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幻象研究
审美幻象研究封面图

审美幻象研究

王杰,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提出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一种构想。作者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一角度来探讨现代美学问题,在社会关系中历史地考察审美幻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分析了它的积极作用和衰变根源,努力超越西方现代自律性美学的偏颇,也不同于国内的某些探讨。本书把审美幻象问题作为现代美学问题的核心分别从审美需要、审美变形、审美交流三个方面,对审美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文化机制和价值指向进行了历史的研究。作者比较广泛地研究并吸收了人类文化学、心理学、符号学、交流理论以及价值论的有益成果,力图在此基础上思考当代艺术和文化所提出的美学问题,并尝试作出理论上的表述,使本书所阐述的美学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 两种美学意识形态的基本对立

二 问题、概念与理论方法

第一部分 现代人文科学视野中的审美幻象问题

第二章 审美幻象问题与心理学解释

一 审美幻象问题的产生

二 弗洛伊德心理学的解释

三 对精神分析的评价

四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

五 心理学研究是有限的

第三章 审美交流:可能性与媒介

一 人类学方法:交流的可能性与前提

二 交流媒介:对象化理论

三 意识形态理论与方法

第四章 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中国特色问题

一 马克思主义美学问题的历史哲学基础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问题”

三 当代中国美学问题的特殊性

第二部分 美杜莎的目光:审美需要的历史生成

第五章 高高挂起的欲望:审美需要的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

一 审美活动的三维划分

二 审美需要:欲望的对象化理论

三 社会性创伤:缺失与激情

四 文化创伤及其审美修复

第六章 欲望与意识形态:关于审美需要二重性的理论分析

一 幻象与形象:欲望的表达

二 欲望的分裂和冲突

三 审美交流:欲望冲突的暂时性解决

第七章 剩余快感与“美的规律”

第三部分 卡桑德拉的悲哀:审美变形的文化原则

第八章 审美变形:现实关系的审美转换

一 审美幻象与艺术变形

二 审美变形的历史形态

三 崇高美学:解剖现实关系

第九章 图像的二重性及其魔力

一 图像的二重性

二 图像与仪式

三 欲望戏剧中视点的位移

第十章 文字创造的世界

一 造型艺术与抒情诗的一致性

二 隐喻和叙事

第十一章 影像与基源性幻象

一 影像是什么

二 声像、时间性与现实关系

三 审美崇拜解体之后

第四部分 女娲的回声:审美交流的价值导向

第十二章 审美变形机制的多重叠合

一 寻找母亲的仪式

二 “韵”的学理根据

第十三章 余韵:一种优美化的崇高

一 作为交流媒介的崇高概念

二 韵:现实关系的优美化

三 余韵:聆听世界

【附录一】谢冕教授的评阅书

【附录二】蒋孔阳、吴中杰教授的评阅书

【附录三】刘纲纪教授的评阅书

【附录四】王世德教授的评阅书

后记

再版后记

内容摘要:

    
《审美幻象研究:现代美学导论》提出了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一种构想。《审美幻象研究:现代美学导论》作者王杰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一角度来探讨现代美学问题,把审美幻象问题作为现代美学问题的核心分别从审美需要、审美变形、审美交流三个方面,对审美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文化机制和价值指向进行了历史的研究。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审美幻象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博雅文学论丛
9787301213612
如需购买下载《审美幻象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13装帧平装
页数 320 印数 2000

书籍信息归属:

审美幻象研究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2.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83 的主题关于 美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