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教育史话
厦门教育史话封面图

厦门教育史话

李向群, 编著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50.0

书籍简介:

本书深度利用厦门教育档案史料,对厦门1949年之前出现的教育形式、事件、现象进行叙议结合的评述。约计30万字。

作者介绍:

李向群,出生于教师、医生家庭。“文革”中期中学毕业;当过居委会临时工,当过围垦工程民工,当过近五年插队知青;1977年高考后上学,毕业后任中学语文教师;奉调至厦门市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任职近十七年,再奉调先后任过两个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党政负责人;后转任区党务部门任职,兼任厦门市教育学会顾问、厦门市语言学会顾问、集美大学文学院、集美大学客座教授、台湾树德科技火学荣誉讲座教授。

书籍目录:

上编:辛亥革命前的厦门教育(明末至1911年)第一章厦门教育的发端与延播第一节地域性——闽南文化源远流长闽南文化是厦门教育萌发的丰沃土壤闽南文化为厦门教育注入深耕和张扬的活力第二节开放性——西学东渐得其所长并发在1898年过年前后的厦门教育大事西学东渐活络着厦门教育第三节交互性——侨办教育一枝独秀传统美德推动侨办教育萌发新芽陈嘉庚开启了厦门侨办教育的先河第四节渐进性一-社会发展民众需求《风俗记》中的厦门社会生活和教育情状大事记勾画的厦门教育渐进的轨迹

上编:辛亥革命前的厦门教育(明末至1911年)第一章厦门教育的发端与延播第一节地域性——闽南文化源远流长闽南文化是厦门教育萌发的丰沃土壤闽南文化为厦门教育注入深耕和张扬的活力第二节开放性——西学东渐得其所长并发在1898年过年前后的厦门教育大事西学东渐活络着厦门教育第三节交互性——侨办教育一枝独秀传统美德推动侨办教育萌发新芽陈嘉庚开启了厦门侨办教育的先河第四节渐进性一-社会发展民众需求《风俗记》中的厦门社会生活和教育情状大事记勾画的厦门教育渐进的轨迹第二章私塾蒙学接续着文化古国的传承闽南蒙学吸纳古代教育的精髓厦门私塾多样的办学类型厦门私塾层次分明的办学状况塾师员生的互动第三章社学厦门社学兴办的合理外在因素福建社学兴废对厦门社学的正反作用回看厦门社学的岁月留痕第四章县学厦门县学办学面面观朱熹与厦门县学第五章书院走进厦门古书院巡行厦门古书院下编:民国后的厦门教育(1912-1949年)第六章概述第七章百废初兴(民初至1933年)第一节旧制变革私塾在民间依旧深植书院向学堂平稳过渡第二节新制初见厦门现代教育开始迈步先声夺人,厦门童军教育出手不凡第三节革故鼎新教会学校催发厦门近代教育的兴起都市发展推进厦门教育学堂转型鹭江两岸,遍踏厦门教育蹒跚足迹第四节知微见著五四运动催发厦门学人罢教风潮纾解教师窘境五卅参案引发反帝风潮厦门学生运动波涌连连学潮浪涌鹭江之滨“九-八”唤醒厦门学界第八章千帆竞渡(1933-1938年)第一节整合教育资源厦门建市,近代厦门教育规模粗具教学相长,推动厦门办学知行合第二节拓展教育层面职业教育,萌发现代厦门教育的新芽……第九章万籁俱寂(1938-1945年)第十章再起东山(1946-1949年)后记

内容摘要:

写教育的历史不容易,要写好、写清和写明白近现代教育的史和事,确实是件难事。这是因为近现代教育的社会背景的变化太多、太快,情况太复杂、外部环境纷纭变化、内部条件先天不足……种种困难都在考验作者的耐心。但从向群送来的书稿看,他尽力做到了聚拢四散的素材,梳理零散的史料,提出明确的思路,阐发独到的见解。  厦门教育的发展之路绝非坦途。百余年来,封建教育日趋式微,新式教育激浊扬清,抗战沦陷蒙受国难,三年内战风雨飘摇,行走于这样的路径之上,还要在一波三折的磨难中不断探寻发展、寻求教书育人的真谛所在,着实难能可贵。  厦门教育的发展之路令人称羡。百余年来,虽历尽沧桑,却业绩良多;虽坎坷艰辛,但建树频现。尤其是在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厦门教育的许多事件、人物都为厦门、福建的近现代教育和社会发展留存了弥足珍贵的印迹,这也揭示了厦门近现代教育对厦门、对福建社会发展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厦门教育史话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厦门档案丛书
9787561547298
如需购买下载《厦门教育史话》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厦门出版单位厦门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13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500

书籍信息归属:

厦门教育史话是厦门大学出版社于2013.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527.573 的主题关于 地方教育-教育史-研究-厦门市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