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与逻辑
事实与逻辑封面图

事实与逻辑

李鼎楚,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将清末司法独立分为思想、制度与实效三个层面进行考察,论述在宪政背景下中国司法独立的思想启动以及文化认同与选择;认为权力角逐是司法独立制度落实到中国最真实的动力,在落实过程中所反映出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如“法权一体”、“司法组织”和“司法受制”,必然会影响今后中国司法独立的趋向;最后考察司法独立在清末的实效,并在结论中认为一种“圆盾”倾向而非“刀把子”倾向的司法独立更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权利。

作者介绍:

李鼎楚(1980—)号三疋湘人,湖南新邵人,法学博士,吉林大学法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湘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湖南省益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助理,湖南省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已在《光明日报·理论周刊》、《政法论坛》、《法商研究》、《政治与法律》等期刊发表法学专业学术论学10余篇,其中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全文转载,参与曾宪义教授总主编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十卷本)部分章节写作,与他人合著法学著作多部。

书籍目录:

第1章 引论

一、问题与立场

二、回顾与反思

三、构想与求新

第2章 清末司法独立思想的端倪、动因及途径——至预备立宪前夕的考察

一、端倪:自西徂东的新观念

(一)端倪出现的三个阶段或时期

(三)演进过程中的特点

二、动因:自身需求与外来逼迫的共同作用

(÷),社会经济变革的需求

(二)删狱黑暗腐败的反省

(三)思想界国家意识的觉醒

(四)治外法权的催化

三、途径;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引入的蜕变

(一)传教士的“精神侵入”

(二)出洋官员的桥梁作用

(三)留学生们的言传身教

第3章 清末官方主流思想对司法独立的理解与选择——以预备立宪期间官员的言论为中心

一、一种直观的宪政逻辑:“制度崇拜”的司法独立

二、“清弊救亡”:宪政神话下的“司法专官”论

三、认同与选择:立宪主义“大权政治”下的一项措施

四、小结:未曾迈进国家主权的领域

第4章 清末司法独立制度构建中的两场“斗法”——试析当局人在权力重置中的阶层意识与角色扮演

一、新的观察点:从理论认知的确立过渡到制度中的权力分配

(一)突破宪政“三权理论”的分析框架

(二)历史解释中最真实的权力角逐

(三)从必要性到可行性的转向

二、削权与踞权:中央当权者与地方督抚的较量

(一)当家者的“诡计”:地方官制改革中的司法独立设置

(二)看家人的拖沓与要挟:督抚对司法独立制度的冷漠与反对

(三)“标新取宠”的另一派:袁世凯试办天津审判厅

三、司法领域内部的争权:法部与大理院的龃龉

(一)内讧的经过:以三部法规和三份奏折进行勾勒

(二)大权的“如来佛之掌”:部院的行政化倾向与清廷的“平衡术”

(三)在朝与在野的专家们:知识精英的意气与品性、论道与践行

四、问题以及趋势:当家人、看家人和专家们的影响

第5章 清末司法独立操作中的实情与实效——以权利保障为中心

一、旨趣与方案:清末司法独立实效解读

(一)可行性分析的深入:从制度。文本转化为现实操作

(二)警觉目的论的泥潭:解释“大事件,”与“历史描绘的精细化”

(三)一种真实的局限:‘定位清末司法独立实效考察的有效范围

二、“同情”与“移情”:考察抑制实效的困难

(一)匮乏的困窘:人、财与法律

(二)传统的窒碍:无奈的思维惯性

(三)外来的“绊脚石”:领事裁判权的侵害

三、“自评”与“他评”:案件处判的实情实效

(一)案件处判概况及其问题

(二)裁判者:权力运用与权威形成

(三)当事人:纠纷中的权利诉求与保障

四、“短板效应”:配套审判的相关运作

(一)司法独立中的人事:法官选任、惩戒与法政教育

(二)“护身符”与“利剑”:法官保护与行政裁判

(三)法律人与普通人的沟通:陪审与律师辩护制度

五、“圆盾”与“刀把子”:司法独立倾向于何?

结语 评判与拓展

一、事实与逻辑

二、三种评价:权力、权舆与权宜

三、转变:视角决定评判

四、问题的拓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怀着感恩之心行在路上

内容摘要:

在西方,司法独立对于实现法治、构建宪政以及保障人权意义重大。清末开启了中国司法独立的历史。基于必要性至可行性的演进顺序,《事实与逻辑:清末司法独立解读》《事实与逻辑(清末司法独立解读)》将清末司法独立分为思想、制度与实效三个层面,进行文化、政治和社会全景式的考察:在思想层面上得出,清末司法独立与宪政从未在国家主权领域获得一种实质性联系。从制度形成中看到,权力角逐是其中最真实的动力,其所体现的“权力争斗”而非“权力对抗”的倾向,影响今后中国司法独立的趋向。在考察实效后发现,清末司法独立体现的一种“刀把子”而非“圆盾”的倾向不利于保障人民的权利。以上的解读,依赖事实与逻辑的关联。然而在学术研究中,事实与逻辑所表达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是变动不居的。主观与客观、事实与逻辑之间的决定论因而莫衷一是。我们应该警惕任何一种对于清末司法独立的绝对评判。由视角的开放、思路的展开和问题的拓展所带给我们对当下相关问题的启示应为《事实与逻辑:清末司法独立解读》真正贡献之所在。
《事实与逻辑(清末司法独立解读)》由李鼎楚编写。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事实与逻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人权研究博士文库
9787511816566
如需购买下载《事实与逻辑》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法律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事实与逻辑是法律出版社于2010.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9.52 的主题关于 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清后期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