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文集
吴敬琏文集封面图

吴敬琏文集

吴敬琏,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58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部文集汇编,分三册,收集了作者从1980~2012年间几乎所有重要的文章,涉及宏观经济学和改革经济学的最主要方面:(1)综论改革和发展;(2)改革的整体推进战略与方案设计;(3)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5)宏观经济态势和政策研究;(6)维护社会公正,抗击权贵资本主义;(7)法治、民主与公民社会建设;(8)经济学与中国改革。书中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严谨详实的论证、强烈的现实关怀和责任感,结合现当代重大的改革和转型诸问题,进行了前瞻性、透彻性的阐释。

作者介绍:

吴敬琏,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1930年生于南京。1948年考入金陵大学经济系,1950年入学,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转入复旦大学经济系,1954年毕业。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55至1956年跟随苏联经济学家A.M.毕尔曼(AlexanderM.Birman),研究企业财务和国家财政问题。其后,参加全国范围的体制调查和体制改革研究。上世纪60年代前期,先后参加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论》写作组和于光远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写作组工作。“文革”下放“五七”干校期间,得到顾准的指导和帮助,结成了忘年之交。   “文革”结束后,吴敬琏忙碌多产。他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干事,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主编,《改革》杂志主编,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客座研究员或客座教授,国际经济学会(InternationalEconomic Association,IEA)执行委员会委员。   现任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比较》辑刊、《洪范评论》辑刊主编,国际经济学会执行委员会顾问,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1984年、1986年、1988年、1990年和1992年吴敬琏五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其学术著作先后荣获第二届和第四届国家图书奖。2005年获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2009年因《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一书获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2010年因整体改革理论获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00年、2005年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大学分别授予他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2003年国际管理学会(IAM)授予他“杰出成就奖”。2011年国际经济学会(IEA)授予他“荣誉会长”称号,以表彰他对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以及中外学术交流的杰出贡献。

书籍目录:

《当代中国思想家文库》总序

出版说明

总目

(上)

第一篇 综论中国改革和发展

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体制模式的选择 (1982年12月)

论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计划与市场 (1991年8月)

建议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1992年4月)

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论争 (1998年2月)

“中国模式”会成为全球榜样吗? (2010年10月)

重启改革议程 (2012年9月)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包容性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2012年10月)

第二篇 改革的整体推进战略和方案设计

单项推进,还是配套改革 (1985年7月)

关于改革战略选择的若干思考 (1987年1月)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整体设想 (1987年7月)

经济体制中期(1988—1995)改革规划纲要 (1988年5月)

中国经济改革战略的分歧与选择 (1988年10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2001年11月)

加强顶层设计,认真推进改革 (2012年3月)

(中)

第三篇 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

城市改革的关键是增强企业的活力 (1984年9月)

“两权分离”和“承包制”概念辨析 (1987年9月)

产权制度和大中型企业的改革 (1989年4月)

关于公司化 (1993年8月)

在公司化改制中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1995年3月)

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思路 (1997年5月)

对经济形势的估量和放手发展中小企业的对策建议 (1998年7月)

如何合理合法地实现国企改制和产权明晰 (2007年1月)

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不能停步 (2011年9月)

第四篇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1995年8—12月)

制度重于技术———论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 (1999年5月)

“十一五”时期必须认真解决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的问题 (2005年3月)

我为什么研究起增长模式和工业化道路来 (2005年10月)

从早期经济增长到现代经济增长 (2005年10月)

出口导向战略与粗放增长模式的持续 (2008年9月)

集中力量解决长期增长中的问题 (2010年1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自身改革更关键 (2011年1月)

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问题:提高服务活动在经济活动总量中的比重 (2011年11月)

我国城市化面临的效率问题和政策选择 (2012年10月)

第五篇 宏观经济态势和政策研究

当前货币流通形势和对策 (1984年12月)

论控制需求和改善供给 (1986年3月)

控制需求,疏导货币,改革价格 (1988年4月)

国民经济的困境和出路 (1990年9月)

论通货膨胀政策之不可行和根本出路在于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1994年3月)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 (2004年12月)

增长模式与资本市场 (2008年9月)

金融海啸和中国经济 (2008年12月)

对如何走出宏观经济政策两难困境的思考 (2010年8月)

“十二五”中国宏观经济态势和展望 (2011年5月)

(下)

第六篇 维护社会公正,抗击权贵资本主义

“寻租”理论与我国经济中的某些消极现象 (1988年8月)

贫富差距大小谈 (1994年2月)

再谈根治腐败 (1996年4月)

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公正+市场经济 (1997年8月)

中国会成为寻租社会吗? (1999年4月)

股市七题 (2001年3月)

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思考 (2002年5月)

关于划拨国有资产归还国家对老职工社会保障基金欠账的建议(2003年3月)

就《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研究》课题给温家宝总理的一封信 (2004年11月)

妥善处理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2006年6月)

警惕寻租新动力 (2006年12月)

要让老百姓富起来 (2011年2月)

缩小收入差距不能单靠再分配 (2011年6月)

第七篇 法治、民主与公民社会建设

经济改革与政治稳定 (1995年8月)

新形势下政府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2000年6月)

建设民间商会 (2002年5月)

用信息化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2002年8月)

法治中国 (2002年12月)

修改宪法和实施宪政 (2003年6月)

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和可问责的服务型政府 (2003年6月)

努力构筑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 (2004年12月)

政治不改革,经济改革也落实不了 (2012年2月)

第八篇 经济学与中国改革

论孙冶方的经济理论体系 (1984年9月)

从匈牙利的经验看我国当前的改革 (1985年8月)

经济理论的演变与改革战略的选择———对中国实例的分析 (1988年12月)

资源配置与经济体制 (1991年12月)

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改革 (2004年2月)

“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经济改革 (2005年1月)

中国的转型 (2005年8月)

创新还是寻租:中国转型制度环境与企业家才能配置 (2007年3月)

薛暮桥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开拓 (2011年4月)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的崛起 (2011年7月)

索引

中国人名

外国人名

专有名词

后 记

内容摘要:

《吴敬琏文集(套装全3册)》收录了吴敬琏先生1980—2012年最具代表性的文章,160多万字。这些文章共分8个专题:(1)综论改革和发展;(2)改革的整体推进战略和方案设计;(3)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5)宏观经济态势和政策研究;(6)维护社会公正,抗击权贵资本主义;(7)法治、民主与公民社会建设;(8)经济学与中国改革。每个专题按照写作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这8个专题,不仅涵盖了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面,而且对经济改革为什么以及怎样与政治改革、公民社会建设协同推进有深入的阐述。其中相当一部分论述,已经成为改革史上的重要文献。

编辑推荐:

《华尔街日报》讲,如果说中国有一位经济学家的意见永远值得听取的话,那就是吴敬琏。
  目前中国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值此时刻,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这部150多万字的《吴敬琏文集》,因为我们深感吴敬琏先生的著述对于把握中国经济和中国改革的来龙去脉,谋划新一轮改革有着重大的镜鉴意义;他关于中国经济社会一系列问题正本清源的研究,对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吴敬琏文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1715586
如需购买下载《吴敬琏文集》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央编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8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精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吴敬琏文集是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13.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0-53 的主题关于 经济学-文集 ,吴敬琏-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