.3.1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3.2有线接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3.3接入网的融合演进

1.4光载无线系统

结束语

第二部分光载无线系统原理篇

第2章基础知识

2.1光纤通信系统

2.1.1光纤

2.1.2光发送机

2.1.3光接收机

2.2毫米波通信系统

2.2.1毫米波通信系统的组成

2.2.2关键技术

2.2.3毫米波通信系统遇到的挑战

结束语

第3章光载无线系统

3.1光载无线系统概述

3.1.1光载无线系统的构造

3.1.2光载无线系统的基本原理

3.1.3光载无线系统与数字光通信系统的比较

3.1.4光载无线系统的特点与优势

3.2系统性能指标

3.2.1链路增益

3.2.2噪声指数

3.2.3系统带宽

3.2.4非线性失真与动态范围

3.3系统的特性限制

3.3.1激光器

3.3.2调制器

3.3.3光电探测器

3.3.4系统设计

3.4模拟调制方式

3.4.1光载无线系统中的色散

3.4.2光纤色散对双边带调制格式的影响

3.4.3新型调制方式

结束语

第4章关键器件介绍与研究进展

4.1概述

4.2半导体激光器

4.2.1发展历程

4.2.2基本原理与动态调制特性

4.2.3直调激光器

4.2.4外调激光器

4.3光调制器

4.3.1铌酸锂调制器

4.3.2半导体电吸收调制器

4.3.3聚合物调制器

4.4光电探测器

4.4.1基本概念及主要类型

4.4.2ROF用探测器的性能分析

4.4.3高饱和功率探测器

4.4.4探测器与天线的集成

4.5集成型多功能收发机

结束语

第5章光载无线系统中的全光微波信号处理技术与系统设计

5.1光生毫米波技术

5.1.1基于外调制器的光生毫米波技术

5.1.2基于双波长激光器的光生毫米波技术

5.1.3基于不同激光器外差的光生毫米波技术

5.2全光频率变换技术

5.2.1全光上变频技术

5.2.2全光下变频技术

5.3全光矢量调制技术

5.4全光超宽带脉冲波形产生技术

5.4.1基于线性和二阶非线性滤波的UWB脉冲产生技术

5.4.2基于高斯脉冲组合的UWB脉冲产生技术

5.4.3基于SOA的载流子恢复特性

5.4.4基于MZM调制非线性

5.5微波光子滤波器

5.5.1微波光子滤波器概述

5.5.2微波光子滤波器的性能指标和技术难点

5.5.3典型的微波光子滤波器设计举例

5.6复用技术

5.6.1偏振复用

5.6.2频率间插复用

5.7光载无线系统的综合设计

5.7.1基于FBG滤波的双工系统

5.7.2基于混合调制的双工系统

5.7.3单片集成SOA-EAM的双工系统

5.7.4基于RSOA的双工系统

5.7.5新型多功能电吸收调制器的全双工系统设计

结束语

第6章光载无线系统对无线通信系统MAC层的影响

6.1媒体接入控制层

6.1.1MAC层的作用及性能指标

6.1.2传统无线通信系统MAC层的特点

6.2ROF系统对无线通信系统MAC层的影响

6.2.1概述

6.2.2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6.2.3无线局域网

6.2.4宽带无线接入技术IEEE802.16

6.2.5总结

6.3基于ROF的MAC层设计举例

6.3.1系统结构

6.3.2MAC层协议

结束语

第三部分光载无线系统应用篇

第7章光载无线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7.1智能交通系统

7.1.1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7.1.2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领域

7.1.3通信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7.1.4车路通信系统的应用领域

7.1.5通信技术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

7.2光载无线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7.2.1基本结构

7.2.2覆盖范围分析

7.2.3调制格式的选择

7.2.4多普勒效应的影响

7.2.5基于保护帧结构ALOHA的MAC协议

7.2.6基于动态TDMA的MAC协议

结束语

第8章光载无线系统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8.1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及其关键技术

8.1.1移动通信基本知识

8.1.2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8.1.34G的网络体系和层次结构

8.1.4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8.1.5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的问题

8.2光载无线系统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8.2.1基于ROF的移动通信系统结构

8.2.2ROF在“FUTURE计划”中的应用

8.2.3ROF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束语

第9章融合光载无线系统的无源光网络的发展与演进

9.1无源光网络基础

9.1.1概述

9.1.2无源光网络的概念和组成

9.1.3无源光网络的国际标准

9.1.4无源光网络的技术分类

9.2固定移动融合

9.2.1概述

9.2.2光纤无线融合

9.2.3光纤无线融合技术举例

9.3融合光载无线系统的无源光网络的发展与演进

9.3.1无源光网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9.3.2波长资源配置

9.3.3共存性问题

结束语

附录缩略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为“现代通信网实用丛书”之一。全书包括宽带接入网概述、光载无线系统原理篇与光载无线系统应用篇三大部分,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宽带接入网,光载无线系统,关键器件介绍与研究进展,光载无线系统中的全光微波信号处理技术与系统设计,光载无线系统对无线通信系统MAC层的影响等。本书内容新颖,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能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本书兼顾理论性和实用性,是一本全面介绍光载无线(ROF)系统的专著。全书包括宽带接入网概述、光载无线系统原理篇与光载无线系统应用篇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宽带接入网的技术分类和发展趋势,并引出了光载无线系统的概念;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一些预备知识,然后着重介绍了光载无线系统的结构、性能参数、特性限制、关键器件及全光微波信号处理技术,最后总结了光载无线系统对无线通信系统MAC层的影响;第三部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介绍了光载无线系统在智能交通系统、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光纤无线融合网络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阐述了光载无线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引入策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书可供电信运营商和其他研究设计机构中从事光纤无线融合研究、宽带无线接入网络规划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光载无线系统的入门教材,还可供高校通信与信息系统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面向宽带无线接入的光载无线系统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现代通信网实用丛书
9787121080821
如需购买下载《面向宽带无线接入的光载无线系统》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电子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62 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面向宽带无线接入的光载无线系统是电子工业出版社于2009.0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N915.62 的主题关于 光纤通信-宽带通信系统-接入网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