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玉珍
明玉珍封面图

明玉珍

黄兴邦, 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2.0

书籍简介:

本书为长篇历史小说《明玉珍》,是重庆本土作家黄兴邦经过十年素材收集、三年写作完稿。小说首次记录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在我市建都称帝的大夏国皇帝明玉珍的故事。

书籍目录:

于无声处(代序)……黄济人/1

写在前面的话/1

第一回石人一只眼/3

第二回梅丘牌子头/10

第三回青山风月缘/17

第四回食菜事魔教/24

第五回何处寻眉娘/3l

第六回老子本姓天/37

第七回喋血沔阳湖/44

第八回生我者父母/50

第九回斗船悲悯天/56

第十回至正十七年/62

第十一回义兵嗟归义/70

第十二回红军堂上坐/78

第十三回青巾百夫长/85

第十四回流寇李喜喜/92

第十五回保宁韩贞女/99

第十六回金盘美人歌/106

第十七回草寇毛葫芦/113

第十八回花烛劫后缘/12l

第十九回轻骑袭成都/129

第二十回智取大佛崖/138

第二十一回蜀中一孔明/144

第二十二回群雄逐中原/155

第二十三回红巾变奏曲/164

第二十四回叹息走刺客/173

第二十五回涂山即天都/181

第二十六回布衣坐龙廷/191

第二十七回新贵虎头铡/199

第二十八回斋食大佛寺/208

第二十九回庙算亏一篑/217

第三十回关山度若飞/224

第三十一回公主孔雀胆/232

第三十二回情酬木兰辞/239

第三十三回唐虞今在上/246

第三十四回蜀川悯黎庶/255

第三十五回天子乎人子/263

第三十六回星陨万民泪/272

尾声/282

附录一/286

附录二/288

后记/290

前言

按照鲁迅的句子,于无声处后面应该是听惊雷。黄兴邦的长篇历史小说《明玉珍》是不是惊雷,尚待该书出版以后广大读者的评价。我要说的,只是该书作者不同寻常的创作状态。这个状态的修饰语便是于无声处。

黄兴邦不善言辞。在我与他长达十年的共事中,他似乎失去了话语权。有段时间,特别是他从《红岩》杂志编辑的岗位上退休以后,老实说,我简直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现在当然知道了,当他仍然默默无声地将长篇历史小说《明玉珍》手稿交到我手上的时候。

这是一部宏大的画卷。

写的是著名农民革命领袖明玉珍在重庆建都称帝的那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元代版图辽阔,给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提供了诸多方便,明玉珍及其众多红巾将领都是明教徒,明教源于西方的摩尼教,其教义认为世上明与暗互斗,善与恶相博,最终光明战胜黑暗,进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社会,这即是农耕时代的空想社会主义。元末乱世,民不聊生,饿殍遍地,饥民、游民无处不有。红巾起义“均贫富,等贵贱”的口号一出,犹如火把触干柴,全国顿成燎原之势。明玉珍是湖北随州人,巡检司弓兵牌子头(相当于今天的武警班长)出身,起初参加徐寿辉的西系红巾军,后来带兵入川,在重庆建立大夏政权。在他的周围,多有平民出身的英雄美人,豪侠智士,与上流社会权贵们的荒淫堕落,骄横颟顸,交织成许多错综曲折,波澜迭出的传奇故事。但更可贵的是,明玉珍是一位布衣出身的平民天子,其平民政策与亲民作风,无论是史籍记载,或是民间流传,都可谓给中国一部霸道多王道少的古代编年史,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朝堂殷鉴和草野佳话。小说以元史为经,博采诸家文人笔记,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历史人物的行状,历史事件的演绎,以及历史场景中的典章制度,名物风俗,也有历史悬案的解读,可谓自成一道可观可赏的历史风景。

诚如著名文艺评论家敖忠先生在披阅这部小说时所言,此作的成功之处,在于“题材独特,表现严肃,视野开阔,气势恢弘;情节丰富,结构严密;语言精练,文字典雅。”敖忠先生指出:“元末红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明玉珍在此次起义中功业卓著,其在重庆建立大夏政权充满平民色彩,影响及于西部广大地区,值得大书特书。小说富有传奇性,但又与某些戏说历史的作品不同,所写主要人物、事件,均有史可稽,是一部题材重大的严肃的历史小说。”同时又指出:这部小说“全方位地展示元末动乱时代朝野多种政治力量的倾轧,较量,人事关系极为复杂,但作者构思缜密,线索清晰,前后照应,殊少疏忽,表现出作者驾驭重大题材,构建长篇巨制的功力。”

黄兴邦过去教书所在的学校,就处在江北城明玉珍墓的近旁。明玉珍这个幽灵一直激动着他。他过去写过关于明玉珍的一些零散文字,但不足以疏解胸中块垒。于是,他不断积累并大量浏览有关明氏的资料,潜心构思,精心创作,终于十年磨一剑,成就了这部长篇历史小说《明玉珍》。

这是一项宏大的工程。

真正的竣工是不需要张灯结彩,敲锣打鼓的。这使我想到了另一位远在湖北的文友熊召政,他写《张居正》,也是面壁十年。也许正是基于这种刻骨铭心的磨砺,我们终于听到了《张居正》获茅盾文学奖的惊雷。那么《明玉珍》呢?我依然还是那句话,这要尙待该书出版以后广大读者的评价。即便不是惊雷,只是炸响,即便不是炸响,只是燃烧,那也无可菲议,不以成败论英雄,自古就是我们无可争议的主张。我在这里无非要说,黄兴邦的创作状态值得效法。因为文学不需要浮躁,无需要急功近利,需要的是寂寞,需要的是宁静,需要的是惊雷炸响之前的于无声处。

2008年1月15日

后记

说起写《明玉珍》一书的缘由,我过去教书所在的学校,就处在江北城明玉珍墓的近旁,明氏之墓发掘出土震惊世人的种种细节,至今还历历在目。多年来,这个挥之不去的幽灵一直激动着我。我过去写过关于明玉珍的一些零散文字,但不足以疏解胸中块垒。十多年来,我不断积累有关明氏的资料,《新元史》和《明史》中的《明玉珍传》,都不过只有寥寥一两千字,好在与明玉珍同时或稍晚,尚存不少文人笔记,对明氏行状多有记述,这是一些宝贵的极为真实的野史,其中还不乏元末社会那个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所特具的典章制度,名物风俗,人情世态等,可提供许多原生态的生活场景和人物细节,于是,我萌生了要写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的愿望。

毋庸讳言,当下的历史小说,特别是荧屏上的历史连续剧,戏说太多,难免有“玩历史”之嫌,我当然不会走这个路子。创作应取严肃的态度。具体地说,写这个历史小说,描写人物,展开情节,首先要忠实于历史的生活环境,社会心态,民情民俗,就是说,要回到“历史之境”中去述说,让书中人物是历史场景中的人物,他们的活动,是历史场景中的活动,而不是穿着古装的现代社会小市民。当然,在揭示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时,我想,我尽量要能跳出“历史之境”,能以今天的更开阔的眼界和意识去作重新的审视,艺术的表现。我是本着这个宗旨写的,下笔之后,不知文字与愿望,差距大否?

重庆长江南岸,现存一尊明玉珍所塑的弥勒佛坐像,这可是一尊了不起的明教偶像,当年元末乱世,饿殍遍地,数百万饥民暴动,史称红巾起义,这场起义的组织者和发动者就是明教徒,当年响彻大江南北最激动人心的革命口号就是“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乡民们夜聚晓散做种种起义的准备工作,就是在对这尊偶像的燃香膜拜下完成的。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先生,在其成名作《明教与大明帝国》中研究过明教,提到过明玉珍。在他之前,著名学者陈垣、王国维等都有专文研究。元代版图辽阔,东西方文化多有碰撞与交融,明教源于西方的摩尼教,它曾经风靡世界,从大西洋岸边到中国的东海之滨,前前后后活跃了一千多年,其教义,按唯物史观来看,应属农耕时代的空想社会主义,它在中国本土化之后,用中国人的习惯语言来说,就是“均贫富,等贵贱”。红巾起义军中的将领和领袖人物,多有民本思想和亲民作风,明玉珍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位,他身为帝王而以平民自居,处处身体力行不改革命初衷,其执政虽不永,却为重庆的传统文化留下了难得一见的光辉的一笔。看见南岸大佛就想起明玉珍,可惜知其事者(如吴晗先生等)未能睹其物,而天天都在其坐像下经过的重庆人,能睹其物者却又不知其事,阴差阳错,竟使这尊极具深远意义和人文积淀的历史偶像,在那里默默无闻而沉寂了六百年之久!嗟乎,这何尝不令人扼腕而叹。

小说终于完稿了,算是作者对心仪己久的历史人物作了一个交代,多年的夙愿得以了却。但轻松之余,也望各地专家和读者,多有批评,赐教。

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曾得到西南大学刘扬烈教授,重庆教育学院敖忠教授,重庆出版社罗玉平先生和重庆江北区文管所张明先生等人的帮助,本书的出版,还得到韩国明氏大宗会的热情赞助以及重庆江北区文广局的支持,作者谨向他们深表谢忱。

作者2007年8月1日

内容摘要:

  这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经过本土作家黄兴邦10年素材收集、3年写作,终于完稿。这部小说首次记录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在重庆市建都称帝的大夏国皇帝明玉珍的故事。目前,该小说正在《丰都文学》杂志连载。  明玉珍(1331~1366)元末大夏政权的建立者。湖北省随州人,家世务农。至正十一年(1353)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参加红巾军,任元帅。十七年春,由巫峡引兵入蜀,克重庆,被授为陇蜀右丞。二十二年三月,受刘桢等人拥立称帝。建都重庆,国号大夏,天统纪年。二十六年夏,病故,子升继位,改元开熙。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遣使劝降,明升不从。明兵抵重庆,明升出降,夏亡。  三十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明玉珍》,是重庆本土作家黄兴邦经过十年素材收集、三年写作完稿。小说首次记录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在我市建都称帝的大夏国皇帝明玉珍的故事。为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明玉珍,黄兴邦费了十年的心血,十年来,作者跑遍了重庆图书馆以及各大学图书馆,收集、誊抄、整理珍贵历史资料、明清时期的文人笔记,包括杨学可的《明氏实录》,确保了史料真实可信。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明玉珍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36692107
《明玉珍》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重庆出版单位重庆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明玉珍是重庆出版社于2007.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7.5 的主题关于 历史小说-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