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分析题精选200题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考研政治分析题精选200题

张剑锋, 编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年代:2011

定价:39.8

书籍简介:

本书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五个部分共200道分析题,试题紧扣2012年政治大纲,紧密结合实际,材料新颖、论述全面,有助于广大考生在复习中取得好成绩。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1.意识的本质以及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2.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4.人与自然的关系5.人与自然的关系6.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7.整体与部分的关系8.联系的普遍性9.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10.发展的过程性11.对立统一规律12.唯物辩证法与中国古代哲学中辩证法思想的比较1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14.事物发展中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1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1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7.对立统一规律中的三个具体原理的应用18.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19.质量互变规律20.辩证否定观21.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2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23.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原理24.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25.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原理26.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27.认识的本质28.认识的辩证过程29.认识的本质,以及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3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31.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32.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3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35.真理和谬误的关系36.真理与价值37.认识与实践的统一3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39.理论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40.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41.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2.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规律44.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45.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46.“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辩证关系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基本要求5.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6.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四者之间的关系9.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10.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问题12.毛泽东对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态度的分析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15.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16.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之“没收官僚资本”17.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之“保护民族工商业”18.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依据和内容19.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革命道路理论及意义20.党领导和建立统一战线的经验21.武装斗争的地位和实质22.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23.建国初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4.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特点及意义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6.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27.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关系2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9.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30.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3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32.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政策33.国家的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政策3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35.“先富”与“共富”关系36.深化分配制度改革37.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和基本要求3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39.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40.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41.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和措施4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43.三农问题44.扩大内需和发展农村经济45.农业的基础地位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6.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47.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48.加快建设节约型、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和途径49.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与途径50.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51.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5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54.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5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和基本原则56.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途径57.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58.社会主义“四位一体”建设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35)1.鸦片战争的影响2.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对外开放3.近代以来民族意识的觉醒4.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及失败的原因5.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的原因6.近代中国人民对国家出路的探索7.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8.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9.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0.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特点11.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折1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14.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15.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16.革命领导权问题17.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区别1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及影响1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20.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21.八七会议22.大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的处境23.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24.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25.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26.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27.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2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9.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30.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31.重庆谈判32.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33.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34.延安整风运动与新时期党的建设35.“两个务必”思想3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37.孙中山的革命思想38.建国初期的困难39.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40.过渡时期总路线41.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42.社会主义改造43.中共八大路线制定的原因44.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理论成果45.十一届三中全会46.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启示47.七届二中全会第四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193)1.正确对待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关系2.理想目标的实现与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3.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4.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5.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6.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7.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9.人生观、人生态度10.人生态度11.人生价值12.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13.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14.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15.中华民族传统道德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1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18.加强诚信道德建设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诚实守信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诚信道德建设21.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22.社会公共生活以及社会公德2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2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25.就业问题与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26.行政执法27.依法治国28.法律权威29.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第五部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29)1.两极格局的形成2.两极格局解体3.世界多极化4.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及影响5.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和影响6.区域经济一体化7.中美关系8.中美关系的发展9.中日关系10.美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11.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2.朝鲜半岛问题13.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14.中东剧变的特点15.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16.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与作用17.南北关系18.南南合作19.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特点和主要途径20.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内容摘要:

  考题材料新颖,时代特征鲜明;紧密联系现实,重点热点突出;考点覆盖全面,试题高度仿真;注重能力考查,深层引导考生。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毕业。世纪高教编辑部总策划、总主编,考研政治资深命题分析专家,资深考研辅导专家。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考研政治分析题精选200题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0040801
如需购买下载《考研政治分析题精选200题》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 400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考研政治分析题精选200题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于2011.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0-44 的主题关于 政治理论-研究生-入学考试-习题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