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后现代性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翻译与后现代性

陈永国, 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5

定价:

书籍简介:

本书选编了在西方学术界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的文章,以翻译的文化政治阐释为圆心,图绘了一幅在文化政治阐释视野下的翻译研究新图景。

书籍目录:

代序:翻译的文化政治

第一编

译者的任务

巴别塔

“结论”:瓦尔特·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

翻译的狰狞——瓦尔特·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

围绕巴别塔的争论

第二编

翻译与哲学

翻译的延异

翻译、后结构主义与权力

翻译的语言方面

什么是“确切的”翻译?

翻译的神学

翻译、共性、乌托邦

第三编

翻译的政治

关于翻译的问答:游移

马哈斯三塔·德维《想像的地图》:译者序跋

全球市场上的翻译

热尔曼娜·德·斯塔尔和加利亚特里·斯皮瓦克:文化掮客

语言的切换;北/南的东/西

第四编

作为阐释的翻译

作为语际间阐释的翻译

性别与翻译的种种隐喻

写作、阐解与控制意义的权力斗争:来自卡夫卡、博尔赫斯和科兹兰尼的景象

巴尔干的巴别塔:翻译区,军事区

附录:翻译研究的名和实

内容摘要:

在当代西方批评理论领域,翻译理论无疑成为又一个理论点,跨文化实践的多样性直接促发并激化着理论家们的思考与立场。在翻译理论的进程中,当代重要的批评理论资源几乎都参与其中。因此,翻译理论的讨论必然对批评理论研究的深化具有关联性意义。本书选目精当而且视野宏阔,除了本雅明的经典文本《译者的任务》外,还收录翻译理论不可绕过的诸如德里达的《巴别塔》、斯皮瓦克的《翻译的政治》等名篇,可以说是为目前日渐深入和热烈的翻译理论研究准备了一个基础性的读本。 发表于1923年的本雅明《译者的任务》在沉寂半个世纪后,以其对语言的单一关怀在当代西方批评理论,尤其在当下方兴未艾的翻译理论研究中,激起了千层巨浪。继之,德里达、德曼等解构主义大师,斯皮瓦克、根茨勒、韦努蒂等后殖民翻译理论家,包括一些热衷于后殖民主义理论、女性主义、全球化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批评家,指出了跨文化语境下由翻译促进的国际文化交往的特征,在更深的语言层次上探讨了以翻译为体现的话语、意义、符号、权力、政治及其在经济和军事格局中的分量。 全书汇集相关于翻译与后现代文化政治的经典文本计25篇,广涉语言、文化、政治;贯通哲学、文学、神学;论及话语、权力、身份;涵盖南/北、东/西、全球。编者在勾勒后现代文化理论视域下的翻译理论全景图。【作者简介】陈永国,文学博士,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为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英语系访问学乾、美国杜克大学英语系富布赖特学者。近年来发表的重要著述包括:专著《文化的政治阐释学:后现代语境中的詹姆逊》,以及论文《互文性》、《翻译的不确定性》、《翻译的文化政治》等20余篇。合作主编项目包括:话语行动丛书、思想译丛、《福柯的面孔》、《尼采的幽灵》、《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现代性基本读本》等。单独和合作的译著主要有《作为修辞的叙事》、《德国悲剧的起源》、《现代与现代主义》、《美国思想史》、《游牧思想》、《后现代历史叙事学》、《文学批评理论》等。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结构主义之后的西方文论》。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翻译与后现代性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当代思想方向丛书
7300068197
如需购买下载《翻译与后现代性》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翻译与后现代性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H059 的主题关于 翻译-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