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堂国学课
每天一堂国学课封面图

每天一堂国学课

程门立雪, 编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从国家政治、职官制度、教育科举、法律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出发,分门别类地对国学中读者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介绍,内容涵盖三江五岳的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提纲挈领地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以最轻松的方式获得知识。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国家政治

“三皇五帝”都是谁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的皇帝

皇帝坟墓的专门称谓--陵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万岁”一词原是欢呼语

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汉朝为何分“东”、“西”

皇袍不一定都是黄色

龙袍上的九条龙

皇帝之妻称为“后”

女主“临朝称制”

“立子杀母”的规矩

第二章 职官制度

三公九卿的含义

以官职作为姓氏--“司马”

丞相的秘书处--十三曹

“三省六部制”的具体内涵

被人误解的“洗马”

明清武职--提督

汉代刺史制度的作用

军事特务机构--锦衣卫

明清“大学士”也称“中堂”

古代官员的品阶

官员居丧--丁忧

丁忧制度的延伸--“夺情”

宦官掌权的东、西厂

带有学术色彩的官署--翰林院

第三章 教育科举

古代的学制

战国时期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古代女子的教科书

最早创办私学的人--孔子

孔门十哲

孔子最器重的弟子--颜回

白发苍苍的“童生”

大魁天下--状元

中央官学机构--国子监

古代学生放暑假吗

威风凛凛的“武状元”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第四章 法律文化

“法”与“律”并不同

宽松的元代法律

古代的婚姻法--七出

秋后问斩和斩立决

大赦天下

断狱原则--“比”、“例”

赎刑--花钱赎罪

少女上书废除“肉刑”

免死金牌--丹书铁券

最严重的犯罪--不孝

第五章 伦理道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四维八德

五种人际关系--五伦

长幼次序--伯、仲、叔、季

古代的行为准则--三纲五常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内圣修养方法--慎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代妇女的精神枷锁--三从四德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第六章 称谓文化

上古的姓和氏不是一回事

“我”在古代是一种兵器

未婚女孩的专有称谓--黄花闺女

凶悍老婆的称呼--河东狮吼

标榜个性的别号

“驸马”的由来

女英雄的称呼--巾帼英雄

创始人的称谓--鼻祖

“千金”一词本指男儿

女婿被称为“金龟婿”的由来

第七章 民俗节日

庆祝婴儿满月的习俗

“抓周”的礼俗

“正月不剃头”的缘由

缠脚的习俗

古代冠礼的仪式

“福”字倒贴的由来

“本命年”的习俗

古代结婚的讲究

过生日吃寿面的习俗

“端午节”的来历

七夕的习俗

除夕之夜的习俗

第八章 经济赋役

井田制名称的来历

“均输”与“平准”

春秋时期的田赋制度--初税亩

休养生息政策

不公平的人头税

被强迫的无偿劳动--徭役

均田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兵民合一制度--保甲法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的政策

第九章 衣食住行

古代“衣”和“裳”的不同

“唐装”的演变

旗袍名称的由来

“五谷不分”中的“五谷”

东坡肉的来历

食材中的珍品--“八珍”

“过桥米线”的传说

门当与户对

“登堂入室”中的“堂”和“室”

“太师椅”与太师的关系

古代对抬轿子的人数规定

古老的船型--沙船

第十章 古典文学

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

联句共韵--绝句

通押一韵--律诗

屈原所创造的诗体--楚辞

可以演奏的诗体--乐府诗

体物写志--赋

传录奇闻--唐传奇

记述神仙鬼怪的志怪小说

散文发展的转折点--古文运动

文学革新--宋代诗文革新运动

绮罗香泽--花间词派

婉转柔美--婉约派

恢弘雄放--豪放派

第十一章 经史典籍

十三部儒家经典--十三经

古代的政治哲学经典--《尚书》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

周公旦经典之作--《周礼》

半部《论语》治天下

四书之一--《孟子》

伦理学著作--《孝经》

万经之王--《道德经》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中国的第一部词典--《尔雅》

纪传体史书的鼻祖--《史记》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文、史巨著--《三国志》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春秋》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资治通鉴》

中国第一部国别史著作--《国语》

第十二章 天文历法

测天仪器--圭表

唐代的天文学家--李淳风

“三垣”与“四象”

二十八宿

《太初历》

分野

干支计时纪年

二十四节气

农历

日晷

漏刻

十二生肖

《甘石星经》

《步天歌》

测定子午线的人--一行

第十三章 宗教信仰

佛教--“大乘”、“小乘”之分

佛教三宝--佛宝、法宝、僧宝

如来就是“佛”

四大菩萨

高僧大德的遗骨--“舍利”

解铃还须系铃人

我国第一所官修寺院--白马寺

土地神的由来

道教的始祖--老子

门神的由来

全真七子

第十四章 书画艺术

五体书之首--篆书

隶书的起源

笔画平直--楷书

结构简省--草书

蔡邕创造的“飞白书”

笔之四德

颜筋柳骨

永字八法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漆画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工笔画

写意画

第十五章 音乐戏曲

六代乐舞

亡国音乐--靡靡之音

乱世之音--郑卫之音

为何要称“五音不全”

古代的定音方法--十二律

下里巴人

阳春白雪

霓裳羽衣舞

知音难觅--《高山流水》

国粹--京剧

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

河南梆子--豫剧

川剧中的“变脸”

自唱自乐--黄梅戏

第十六章 建筑园林

修建万里长城的目的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有9999间房的北京故宫

皇家园林--颐和园

最大的坛庙建筑--天坛

清凉行宫--避暑山庄

石窟艺术宝库--龙门石窟

北京人住的四合院

平遥古城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布达拉宫

江南三大名楼

华北四宝之一--赵州桥

第十七章 医药养生

“岐黄之术”--中医学

行医被称为“悬壶”的由来

27年成一书--《本草纲目》

华佗的五禽戏

“牵机药”的名称来历

我国最早记录病历的人

清代的御药房

古代对医生的称呼

铃医--游走四方的民间医生

我国古代有医院吗

病入膏肓--“膏肓”是什么

御医--皇室的专门医生

“虎撑”--古代行医者的护身符

第十八章 成语典故

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

王羲之的字--入木三分

争相围观的后果--看杀卫玠

“纸上谈兵”的赵括

“十二金牌”的来历

“一字之师”的说法

“糟糠之妻”的由来

两家联姻称为“秦晋之好”

“宋襄之仁”要不得

刘禅“乐不思蜀”

“江郎才尽”中的“江郎”是指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每天一堂国学课》是一本了解国学常识的工具书,也是一本趣味性十足的国学读本。
《每天一堂国学课》为读者选取了国学常识中有趣、重要的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您平时遇到的关于我国的历史知识、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宗教政治等方面的大部分疑惑,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每天一堂国学课》适用于一切想要了解和掌握国学知识的人士,尤其适合青年学生、职场人士和老年人阅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每天一堂国学课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15286062
如需购买下载《每天一堂国学课》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邮电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 112 印数 4500

书籍信息归属:

每天一堂国学课是人民邮电出版社于2012.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Z126 的主题关于 国学-基本知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