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的诗篇
居住的诗篇封面图

居住的诗篇

陈燕妮,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8.0

书籍简介:

雨果曾说:“建筑是用石头完成的史书”,“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刻在石头上”。城市中每一座建筑景观,在一定意义上都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一种地域的文化,一批生活于其中者的风格。本书从唐代洛阳城的公共建筑景观和私家建筑景观来论述洛阳城与唐诗的关系,采用了“文学表现城市形态”和“文学对城市性的表达”两种考察城市建筑景观与文学的方式,而城市建筑景观之于城市的种种意义就在这些文学的不同表达中生成。全书分成上、下两篇。上篇从城市的标志建筑景观“洛阳道”、“洛阳宫”、“洛阳楼”来分析洛阳与唐诗的关系。下篇主要以唐代洛阳分司官员的私家园林为切入点,以他们在这些“场所”之中的文学活动为主要考察对象,来研究城市与文学、城市建筑景观与文学之间的联系。

书籍目录:

绪论

上篇 洛阳地标与唐诗的关系

第一章 “洛阳道”论

第一节 通往欲望之城的“洛阳道”

第二节 展示人生百态的“洛阳桥”

第三节 “洛阳道”的历史划痕及兴废

第二章 “洛阳宫”论

第一节 仰望建筑而生发的想象和追忆——洛阳“上阳宫”

第二节 黄金时代的华美碎片——洛阳“城市圈”中的诸多行宫

第三节 展示国威的“洛阳楼”

第三章 “洛阳寺”论

第一节 唐前洛阳佛寺建筑状况

第二节 唐代洛阳佛寺建筑概论

第三节 渗透唐人精神和历史的梵境

上篇小结

下篇 洛阳私园与唐诗的关系

第四章 “分司文学”的发生地点

第一节 洛阳多造园的历史原因

第二节 洛阳宜造园的地理优势

第三节 洛阳雅集的人文缘由

第五章 “分司制度”与中唐洛阳私家园林

第一节 分司制度于私家园林的意义

第二节 分司官员与私家园林概论

第六章 分司官员在私家园林中的雅集

第一节 以裴度为中心的雅集

第二节 以牛僧孺为中心的雅集

第三节 以自居易为中心的雅集

第七章 中唐私家园林是“中隐”观的载体

第一节 “中隐”观念与中唐私家园林关系分析

第二节 孤独的“中隐者”李德裕与其平泉诗

下篇小结

结语:缺失的“城市之熵”

附录:《唐东都洛阳图》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居住的诗篇:论唐诗中的洛阳城市建筑景观》从唐代洛阳城的公共建筑景观和私家建筑景观来论述洛阳城与唐诗的关系,采用了“文学表现城市形态”和“文学对城市性的表达”两种考察城市建筑景观与文学的方式,而城市建筑景观之于城市的种种意义就在这些文学的不同表达中生成。全书分成上、下两篇。上篇从城市的标志建筑景观“洛阳道”、“洛阳宫”、“洛阳楼”来分析洛阳与唐诗的关系。下篇主要以唐代洛阳分司官员的私家园林为切入点,以他们在这些“场所”之中的文学活动为主要考察对象,来研究城市与文学、城市建筑景观与文学之间的联系。

编辑推荐:

《居住的诗篇:论唐诗中的洛阳城市建筑景观》从城市建筑景观——这个作为人类意识形态,尤其是人文意识的一种表现,作为浸染了时代思潮风尚的人类活动产物,作为城市历史见证的一种样式的角度,借鉴当今都市文化、都市文学的理论,结合唐代洛阳城的特殊地位和特殊形态,以《全唐诗》为主要文本,来考察城市与文学之间的联系;从城市标志建筑和城市私家建筑这两个主要方面,在“景观”意义的层面上来阐述唐代诗歌与这个城市的关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居住的诗篇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10101460
如需购买下载《居住的诗篇》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居住的诗篇是人民出版社于20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22 ,TU-092.42 的主题关于 唐诗-诗歌研究 ,古建筑-建筑艺术-洛阳市-唐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