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布雷回忆录
陈布雷回忆录封面图

陈布雷回忆录

陈布雷,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4.0

书籍简介:

本书记述了陈布雷自1890年至1939年五十年的人生回忆,虽后十年未出记不免遗憾,但出自本人之手的回忆录向读者展示了一段不同寻常的近代史。《回忆录》分为了两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其前半生的经历(1890~1921),第二部分回忆了他后半生的政治生涯(1921~1939)。此次出版更为全面,将其《回忆录》及其政论、遗书等编录一册,并辟一新章“名人论陈布雷”,欲提供给读者一全方位的思考视角。

书籍目录:

前记

自序

自序

回忆录

清光绪十六年庚寅(一八九○)一岁

光绪十七年辛卯(一八九一)二岁

光绪十八年壬辰(一八九二)三岁

光绪十九年癸巳(一八九三)四岁

光绪二十年甲午(一八九四)五岁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一八九五)六岁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一八九六)七岁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一八九七)八岁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一八九八)九岁

光绪二十五年己(一八九九)十岁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一九○○)十一岁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一九○一)十二岁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一九○二)十三岁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一九○三)十四岁

光绪三十年甲辰(一九○四)十五岁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一九○五)十六岁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一九○六)十七岁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一九○七)十八岁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一九○八)十九岁

宣统元年己酉(一九○九)二十岁

宣统二年庚戌(一九一○)二十一岁

宣统三年辛亥(一九一一)二十二岁

民国元年壬子(一九一二)二十三岁

民国二年癸丑(一九一三)二十四岁

民国三年甲寅(一九一四)二十五岁

民国四年乙卯(一九一五)二十六岁

民国五年丙辰(一九一六)二十七岁

民国六年丁巳(一九一七)二十八岁

民国七年戊午(一九一八)二十九岁

民国八年已未(一九一九)三十岁

民国九年庚申(一九二○)三十一岁

民国十年辛酉(一九二一)三十二岁

民国十一年壬戌(一九二二)三十三岁

民国十二年癸亥(一九二三)三十四岁

民国十三年甲子(一九二四)三十五岁

民国十四年乙丑(一九二五)三十六岁

民国十五年丙寅(一九二六)三十七岁

民国十六年丁卯(一九二七)三十八岁

民国十七年戊辰(一九二八)三十九岁

民国十八年已巳(一九二九)四十岁

民国十九年庚午(一九三○)四十一岁

民国二十年辛未(一九三一)四十二岁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一九三二)四十三岁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一九三三)四十四岁

民国二十三年申戌(一九三四)四十五岁

民国二十四年乙亥(一九三五)四十六岁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一九三六)四十七岁

民国二十六年丁丑(一九三七)四十八岁

民国二十七年戊寅(一九三八)四十九岁

民国二十八年己卯(一九三九)五十岁

附录一政论

附录二书信

附录三遗言

附录四论陈布雷

后记

前言

余于民国二十五年夏,在庐山追纪少年旧事,为《回忆录》一册,所纪皆个人经历,并及家庭事,至民国十年余三十二岁时为止,今忽忽且五年矣。诸儿女属请续纪三十三岁以后事。而公务殷繁,卒鲜略晷,未遑执笔也。今年六月,养疴于老鹰岩,事简多暇,乃就所记忆者分年追述之,至二十八年终为止,为《回忆录》第二册。余五十岁以前之事迹,略具于斯,然时日久远,追忆为难,或有年月舛讹之处,尚待异日补正耳。

二十九年六月二十二日畏垒识

后记

史学大家陈寅恪有言:“一时代之学术,必有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泉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人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谕者也。”(陈寅恪《陈垣墩煌劫余录序》)陈布雷是中国近代史之重要人物之一,陈氏的《回忆录》与《日记》就是新材料,客观公正地评价陈布雷亦是新时期的新课题。

陈布雷生于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逝世于1948年11月13日。他们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几千年未有大变局的时代。清王朝覆亡,讨袁护法,北伐战争,清党剿共,抗日战争,内战。陈布雷从一介书生而为报界先锋,其文风生水起,掷地有声。后追随蒋介石凡二十余年,被视为“总统文胆”、“领袖智囊”、“国民党第一支笔”。而最后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种种谜团。要寻找一个真实的陈布雷,其《回忆录》与《日记》就是最佳的途径之一。

《陈布雷回忆录》是在陈布雷去世两个月后,由其夫人王允默女士整理,上海廿世纪出版社影印出版。1936年夏,陈在庐山“追忆少年旧事”,成《回忆录》一册。1940年6月,陈在重庆老鹰岩养病,“事简多暇”,又续写了《回忆录》第二册。起于光绪十六年(1890)出生,迄于1939年五十岁。原稿用老式红格十行本毛笔撰写。出版时,合为一册,共168页,凡七万言,附录图片十余帧。1967年,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排印本,前有图片七帧。陈布雷自序手稿影印一幅。由前记、自序、回忆录(一)、回忆录(二)、附录组成,32开本,计241页。1977年,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排印本,书名为《回忆录》。所记凡个人求学及工作经历,友朋交游,政治事件,文稿随感,兼及家庭各事。其文约,其事该。平实生动地记述了陈氏的一生。

校订史籍是一件艰苦细致的工作。整理者以上海1949年版为底本,参照了台北传记文学1967年版本,复又以其他文献、史志,比证勘核,力求给读者提供一个理想的读本。

一、《回忆录》文简事赅,而涉猎广泛,人物众多。为方便读者,整理者对人物的名、字、号作了说明,文中皆用“()”标志。需要说明的是:凡“()”中文字与正文字体相同者,皆为《回忆录》原文,凡“()”中文字为楷体者,均为整理者所加。对与陈关系密切或有重大影响的重要人物作了说明。

二、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历史的背景,整理者于关键处作了按语,或可作一些延伸阅读。文中皆用楷体,与正文相区别。

三、陈布雷为蒋介石撰写的重要文稿,均是以蒋介石名义发布的,一些重要篇幅,我们也作了附录。

四、为了与《回忆录》互为印证,整理者援引了部分陈布雷日记。因无缘读得“日记”原稿,凡所征引“日记”内容均转引自王泰栋先生的《陈布雷大传》(团结出版社),在此特致谢意。我们还援引了陈元、翁泽永、杨奎松诸先生的文章,也一并致谢。

五、在《回忆录》正文后,附录了政论、书信、遗言、论陈布雷几项,以期对陈氏有一个更完整的了解。

整理者学识所限,错漏难免。且《陈布雷回忆录》止于1939年。陈夫人王允默女士在“前记”有云:“至于五十岁后所记,以及论文书札小品等作,亦正在整理菟集中,一俟有成则当陆续付梓。”我们也希望俟该书再版时,有一个更为详尽的本子呈现给读者,同时也期待着陈布雷日记的早日出版。是为记。

2009年8月

内容摘要:

  陈布雷是民国历史上一位传奇的人物,是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他是个典型的旧文人,具有浓厚的传统思想。追随蒋介石二十余年,屡屡列居高位,地位显赫一时,但在国民政府风雨飘摇之际,却自杀身亡,给世人留下了较多的迷惑和深深的遗憾。本文试通过《回忆录》的内容对其进行分析。  陈布雷(1890~1948),浙江慈溪人。原名陈训恩,号畏垒,字彦及。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1911年任上海《天铎报》记者;1912年3月加入同盟会;1920年任《商报》主编;1927年加入国民党,历任浙江省政府秘书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国民政府教育部副部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1935年后历任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副秘书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秘书长、最高国防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长期为蒋介石草拟文件。1948年11月在南京自杀。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陈布雷回忆录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6035385
如需购买下载《陈布雷回忆录》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东方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4.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33 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陈布雷回忆录是东方出版社于20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7=6 的主题关于 陈布雷(1890~1948)-回忆录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