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陈寅恪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寂寞陈寅恪

一苇等, 编著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30.0

书籍简介: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出身源远流长的陈氏家族,早年先后留学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国家,通晓梵文、突厥文、满文等多种语言,归国后先后任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等数所大学,建国前夕,由京入粤,受聘并任教于岭南大学,直至去世。陈寅恪一生留下了大量著作,涉及历史、文学、宗教等多个领域,广为学界尊崇和推重。本书对陈寅恪的人生历程、学术成就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扼要介绍,尤其通过对诗文书信等相关文献的发掘对陈寅恪的晚年人生进行了重新解读。

书籍目录:

第一章迷人的家族往事

一源远流长的义宁陈氏

二一代英豪陈宝箴

三诗人陈散原与陈寅恪的童年

第二章海外留学

一求学东瀛

二辗转欧洲

三赴美学习

四居德苦读

第三章执教清华国学研究院

一国学研究院始末

二风义生平师友间

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四撰述及逸事

第四章在日寇侵华的日子里

一国耻家恨

二在西南联大

三赴英意愿难偿

四三所大学里的记忆

五黑色岁月,真情永驻

第五章京华短章

一再回清华园

二时局变化与陈寅恪的去留

第六章晚年惬意与悲凉

一才华流溢与岭南心香

二学术道路上的欣慰与凄苦

第七章岁月的尽头

参考文献

后记自从陈寅恪下世的1969年算起,人们关于他的争论一直就没有止息过,至于今日也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了。

其间关于他学术、生平、师友乃至家世的研究,特别是晚年生存状态的探讨,众说纷纭。

陈寅恪一生历清、民国及新中国,基本上与现代中国文化的萌芽与成长同步,时代的鼎革承转中,他凭借着自己卓异的天资和勤奋的努力累积建构了博大敦厚的学术殿堂,为同时代人以及后来的我们所景仰。1949年前后陈寅恪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先是目盲,后又膑足,然而由于得到各方面的照顾,更由于得到了助手的鼎力襄助,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学术研究,这一期间完成的系列论文,以及《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文字,本身就可以看作是陈寅恪以及他所在的新社会奉献给中国文化历史的一个小小奇迹。这话没有半分的夸张,更没有一丝的谀词,事实便是如此。

然而当整个中华民族的不幸以一种狂热的形式来到华夏故土的时候,作为优秀史家的陈寅恪不几年便含恨离世。

说起来这确实也是一幕不折不扣的悲剧。然而由此激起的学人间的深沉同情常常让后来者在解读陈寅恪的晚年岁月时出现从终点看开初的流弊,以至于此类情况下晚年的陈寅恪生活得悲凄凄、惨兮兮,对此我们不甚同意,参以新旧资料尝试着作出了自己的叙述。诠释学的理论以及后现代的思考提醒我们,谁也不好说就真地找到了陈寅恪生命最深处的秘密,所以我们这里的文字仍不过是一个角度的审视,然也否也,尚需读者诸君的披览和察鉴。

本书第一、二、六章由刘斌执笔,第三、四章分别由顾娟、李逢玲执笔,第五章和第七章为尹燕与刘斌、顾娟与刘斌合作撰写,全书由一苇统稿。

本书的成书也凝聚了毕晓乐、张秀丽、顾雨花、于丽丽、王雪、王德凤、刘娜、张华等的心血,更得到了家人的谅解和支持,在此我们一并表示感谢。

内容摘要:

  很多时候,学术就像旷野中坚韧的大树,虽经风历雨却总是要竭尽全力地站定自己扎根的位置——无法舍弃也不噩离去,一如我们的陈寅恪,和他身上曾经发生的那些引人驻足又导人深思的悲喜故事。陈寅恪一生历清、民国及新中国,基本上与现代中国文化的萌芽与成长同步,时代的鼎革承转中,他凭借着自己卓异的天资和勤奋的努力累积建构了博大敦厚的学术殿堂,为同时代人以及后来的我们所景仰。
  著名史家陈寅恪先生先后留学于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通晓梵文、突厥文、满文等多种东西方语言文字。归国后先后任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等数所大学,建国前夕由京入粤,后受聘并任教于岭南大学,直至“文革”期间不幸去世。陈寅恪一生中为人们留下了大量著作,内容涉及历史、文学、宗教等多个领域,为后来人开辟了新的学术领域,更提供了新的治学方法,民国以来即广为学界所尊崇和推重。本书作者在深入阅读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陈寅恪的人生历程、学术成就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扼要介绍,尤其通过对诗文书信等相关文献的发掘对陈寅恪的晚年人生进行了重新解读,并对此前学界的相关成果有所辩证。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寂寞陈寅恪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7521009
《寂寞陈寅恪》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华文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8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寂寞陈寅恪是华文出版社于2007.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81 的主题关于 陈寅恪(1890~1969)-评传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