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去记忆的博物馆
被偷去记忆的博物馆封面图

被偷去记忆的博物馆

(德) 伊绍,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是长篇儿童小说。柏林加马博物馆里的一尊古代雕像被窃,巡夜员波洛克被怀疑监守自盗,而他本人也在这一天消声匿迹。本书故事扑朔迷离,一个悬念接着一个悬念,给人一种喘不过气的感觉。

书籍目录:

>>> 《今日美国》2006年度好书 :不存在的女儿第1章被忘记了的父亲

第2章卡西尼亚

第3章太多的问题

第4章记忆还活着的地方

第5章无形的窍贼

第6章噩梦女王的秘密

第7章谁是双面人?

第8章诡异的旅程

第9章撒下因特网

第10章智者列文的计划

第11章虚拟的答案

第12章永恒黑夜的囚徒

第13章被偷起的博物馆

第14章变幻之夜

尾声

作者后记

人的一个危险倾向,就是不再思考没有疑问之事。

人所犯下的所有错误,有一半是出于这个原因。

约翰.斯图尔特.米尔有些作者写书,就像是在劈柴。工作结束后,望着一大堆劈好的木柴,拂去手上的木屑,然后转身离它而去。而我,不属于这类作家。

《被偷去记忆的博物馆》是我自身的一部分。我写这本书,对我意味着很多。和我的《内山三部曲》一样,我所看重的,是把读者带进一个故事里,让他无法很快从中摆脱出来。这本描写双胞胎姐弟叶茜卡和奥利弗的小说,不应仅仅是一本情节紧张的书。它还应该表明,各种形式的记忆对生活是何等的重要,它应该是一篇声讨不宽容和冷漠的宣言书。我最鄙视毫无批判地接受现存的观念,只因为大多数人已经认可。如果有人在我的书中察觉到这一点,也没有什么关系。

在这部小说里,我尽量采用了真实资料。但有些事实,被我编入了一种不寻常的、有时是全新的关联之中。这正是误导很多错误结论的惯用方法。把很多事实罗列起来,旨在产生所期待的效果。越是信誓旦旦的宣言,其理念基础就越是不稳固  这就是我使用所谓“确凿事实”时所获得的经验。面对半真半假的东西,有时使我想起了进化论者向我们展现他们骷髅标本的方式方法  今天向我们证实一种谱系,明天则又是另一种谱系,完全取决于他们收藏品的排列次序。随意捏合“事实”证明一个新的理论,也是某些媒体代表熟练掌握的技巧。电视向我们展示的图像,只是通过记者的评论,才形成了一种臆造的真实(以后播出的轻描淡写的更正,已无人理会)。《被偷去记忆的博物馆》就是要  这我承认  使这种误导意识走向极限。

当然,我的小说不是文献,尽管采用了很多真实的资料,但仍然不是一部隐蔽的参考书。事实上,既不存在一个天神谢哈诺,也不存在那个卑鄙的雅诺什.海杜克。博物馆的真正馆长当然要比这个小人可爱得多。拉兹洛.霍尔蒂也同样不存在,尽管他的所谓的哥哥米克罗斯确实是一个历史人物。波洛克一家和新犹太教会馆的拉比同样是我的幻想产物。

在另外一些地方,我把我们熟悉的很多事物与故事情节紧密结合了起来,有时很难把其中的各条线索分离开来。但这正是这本书的本意。什么是真实,什么又是臆造?叶茜卡和米丽娅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结论,难道能够轻易抛弃吗?为了使小说的情节尽可能显得真实,我投入很多精力进行了各种调查。叶茜卡走过的柏林街道和帕加马博物馆的展厅,都曾留下我的足迹。我甚至和她一样进入了科彭广场旁小学的老教学楼。只是贝格大街70号“波洛克住宅”的真正住户对我的盛情邀请,被我婉拒  每个人还是应该保留一点隐私。

书中提到的某些原始物件,我本以为早已被人遗忘,但到了小说结稿时,我却发现,它们依然存在。我们只需要睁大眼睛穿行我们的世界。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风鸣琴,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在路德维希堡市巴洛克花园中的爱米西城堡中听到,或者在斯图加特乐器博物馆中观赏它的身影。

至于书中提到的考古资料,我必须指出,学者中间完全可能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书中几个主人公所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为某些学者断然拒绝  有些也可能被接受。考古学和数学相反,并不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有时甚至相当混乱。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近东博物馆的学术助理约阿希姆.马察恩博士。他十分耐心地回答了我的各种问题,并做了批评性的指正,特别是提笔绘制了楔形文字,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有关博物馆岛区上各个博物馆和收藏馆的情况,以及工作人员的数目等资料,有部分也出自他的介绍。其他一些有趣的背景材料  例如装有巴比伦发掘文物的箱子在伊拉克停留了十年之久的情况  是我从《巴比伦的伊西塔城门》一书中获得。至于有关博物馆中的地下墓穴的描写,对于盗墓贼却是毫无用处的,因为其大部分都是我的臆造。

在我的书中,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真实的姓名,他们的事迹和作为,都已融人情节之中。在这里我首先要提到的,当然是马克斯.利布斯特的动人心弦的故事。我衷心地感激他。他今天生活在法国,我荣幸地得到他的允许,在书中描写了他在纳粹独裁统治下的可怕经历。

如果我的书使某些读者产生了深入研究历史和考古的兴趣,那我只能表示欢迎。很多吸引人的细节,还会被发现,比如根据传说,马尔杜克神确实占有过一块命运碑符,因为那曾被看作是统治世界的保障。还有关于中国秦始皇的陶制兵马俑大军的研究成果,也同样是令人神往的。

叶茜卡在因特网上的经历,也同样是符合实际的。我本人为查找资料,就曾在牛津和伯克利冲过浪。书中有关电脑迷取得的密码成就,也是属实的。只不过在具体的情节中,我在技术发展上超前了一步。然而,关于因特网上数码专家代理人的说法,今天也确实在发展当中,可在当今技术发展如此飞速面前,谁还敢说,我的描写什么时候就会变成一顶老帽子呢?那时我们就只能说:“可以忘记了  它已经有资格进入卡西尼亚。”

内容摘要:

  《被偷去记忆的博物馆》不是《达.达芬奇密码》,胜似《达.达芬奇密码》,写给十三岁到一百三十岁的读书人。一部悬疑小说,情节紧张,胜过一部惊悚片。情节扑朔迷离,一个悬念接着一个悬念。书中还涉及了大量的世界古迹、东西方文化。在读者满足了充满刺激的故事的同时,还可了解到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不朽的人类文明。  突然复活了的石雕穿行在黑暗的博物馆展厅中;记忆突然从人的头脑里消失得无景无踪;各种怪事在柏林层出不穷。双胞胎姐弟叶茜卡和奥利弗从假期回家,却不记得了自己的父亲,脑子里只留下了一片空虚,而父亲也真的不见了踪影。在阁楼上,姐弟俩在一只箱子里找到了父亲的日记。他们吃惊的发现,当巡夜员的父亲,原来曾是著名考古学家并担任过近东博物馆的馆长。他们从父亲的笔记中还知道了一个失落的记忆之国  卡西尼亚,以及这个神秘世界的古巴比伦神  谢哈诺。为了找回父亲,他们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但他们很快就意识到,他们正在跟踪一个危及人类所有记忆的阴谋轨迹……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被偷去记忆的博物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当代欧美畅销儿童小说
9787020059621
如需购买下载《被偷去记忆的博物馆》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被偷去记忆的博物馆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16.84 的主题关于 儿童文学-长篇小说-德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