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怎么样?
中国怎么样?封面图

中国怎么样?

张志安, 叶卿, 主编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体例包括“经典报道”、“深度访谈”两部分,既收录被访者有关中国报道的最优秀、最典型的作品文本,又对其本人进行直接、深入的访谈,访谈内容将兼具国际性与本土化,既细致、全面地总结阐述其所在媒体的报道模式(如“华尔街日报体”),又深刻、系统地探讨其在中国从事新闻报道的感受与经验。由此,给中国的一线新闻人、尤其是深度报道记者提供向外借鉴的“接近性文本”。

作者介绍:

张志安,浙江安吉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传播学博士,院长助理。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秘书长,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及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新闻生产社会学、深度报道、国际传播等。曾主编或主撰出版《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2007)、《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2006)、《媒介败局:中外问题媒介案例分析》(2006)、《媒介营销案例分析》(2004)、《媒介资本市场案例分析》(2004)等多本著作,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新闻生产与社会控制的张力呈现:《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个案研究》、《深度报道从业者职业意识特征研究》、《三十年深度报道实践轨迹回望与专业反思》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序:境外记者在中国

对外国媒体的期待应该更现实点

——CNN驻北京分社社长吉米(Jaime A.FlorCruz)访谈

尽量站在中间的立场

——路透社中国首席记者林洗耀(Benjamin Lim)访谈

我感兴趣于中国现实中的张力

——《华盛顿邮报》驻北京记者Edward Cody访谈

用阿拉伯的眼睛看中国

——半岛电视台北京分社社长伊扎特·舍赫鲁尔访谈

神秘的中国适合写侦探小说

——《金融时报》北京分社社长马利德(Richard McGregor)访谈

中国的故事在于变化与运动

——英国《卫报》北京社社长华衷(John Watts)访谈

有意思的中国故事很难写

——日本共同社驻中国记者盐泽英一访谈

不喜欢从慕尼黑来判断中国的感觉

——《南德意志报》驻华首席记者包克(Von Henrik Bork)访谈

以理解的心态去看待中国

——新加坡《联合早报》北京首席特派员叶鹏飞访谈

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

——越南通讯社北京分社社长阮春正访谈

好记者应该尽量地接近公正

——《纽约13报》亚洲部负责人葛根(Edward A.Gargan)访谈

给所有当事人说话的机会

——路透社北京分社高级记者储百亮(Chris Buckley)访谈

寻找使人们生活得更好的故事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驻京记者付毕德(Peter Ford)访谈

以话筒作笔描摹万象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驻中国记者孔安(Anthony Kuhn)访谈

无所谓新闻正负,只在乎报道真实

——英国电视第四频道驻京记者林夕(Lindsey Hilsum)访谈

后记

内容摘要:

境外记者是指国外或境外媒体机构派驻中国大陆的记者。这些境外记者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当中国发生一些重大事件(如奥运会)时,临时派来中国的记者,被称为“伞投式记者”;一类是常驻在中国本土的境外记者。伞投式记者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一般相对较低,多数可能不会说中文。但常驻境外记者则不同,多数懂中文,且一般都来过中国,熟悉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还有较多的社会关系,活动力强,活动范围广,消息灵通;他们会非常重视采访实效,为了及时发出新闻,希望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不满足于一般性的采访和参观;他们一般政治上很敏感,既会客观报道中国情况和中国内外政策,也会渲染我国存在的问题,尤其突出我国人权、自由、民主等问题。

编辑推荐:

他们“妖魔化”中国了吗?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怎么样?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6529201
《中国怎么样?》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广州出版单位南方日报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怎么样?是南方日报出版社于2009.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15 的主题关于 新闻报道-作品集-世界-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