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高级读解
大学中庸高级读解封面图

大学中庸高级读解

李鍌等, 著

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15.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台湾《中国文化教师手册》引进版,融古通今,与时俱进,富于时代气息,将四书之《大学》、《中庸》的精髓集于书中。

书籍目录:

任继愈.序

学庸概说

大学选

中庸选

附录一朱熹大学章句全文

附录二朱熹中庸章句全文

叶匡政.后记

前言

任继愈

这套“四书”读解,是台湾版《国学基本教材》的教师用书,引进内地出版,我想目的有两个:一是希望对语文老师的传统文化教学有帮助,二是为成人或学生自学儒家经典提供一个好的参考读本。

《论语》《孟子》是先秦的著作,《大学》《中庸》成于汉初,这是学术界的共同看法。这四部书各自独立,不相联属。伊川程颐开创洛学,他经常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基本教材教育门徒。这四部书成为儒家系列丛书,应当说是从程颐开始的。但因为当时有些学派(如司马光)对这四部书不完全赞成,所以“四书”虽在北宋受重视,但未能定型。“四书”与“五经”并列,公开主张“四书”优于“五经”,并得到社会的认可,那是朱熹努力推行的结果。

韩愈、李翱对《大学》《中庸》予以阐发,但没有把它们从《礼记》中分离出来。朱熹说:河南程夫子也教人,必先使之用力乎《大学》《论语》《中庸》《孟子》。朱熹进而说明学习“四书”的顺序,学者应当“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处。”朱熹对“四书”的研究注释,投入了极大的工力。他对大学,加工较多,从中分出“经”及“传”并改变了原来的次序。对《中庸》,大体依照程颐的观点,重新分别章节,称为《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对《论语》《孟子》两书未曾改动,而是博览古今注释,择善而从,称为《集注》。《四书集注》吸收了唐宋以来的文化积累成果,达到了当时可能达到的理论高度,建立了完整的儒教思想体系。“四书”是一部强化内心修养、涤除心灵杂念的儒教经典,所以也值得在今天的社会中传播。

王丽女士对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推广,一直非常热心。台湾版《国学基本教材》和这套“四书”读解也是她让我看的。我看了选材篇目,选看了其中解说注释,认为选材精当,注解简明,新人耳目。按照阅读的理解能力,安排选材先后顺序,符合指导教学和自学的要求。市场上见到_的同类书籍中,这套读解的特色鲜明,优点突出。它不光是增加古汉语知识,对培养人的品格全面发展也有益。教育最终目的在于育人,育人先要育已,希望这套读解能对老师们教授传统文化有帮助,对年轻人自学儒家经典有参考价值。教育和学习,是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完成的。

台湾和大陆,血脉文化本属同根。在众多“四书”读本中增添一株奇葩也是一件好事,值得向社会推荐。

2008.11.26北京

(任继愈,著名哲学家,1916年4月15日生。1964年,筹建世界宗教研究所,任所长。1987年后,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兼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导师,中国社科基金宗教组召集人。著有《中国哲学史论》等多种著作;主编有《中国哲学史》、《中国佛教史》、《中国道教史》《中国哲学发展史》等。)

后记

叶匡政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高级读解”终于出版了。2008年初,内地引进了台湾版《国学基本教材》,在两岸文化界、教育界引起很大的反响。这套高级读解是台湾版《国学基本教材》的教师读本,能与读者见面,是我们的一桩心愿。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特殊的一年,有巨大的欢乐荣耀,也有至深的哀伤痛楚。这一年人们发现,物质世界不能成为人生的全部寄托,心灵的安顿和抚慰对今天的国人来说,尤显重要。二千多年来,传统中国人大多依靠儒家精神来安身立命。儒家虽然不是宗教,却安抚过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也使多灾多难的中国度过了很多危急时刻。经过这一年,我们或许能理解到,儒家文化本身就有一种类似宗教的力量,贯穿于传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种力量使人们在挫折中,也能体会生的幸福感,可以时时抚慰人的心灵。应当说,这一年,让我们更感到了出版这套书的迫切和价值所在。

说起这套读本和《国学基本教材》的出版,与我个人的阅读经验还有些关联。我30岁后,才开始系统研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年的学习,让我越来越认清了自己的血脉。一个人到了我这个年龄,才会清晰地认识到,只有生活在一个有渊源、有传承的文化共同体中,我们的记忆才能保持鲜活,我们在现实中才能感到光荣。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历史感。一个人不仅要有个人记忆,更要有关于自己民族文化的记忆,才能真实地把握自己行动的意义。这在过去几乎是个常识,但今天却被大多数人忽略了。很多时候,我们就像一群文化的孤儿,东讨一口,西乞一勺,吃得再多也没有自己家的饭香。一些人的虚无感、功利主义,细究起来,都与我们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失忆有关。

多年来,我一直在做出版,这种思考让我把工作转向了国学和历史领域。由于受学术体制的限制,目前从事传统文化现代阐释的有识之士非常少。学者们做的多是校勘考据、析解名物的工作,这使得传统典籍的微言大义,一直极少进入公共话语平台,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影响也不大。前些年,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向我介绍过台湾在国学普及方面做得很好。恰巧学者王丽女士为引进这套台湾国学书,找到了我,我们便开始了合作。国学大家任继愈先生,此前也看过这套书,他认为内地十几年都不一定能编出这样高质量的教材和读本。任老先生的意见,让我们对这套书的价值,有了新的认知。

这套读本和教材,在台湾经历了40年的实践和检验。40年来,屡经打磨和修订,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它打破了通常的注释模式,将义理相近的章句重新归类,使之相互贯通,更明晰地阐发了儒家文化的精髓。它的注释部分,吸收了历代学者对“四书”释读的精华,择善而从;析论部分,简明通透,令人耳目一新,内容既有经史互鉴,也有直抒胸臆、沟通现代社会经验的论述。在尊重原典的同时,也脱开了古人的束缚。对如何理解和感知儒家文化的精神,尤其是这种精神的现代价值,作出了可贵的尝试。一代又一代宝岛人都是在这套典籍的浸润下,度过了他们的青春时光。

国家认同的前提是文化认同。文化虽然永远在变动中,但任何民族都不可能抛弃它的传统文化而重新开始。在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中,只有它的传统文化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四书”中所包含的人伦观、自然观、财富观、生命观等,都是酝酿当下社会价值观的一份珍贵的思想资源。梁启超曾说:“《论语》为二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孟子》自宋以后势力亦与相埒。此二书可谓国人内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学者熟读成诵,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务略举其辞,或摘记其身心践履之言以资修养。”此话今日看来,对人仍很有启发。

我们期望这套读本的出版,能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悟儒家的精神和价值。因为我们的祖先都是在这些经典的熏陶下成长的。多诵读一些经典,你便会对这块土地多一些理解,对这块土地上的历史和人民也会多一些理解。多诵读一些经典,不仅能让我们懂得何为中国人,社会也能由此奠定一种文化认同的新秩序。在这个新秩序中,我们会成为一个自信的中国人,也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中国人。因为在传统文化滋养下的中国人,从来都是自信、优雅而幸福的。

2008.11.28北京

内容摘要:

  任继愈先生作序并鼎力推荐!台湾沿用40多年国学教师读本,内地唯一引进版。华语世界权威国学读本,台湾国学教师必读手册本书为“国学典藏”丛书之一,对儒家文化进行了全面解读,是台湾版《国学基本教材》的教师用书,对老师的传统文化教学有帮助,也为成人或学生自学儒家经典提供一个好的参考读本。  台湾版《论语高级读解》是从1963年开始编写,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精心打磨、不断修订而成的。这套书很好地继承了上个世纪前半叶中国传统国文教材的精华,同时又能融通古今,与时俱进,富于现代气息,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典籍的精髓集于这一套书中,“以能反映中华文化之精髓,培养伦理道德之观念且具有时代意义者”为标准,启发读者联系现实,领悟原作精髓。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大学中庸高级读解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7193463
《大学中庸高级读解》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福州出版单位海峡文艺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大学中庸高级读解是海峡文艺出版社于2008.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2.15 的主题关于 儒家 ,大学-研究 ,中庸-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