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
幽灵封面图

幽灵

(爱尔兰) 班维尔,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是长篇小说。

书籍目录:

后记

《幽灵》乃约翰.班维尔《框架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其实书中的叙述者“我”和《证词》中的叙述者“弗雷迪”有着完全相同的人生经历,但作者并没有明确地点出“我”就是“弗雷迪”。而是留下了一个更让人琢磨揣测的故事。

整个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一艘小船莫名失事,船上的乘客历经艰险找到了岛上的大房子,莫名其妙地迷失于萦绕在房子周围的逼仄氛围中,宛如幽灵挥之不去。这是如此奇怪的一群人物组合年轻漂亮的弗洛拉,两个男孩子哈奇和庞德,有着《爱丽丝漫游仙境》中女主角一样名字的爱丽丝,愤世嫉俗的摄影家苏菲,短小精干、头戴巴拿马草帽身穿条纹运动上衣的老头科洛克,狡猾精明富有挑衅意味的费利克斯。

这些人都没有意识到他们这一路上的行踪被人悉心观察着研究画家沃布林的克罗伊茨内教授,他的助手兼厨师、打字员同时又是大房子的主人里奇特,还有本书的叙述者曾经是一名罪犯,刑满释放后来到小岛寻求隐居生活,同时也寻找机会和教授合作写书,当然也是为了重新审视他自己的生活和别人的生活。

小说的情节发展缓慢,甚至有些滞涩,故事发生的地点说起来也算是闭塞的空间:寂寥空旷的小岛。但是在作者行云流水般的高质量语言和寓意丰富的旧诗体描述下,作品散发出沉闷但诡异的魅力。作者在小说描写的过程中,引用了古今中外诸多作品,其中涉及到了宗教、艺术、文学作品、神话传说、童话故事,单就这些经典引用,就可见作者的深厚文学底蕴。特别是在第三部和第四部中,作者对意大利喜剧和绘画的见解与描写,完全称得上是对美学作品赏读,令译者为之惊叹。

在这部短短的作品中,作者侧重的依然是情绪和氛围的描绘。字里行间随处闪现着焦灼、苦闷、抑郁的情绪,这些情绪变化无常,令人难以琢磨,梦想、渴望、想象、挣扎、彷徨、痛苦萦绕在整个作品中,很难区分哪些是真实的,哪些又是虚幻的;哪些人物是真实存在、有血有肉的,哪些角色又仅仅是画中人而已。整个阅读过程,会发现自己陷在作者用艺术堆积的迷宫中,一步步渐行渐远,试图保持清醒和理智,但思绪却越来越纷乱。最后是否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无时无刻不惊叹于大师语言之精确奥妙,自觉才疏学浅黔驴技穷,苦苦寻觅“那个词”。就像翻译中经常说到的:It’seasytofindaWord,butit’shardtofindtheword.(找到一个词很容易,找到那个词却很困难)。

译作难免有不足之处,期盼各位批评指证,同时也感谢友人李莉给予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内容摘要:

  《框架三部曲》由三部关系紧密的小说组成,本书为其中的第二部。刑满释放的弗雷迪来到一座人迹罕至的小岛定居。岛上有谜一般的赛拉斯.克罗伊茨内教授和陪伴他的助手里奇特。微妙的平静笼罩着这个小世界,然而一队遭遇船难的漂流者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平静,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框架三部曲》是非常生动形象的名字,英文原文为“FramesTrilogy”。“Frame”在英文里有“框架”、“画框”、“画面”等意思。  首先,绘画是三部曲的中心主题,每一部小说都以相当的篇幅描绘了各种绘画作品。其次,故事都由一位罪犯但也是绘画爱好者娓娓道来。  班维尔的小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他并不注重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满的人物性格,在超越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同时,打破了传统文学遵循的叙述风格。作者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框架,具体的内容全凭读者自己的想象自由发挥。观者站在画前,凝视画框,思想走入画框、进入画面,完成一次奇妙的想象之旅,随后走出画框,回到现实世界。同时,画中人物似乎也能跨出画框,变成有血有肉的真人,模糊了艺术和想象、现实和虚构的界限。  其实,绘画和文学都能够“创造想象人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在情意境界是相辅相承的。好的文学作品总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读起来才更耐人寻味。班维尔的表现手法更强调主观想象。更执著于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小说中的绘画似乎取代了情节.人物等一切传统小说所必备的元素,更确切地说,是将这些元素移位了,将它们置于小说的边缘地带,几乎达到了无足轻重的地步。  绘画就整体表现性来说,和文学一样都是虚构的。我们经常认为文学作品中的每一段情节,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来,又是高于生活的。三部曲为我们的想象提供了创作的基本框架,让我们用自己的想象来创造艺术和生活之间的人物,如何利用真实生活的各种素材、如何来虚构,我们只是从作品中得到了几分引导和启发。  班维尔的小说就像我们在这个世界的经历:不要过分确信我们所看到的事实。也许我们也只是画框中的小人物,有人正透过画框窥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框架三部曲》由三部关系紧密的小说组成,包括《证词》、《幽灵》和《雅典娜》,这三部杰作无不彰显了作者非凡的写作功力。  《证词》中,主人公弗雷迪.蒙哥马利犯了双重罪行:从他富有的朋友家里偷窃了一幅荷兰绘画作品,然后杀死了在犯罪现场目睹其偷窃行径的女仆。弗雷迪十分清楚自己的杀人动机,但行窃的目的却相当令人费解。  《幽灵》中,刑满释放的弗雷迪来到一座人迹罕至的小岛定居。岛上有谜一般的赛拉斯.克罗伊茨内教授和陪伴他的助手里奇特。微妙的平静笼罩着这个小世界,然而一队遭遇船难的漂流者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平静,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雅典娜》中,偶然的两次机会,无所事事的主人公莫罗站在了都柏林一幢空旷房间的楼梯上。第一次他得到了一份可疑的工作,第二次他甚至得到了一位陌生女子。【作者简介】  约翰.班维尔(JohnBanville,1945年12月8日)生于爱尔兰威克斯福,是当地的小说家。他的小说《证据之书》(TheBookofEvidence),被列为英国布克奖的名单,但只获得了1989年的GuinnessPeatAviationAward。小说《大海》(TheSea),赢取了2005年的英国布克奖。约翰.班维尔被认为是20和21世纪的爱尔兰的最好的当中一个作家,和一位至尊名作家。约翰.班维尔曾任爱尔兰时报(IrishTimes)的文学编辑达十一年,后成了纽约书评的投稿人。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幽灵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6341462
如需购买下载《幽灵》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作家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精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幽灵是作家出版社于2007.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62.4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爱尔兰-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