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成功学鼻祖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西方成功学鼻祖

(英) 斯迈尔斯, 著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9.8

书籍简介:

本书记录了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从少年时代学校生活,医学学徒,医学院学生,民间行医,弃医从文,参与政治,从事铁路工作到晚年的游历列国;以及对文学写作一如既往的奋斗历程。

书籍目录:

1少年时代及所爱教育

2青年时代的回忆

3医学学生

4革命-劳德暴乱

5行医哈丁顿

6滚石不生

7重返英格兰

8《利滋时报》编辑

9告别政治生涯

10离开利滋

12纽卡斯尔及其毗邻地

13东南铁路公司书记

14缍成了一位成功的作家

15铁路工作-查令十字街铁路线

16《工程师们的一生》等著作

17《信仰的力量》法国这旅

18北弗里斯兰岛

19《品格的力量》患病长假

20《金钱与人生》、《苏格兰博物学家》及《乔治.摩尔》等著作

21意大利之行

22日渐衰老

23译本意大利

前言

以下篇章,是一位名人的自传。他的著作不仅在本国十分畅销,还被译为了欧洲的每一种语言,以及亚洲和美洲的多种语言。他是一位作家,他的思想吸引了几代读者,但是,除了他的作品,至今还没有任何关于其重要事迹的记录,因此,出自其本人笔下的自传,必然具有重要意义。

斯迈尔斯大夫的第一部作品出版于1836年,此后他笔耕不辍,直到19世纪末。其从事文学创作的时期,正值已故的维多利亚女王在位,这是机械发明的辉煌时代。人们普遍认为,斯迈尔斯大夫的成就在于,作为一位权威的、尽责的编年史家,他记录了那些开创伟大英国工业时代的人们的事迹。

因此,他的著作尤其具有历史价值。它们是史实的宝库,这些史实不是从书本里得来的,而是从与其记录的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所进行的交流中得来的,从对这些人物的成就所进行的现场调查中得来的;因此,是他把这些伟大的工程师的许多生平事迹从遗忘中拯救了出来,如果没有这份执著而热切的努力,这些史实就早已不可挽回地丢失了。

在这些为他们而树立的纪念碑里,无一仅仅是枯燥事实的堆积。他抛开了技术部分,把它留给教科书和科学资料去解释;他更广泛地向社会推介其英雄们,让他们在自己的笔下重生。他开创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他认为,实用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有一段故事。他认定了这样一个事实:读者不仅需要娱乐,还需要引导。从文学角度来看,这就是他的作品的主要价值,这使他跻身于受人尊敬的作家之列。除具历史价值以外,他的传记作品笔调明快活泼,对世界各地的老少读者皆有势不可挡的吸引力。无论是从主题的纪念意义来看,还是从其表现出的文学技巧来看,《乔治.斯蒂芬孙的一生》都无愧于英国文学作品之典范的称号。较之于他的其他作品,它和《工程师们的一生》的说教成分少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它们将会为某些读者带去更完美的享受。

同时,那些更为庄肃板正的励志书的畅销如《自助的力量》、《金钱与人生》、《人生的职责》组成了19世纪下半叶引人注目、特色鲜明的一段旋律。斯迈尔斯大夫在以下篇章的多段文字和《自助的力量》的再版序言里,都提到了一些人对他的评论,这些评论认为,他过分地谄媚成功人物,而且只关注他们的事迹。但这些评论似乎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因为斯迈尔斯大夫的宗旨是,即使无法获得世俗的功名成就,也能在恶劣的条件下,取得好的成果,塑造好的品格,并且独立自主,追求幸福。实物主义人生观的形成,应该归咎于那些瞧不起“区区”精神胜利的人,而这种精神胜利是斯迈尔斯大夫用耐性和节俭换来的;这是因为,他们把进步寄希望于实质性的变革,而斯迈尔斯大夫无论如何都不赞同这一观点。也许,他没有必要解释什么,但是,这部自传却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似乎可以预料,它比斯迈尔斯大夫在那部表现了他高尚气节的作品《自助的力量》的序言里所作的解释,更足以说明问题。在本书中,这位传记作家引用了他发表于1845年的演讲稿“工人阶级的教育问题”里的诸多观点;在《自助的力量》这部作品里,这些观点及时地得到了补充和扩展。那篇演说稿严正、明确地指出了让下层阶级受教育的益处。怀着这种热情支持他的“奋进法案”的人,也必然会对低声下气地膜拜区区世俗功成名就的行为,做出公正评判。如果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解释的话,我们将会在他对传记文学天赋的运用当中,找到这种解释。正如他本人所说,他本该成为一位通俗传记作家,建立一座大规模的传记工厂。如果真是这样,他一定会迎来大好前程,然而,他却有意拒绝附庸世俗,宁愿遵循自己的方向。他的作品处处流露出分外真切的喜悦,这种喜悦,来源于从遗忘中拯救宝贵财富的过程,来源于记录那些身份卑微的、在对边缘知识领域的追求中,找到幸福和独立的狂热家们鲜为人知的奋斗史的过程。显然,斯迈尔斯大夫对玄学不怎么感兴趣,尽管他是个地道的苏格兰人。他对朋友塞缪尔.布朗其人(当代人都称他为“炼金术土布朗”)感兴趣,却对他的学说不怎么感兴趣,而与之同样炽烈的性格掌控了他的整个人生观。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无从发现他对现代社会主义及其教条的随声附和。罗伯特.欧文的学说和他所描绘的“全世界都是飞转的詹妮纺纱机”的景象,似乎是现实社会遥不可及的,不过是一个转瞬即逝的现象而已。斯迈尔斯大夫从一开始就认为,社会的基础是恒久不变的,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他满足于现状。在引用上文提到过的那篇早期演讲稿的时候,他说,“我举这些例子的目的,”在这儿我也许要插上一句:这始终是他所有作品的关键词“不过是要表明,恶劣的环境即使贫穷到极点也无法压制人类的智慧和品格,只要它们注定要进步;人能够战胜环境,使它服从于自己的意志;知识并不专属于富人和上层阶级,而是所有人都可以得到的东西;无论如何,没有任何困难无论困难有多大能让人找到绝望的理由。”

毫无疑问,斯迈尔斯大夫是一位满怀激情的反特权主义斗士,因此,他承担起了反谷物法的职责,但他显然不赞成当下要为民主政体的掌权阶级赋予特权的企图。当自由贸易已经旗开得胜,全国范围内的教育体系已经建立了起来,公民已经在自由独立的基础上享有了权利的时候,他对政治的热情似乎也消失了。一段即使没有世俗成功,至少也拥有独立和自尊的生涯,迎向了工业,因为在他看来,为了某一阶级的利益,把负担转嫁给另一阶级的政策似乎是不可取的,虽然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公平。

因此,尽管斯迈尔斯大夫忽视过空想社会主义者,但他们却不曾忽视过他。他那令人愉快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为证明这种精神的合理性而付出的不懈努力,正是他们所憎恨的。在他们看来,他是一个认为社会结构不会发生任何实质性变化的资产阶级人物,是一个典型的庸人。他鼓励我们充分利用这个社会,并向人们表明,它最好的一面并没有那么糟糕;他温和而恳切地把那些平庸发展理念下的社会成就展示出来,这也是那些坚信必须进行革命和实质性改革的人所憎恨的。这里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地方,但是,只有参考这一事实人们完全把斯迈尔斯大夫看作是能够代表中等阶级普遍观念的人,正是这些观念,为英国各阶层的舒适而富足的生活构建了十分稳固的框架才能完善对斯迈尔斯大夫本人及其作品的评价。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正是物质繁荣的衡量标准,以及造就这种标准、仍在为这种标准辩护并且放任自流的普遍观念,使人们无法从实质上接受他们的观点。因此,当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事物的真实发展规律恶言相加的时候,他们常会愤恨而轻蔑地提到“斯迈尔斯的信条”。

当一位空想社会主义者先驱严肃地站在皇家专门调查委员会面前,摆出他的观点:节俭是一种罪过,鼓励穷人将节俭付诸实践不过是在唆使他们走向新的贫困时,从理论上看,这种观念分歧达到了极限。值得庆幸的是,即使那些可能自称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下层阶级,也会不由自主地倾向于把斯迈尔斯大夫的观点而不是他们的领袖的观点付诸实践。我们会发现,一个通过“互助会”、“合作社”和“合作银行”来全面考虑自己的未来和社会状况的人,将对斯迈尔斯大夫极为称道的“繁荣法案”致敬。正是这种不由自主地坚持下去的、把他们自己和自身利益与既有经济秩序相协调的一系列行为,充分表明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不合时宜和不切实际。正是这种坚不可摧的普遍观念空想社会主义者或许要称之为“愚蠢的观念”阻止了可能也将会阻止发动革命的企图,而革命却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所期待的。

要展现斯迈尔斯大夫作品的典型特点,似乎有太多东西有必要写下来。此外,我们还怀疑,有哪一个新观念的倡导者即使他是个极其苛刻的人能抗拒斯迈尔斯大夫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在以下篇章中,我们欣慰地看到,他在为别人写作的同时,自己也从中获益。他是个十分知足的人,终生勤奋上进。以下写于不同时期的篇章,以及作者在年事已高、精力衰退的时期写下的尾声(有部分删节),都是遵照原稿出版的。就像作者自行校对作品那样,我们从口语和语法上纠正了少许词句,但不改变原意。

这部自传是一位著名作家留给读者最后的讯息,他们曾从他的作品中得到过喜悦和鼓舞。那些曾对他的作品表示过称赞的人,在得知他是多么感激这种认同的时候,将会感到心满意足。以下篇章表现了他朴实善良的品格,希望人们在读到这些篇章的时候,会更加心怀感激地缅怀这位乐观和善的导师。

托马斯.麦凯

内容摘要:

  本书是西方成功学之父塞缪尔.斯迈尔斯的自传。他影响了西方近现代道德文明的发展,他的传奇人生是世界各国年轻人最爱读的人生教科书。阅读本书,走进这个伟人平凡而伟大的心灵,并经常想想他所说的话,草根也能成为精英。  本书是塞缪尔.斯迈尔斯自传的首个中文译本。一百多年来,斯迈尔斯的作品和思想对西方乃至世界许多国家近现代道德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因此被誉为“西方成功学之父”、“卡内基的精神导师”。  本书记录了这样一个平凡而多彩的人生:做过乡村医生,当过报社编辑,参加过政治活动,投身过铁路建设,但不管什么时候,他都没有忘记博览群书,勤奋学习。斯迈尔斯用自己的人生证明,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坚持不懈地为理想而奋斗,是否能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和工作。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能坚持一辈子都这样做的人却不多。所以,读读这本书吧,走进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心灵,并经常想想他所说的话,草根也能成为精英。【作者简介】  塞缪尔.斯迈尔斯(1812-1904)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著名的社会改革家和脍炙人口的散文随笔作家。1812年12月23日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附近的哈丁顿。他的一生阅历十分丰富,先后当过医生、商人、摄影师、随笔作家、历史学家、记者、编辑、社会改革家、铁路大臣、公众道德家、演说家。这种丰富的人生阅历为他观察人性的优劣、观察人生成败得失的原因、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功底。塞缪尔.斯迈尔斯一生写过20多部著作,其中最受人喜爱的是有关人生成功与幸福、有关良知、信仰、道德、自由与责任等领域的随笔作品,这方面最著名的有:《自己拯救自己》、《品格的力量》、《金钱与人生》和《人生的职责》。他的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对西方乃至世界许多国家近、现代道德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亿万人民的命运,在全球畅销100多年而不衰,成为世界各国的年轻人最喜爱的人生教科书。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西方成功学鼻祖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510234
《西方成功学鼻祖》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金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西方成功学鼻祖是金城出版社于2008.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35.615.1 的主题关于 斯迈尔斯(1812~1904)-自传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