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宗教文化概论
长江三峡宗教文化概论封面图

长江三峡宗教文化概论

胡绍华, 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全面梳理了长江三峡地区的各种宗教文化事象。既描述了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人为宗教在三峡地区的传播方式、特点、历程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概貌,并对以巫文化为代表的民间宗教形态的形成和演变进行了综述,对祖先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民俗信仰等泛宗教文化现象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

作者介绍:

胡绍华,男,1951年11月生,博士,三峡大学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与区域文化,出版学术专著《宗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三峡民间艺术概论》等4部,在《光明日报》、《外国文学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长江三峡宗教概况 一、三峡地域环境与宗教 1.三峡自然环境与宗教 2.三峡人文历史与宗教 3.三峡少数民族与宗教 二、三峡宗教的历史变迁 1.三峡古代宗教 2.抗日战争时期的三峡宗教 3.新中国成立前后三峡宗教的变化 4.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三峡宗教 三、三峡宗教信仰特点 1.人为宗教世俗化趋势日益明显 2.“三教合一”、“多教合一”现象普遍 3.民间宗教信仰繁杂 4.地理分布特征明显,宗教场所众多

第一章 长江三峡宗教概况 一、三峡地域环境与宗教 1.三峡自然环境与宗教 2.三峡人文历史与宗教 3.三峡少数民族与宗教 二、三峡宗教的历史变迁 1.三峡古代宗教 2.抗日战争时期的三峡宗教 3.新中国成立前后三峡宗教的变化 4.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三峡宗教 三、三峡宗教信仰特点 1.人为宗教世俗化趋势日益明显 2.“三教合一”、“多教合一”现象普遍 3.民间宗教信仰繁杂 4.地理分布特征明显,宗教场所众多第二章 长江三峡佛教概论 一、三峡主要寺庙与传教 1.三峡上段的主要寺庙与传教 2.三峡下段的主要寺庙与传教 二、三峡僧才教育与密宗传播 1.居士林 2.僧才教育 3.三峡的藏传佛教 三、佛事与社会活动 1.佛事活动 2.僧侣救护队 3.护国息灾大悲法会 4.国际交流第三章 长江三峡道教概论 一、三峡与早期道教 1.早期道教在三峡的酝酿 2.早期道教在三峡的传播 二、三峡道教道观 1.三峡上段道教道观 2.三峡下段道教道观 三、三峡道教法事活动 1.日常功课与节庆 2.做斋、打醮 3.抗日救亡活动第四章 长江三峡天主教概论 一、三峡天主教传教与教案 1.传教沿革 2.主教座堂 3.三峡地区的重大教案 二、天主教修会与传教活动 1.教区组织形式 2.在三峡的天主教修会 3.教务活动 4.神职人员培养 三、三峡教会公益事业 1.天主教学校 2.天主教医院、诊所 3.孤儿院 4.文化活动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区发展 1.新中国成立初的变革 2.新时期的教会面貌第五章 长江三峡基督教概论 一、三峡基督教教堂与传教 1.基督教在三峡地区的传播 2.基督教差会在三峡 3.峡区主要教堂 二、三峡基督教教会事业 1.基督教学校 2.基督教医院 三、三峡基督教活动与发展 1.日常教务 2.社会活动 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基督教发展第六章 长江三峡伊斯兰教概论 一、三峡清真寺与传教 1.伊斯兰教在三峡地区的传播 2.教务与宗教活动 3.清真寺及其管理 二、三峡伊斯兰教组织与社会活动 1.伊斯兰教组织 2.社会活动 3.文化教育 三、三峡穆斯林的新面貌 1.习俗信仰得到尊重 2.穆斯林社会地位提高第七章 长江三峡民间宗教信仰 一、三峡原始宗教信仰 1.自然崇拜 2.图腾崇拜 3.祖先崇拜 4.神灵崇拜 5.前兆信仰 二、三峡民间祭祀活动 1.祭祀仪式主持者 2.神灵祭祀 3.行业神祭祀 4.祭祖第八章 长江三峡巫术信仰 一、三峡巫文化与巫术 1.巫文化发祥地 2.三峡之巫 3.三峡巫术 二、妄测吉凶的卜算活动 1.占卜 2.命相 3.看风水 三、消灾治病的巫觋活动 1.跳端公 2.观花、走阴、游冥 3.符咒 四、驱除巫术与祈求巫术 1.驱除巫术 2.祈求巫术第九章 长江三峡宗教与民间习俗 一、三峡宗教与节庆习俗 1.三峡宗教对民俗的辐射 2.传统节日的宗教信仰内涵 3.传统节日及祭祀活动与节庆习俗的关系 二、三峡宗教与禁忌习俗 1.三峡禁忌类型 2.三峡禁忌习俗的形成原因 3.三峡禁忌习俗的流变状态 三、丰都鬼城文化 1.独特的文化形态 2.浓郁的宗教元素 3.鲜明的文化特色 4.多重价值与复杂效应第十章 长江三峡宗教与民间艺术 一、三峡宗教与民间音乐 1.仪式歌 2.梯玛神歌 3.土家旱龙船 二、三峡宗教与民间舞蹈 1.祭祀舞 2.三峡巫舞 3.巴渝舞 4.撒尔嗬 5.摆手舞 三、三峡宗教与民间戏剧 1.傩戏 2.还坛神 3.堂戏 4.毛古斯 5.阳戏与还阴戏 6.道戏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全面阐述了长江三峡地区各种宗教与宗教事像的历史、现状及其区域性特征。纵向梳理了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以及伊斯兰教等人为宗教在三峡地区的传播历程、特点和复杂影响,以巫教为代表的三峡民间宗教信仰崇拜的形成、沿革和存留状态;横向描述了三峡地区宗教与民俗、艺术等非物质文化形态的渗透互融,以及各种宗教与宗教事像在现实三峡区域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

编辑推荐:

长江三峡地区的地域、历史条件和民族因素使这里成为多种宗教文化的际会之地,既有远古流传下来的原始宗教信仰,又有土生土长的道教,还有逐渐中国化的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复杂的宗教文化是三峡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本地区人们的礼仪、伦理、思维及民风习俗,对本地区的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都产生过复杂的作用,不了解三峡宗教的历史与现状,就很难全面、深刻地认识三峡文化。本书全面阐述了长江三峡地区各种宗教与宗教事像的历史、现状及其区域性特征。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长江三峡宗教文化概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489115
如需购买下载《长江三峡宗教文化概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长江三峡宗教文化概论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929.2 的主题关于 三峡-宗教文化-概论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