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击水
中流击水封面图

中流击水

李庆刚, 著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年系列丛书之一。系统阐述了1989到2002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书籍目录:

壹经受考验

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1.十三届四中全会

2.两代领导集体的顺利交接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贰确立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休制

1.计划与市场之是非

2.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3.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叁加强调控

实现经济发展“软着陆”

1.经济过热

2.宏观调控

3.“软着陆”

肆改革攻坚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1.从未间断的改革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三年脱困”

伍经济一体化

加入WTO

1.中国提出“复关”

2.漫漫“复关”路

3.“入世”三原刚

4.“人世”梦圆

陆描绘蓝图

建设小康社会

1.中国式的现代化

2.奔小康

3.建设小康社会

柒两个大局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两个大局”构想

2.西部大开发的提出与实施

3.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

捌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国家

1.法制意识的觉醒

2.由“法制”到“法治”

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玖可持续发展

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1.一种新的发展观

2.中国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拾科教兴国

关系改革成功、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

1.热潮涌动

2.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3.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拾壹不改执着

中国终圆奥运梦

1.百年梦想

2.擦肩而过

3.再次申办

4.我们赢了

拾贰扶贫攻坚

为达到小康添动力

1.扶贫工作起步

2.八七扶贫攻坚

3.成就斐然

拾叁祖国统一

港澳回归谱新篇

1.“一国两制”

2.香港、澳门回归

3.台湾问题

拾肆迎接挑战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1.科技强军

2.“五句话”和两大历史性课题

3.精兵之路

拾伍外交工作

为了世界更美好

1.打破西方制裁

2.发展新型大国关系

3.稳定周边,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合作

4.千禧聚首话未来

拾陆“三个代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1.“三个代表”思想的酝酿

2.“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与阐发

3.确立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

拾柒反腐倡廉

治国必先治党

1.一个重要交代

2.历史性课题

3.治党务必从严

拾捌化解危机

从容面对考验

1.应对金融风暴

2.抗击洪水

3.三大斗争

后记

前言

曹普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30年,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犹如白驹过隙,只是稍纵即逝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国人民,对于中华民族,对于发动和领导这场前无古人的“伟大革命”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这30年,又是如此的不同寻常,又是如此的“惊心动魄”:在这30年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启动的,一经启动就一发而不可收,一经启动就使中华民族的生命活力、就使中国共产党的创造活力,就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活力、就使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和潜力,得到沛然释放。然而,回到30年前的时空环境之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伟大革命”的启动,又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又是一种被迫的选择,然而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从1957年开始,由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发生“左”的错误,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连续出现重大挫折和失误,党和国家的体制机制日益僵化封闭,特别是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更是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灾难,造成了空前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极大地损害了党和社会主义的形象。而在这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新科技革命助力的推动下实现了新一轮经济快速发展,经历了第二个“黄金时代”;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乘势而起,也实现了经济起飞,创造了后来居上的现代化“奇迹”。两相比较,本来就已经存在的中西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了,中华民族再次面临被“开除球籍”的现实之虞!1982年9月,邓小平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曾尖锐地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30多年,截至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后来,他又说:“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

改革就是适应这样的要求提出来的,开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毅然决然地决策的改革开放成为“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人告别过去、开创未来、引领中国发展进步进入新天地的一次关键性的重大抉择。30年前,因为我们义无反顾地作出了这样的选择,中国社会才发生了今天这样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设若当初不作这样的抉择,或者作出别样的抉择,继续陷在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僵化封闭的“左”的泥淖之中,与世界发展的潮流相脱节、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相背离,很难想象我们的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命运会处于怎样的状态。30年来,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不断增强,国际威望和影响力日益提高。通过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感召力,领导这场伟大革命的中国共产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事实雄辩地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的一切。这些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来自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领域的一次次严峻考验,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使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归根结底,就在于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大发展,积累了应对和化解各种风险和困难的雄厚基础。

30年的改革开放,历经风雨洗礼,是一幅波澜壮阔、瑰丽多姿的历史画卷。在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全景式地、生动翔实地、浓墨重彩地描绘这幅画卷,反映3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重大历史决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出台的背景、发生的影响,反映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30年献礼,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也是党的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正是抱着这样的初衷和愿望,我们构思并撰写了本丛书。

本丛书以“点击1978年以来重大事件与决策”为总题目,以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为基本线索,分为三卷。每卷确立一个最能反映这一段历史主题和特点的题目,三卷之间紧密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一卷:《巨帆出海》(19781989)。“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对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危难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始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壮阔航程。改革开放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创的,故本卷定名为《巨帆出海》,主要反映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发展、内政外交、建军建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事件。

第二卷:《中流击水》(19892002)。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和国家处于危难之际登上中国政治舞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驾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继续前进。经受一个又一个考验,化解一道又一道难题,破乌云见霁月,乘风破浪显英雄本色,是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故本卷定名为《中流击水》。本卷主要反映江泽民时代中国改革发展、内政外交、建军建党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

第三卷:《惠风和畅》(20022008)。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努力化解在市场化过程中积累或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举措,提出了推动建立和谐世界的新思维,和谐,和平,合作,成为指导今日中国改革发展和内政外交的主色调、主旋律,故本卷定名为《惠风和畅》。本卷主要反映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军事外交、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

党的十七大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特别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段话,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决心和信念,也正是本丛书全部内容和主旨的集中体现,故引以作结。

是为序。

2008年8月8日

后记

《点击1978年以来重大事件与决策》丛书,是由军事科学出版社编辑室主任潘宏女士鼎力推荐,应湖南人民出版社之邀,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而撰写的。全书由曹普和潘宏两位博士共同拟定写作思路和总体框架,最后由曹普担任主编对全书进行统稿和修改。

具体承担各卷写作任务的人员是:

第一卷《巨帆出海》,张海荣(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博士);

第二卷《中流击水》,李庆刚(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副教授,博士):

第三卷《惠风和畅》,沈传亮(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讲师,博士)。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史上,1978年以来的历史进程,是一个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最快的阶段。作者充分运用中共中央党校在党史研究领域多年的教学和研究积累,吸收了近年来学术理论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翔实记录了1978年以来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对1978年以来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作了详尽的理论分析。由表及里,史论结合,全景式地展现1978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发展全貌,是本书特色。

由于本丛书所叙历史时间跨度大,加之历史事件本身纷繁复杂,作者难免在史事、史实、史料的运用和把握方面多有舛漏,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同时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及一些历史原因,不能对所采用的内容和图片逐一核实来源和原作者,为此我们深表歉意。甚望本书所涉图片及内容的原作者见书后,在予以理解的同时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规定奉致稿酬。

全书在撰写和修改过程中,得到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兼本书责任编辑莫金莲女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也融入了她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曹普

2008年8月

内容摘要:

  30年的改革开放,历经风雨洗礼,是一幅波澜壮阔、瑰丽多姿的历史画卷。在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全景式地、生动翔实地、浓墨重彩地描绘这幅画卷,反映3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重大历史决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出台的背景、发生的影响,反映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30年献礼,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也是党的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  本丛书以“点击1978年以来重大事件与决策”为总题目,以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为基本线索,分为三卷。每卷确立一个最能反映这一段历史主题和特点的题目,三卷之间紧密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中流击水》(19892002)。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和国家处于危难之际登上中国政治舞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驾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继续前进。经受一个又一个考验,化解一道又一道难题,破乌云见霁月,乘风破浪显英雄本色,是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故本卷定名为《中流击水》。本卷主要反映江泽民时代中国改革发展、内政外交、建军建党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流击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点击改革开放30年重大事件与决策
9787543855601
如需购买下载《中流击水》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长沙出版单位湖南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流击水是湖南人民出版社于2008.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1 的主题关于 改革开放-大事记-中国-1989~2002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