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考古学导论
美术考古学导论封面图

美术考古学导论

刘凤君, 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1.1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采纳考古发现和其研究成果,把中国美术考古系统化、规范化的著作,也是一部较好地将实物研究和考古学理论相结合的美术考古专业教材。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是“理论与方法”,主要介绍了欧洲美术考古产生和发展的情况以及中国考古的起始、发展和现状,分析了美术考古学与考古学以及美术史、美学、宗教的关系,探讨了美术考古的性质和任务,系统科学地提出了美术考古学系统深入的综合研究方法。下卷是“发现与研究”,根据美术考古邪恶研究方法,并结合考古发现的实际情况,对中国古代美术进行分类研究,主要分为雕塑、佛教造像、画像石与画像砖、绘画、建筑、陶瓷等10类,并详细分析了各类美术的发现与研究历史,阐释了它们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及其艺术水平和发展阶段。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美术与考古相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作为相关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介绍:

刘凤君,男,字龙朋,号神通居士,1952年出生于山东省蒙阴县。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山东大学任教,主要从事考古学、美术史和古文字教学研究与书法创作研究。   刘凤君教授现任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骨刻文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凤君教授是学界公认的美术考古学理论体系创建第一人,骨刻文的发现者和骨刻文学理论框架的奠基者,崇山石祖林的发现者和研究者,济南四门塔佛头像回归的文化使者,“青州风格”佛像提出者。2002年被中国文物报社评为中国文博考古百位名家之一。2004年被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西山服务局聘为中国当代书画名家。   他已独立出版《中国古代陶瓷艺术》、《考古学与雕塑艺术史研究》、《美术考古学导论》、《山东佛像艺术》、《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昌乐骨刻文》、《考古中的雕塑艺术》和《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寿光骨刻文》,与人合著《黄河三角洲佛教造像研究》,主编《四门塔阿□佛与山东佛像艺术研究》和《美术考古学100问》等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部分学术论文已被翻译成英、日、韩等文字发表。

书籍目录:

上卷 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西方美术考古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欧洲古典美术考古的产生

第二节 温克尔曼与《古代艺术史》

第三节 近代考古学的地层学和类型学对美术考古的影响

第四节 米海里司与《美术考古一世纪》

第五节 20世纪西方美术考古的发展

第二章 美术考古学是中国考古学重要的分支学科

第一节 金石学与美术考古学

第二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人在中国的美术考古活动

第三节 如何看待外国人在中国早期的考古活动

第四节 岑家梧与《中国艺术考古学之进展》

第五节 冯贯一的《中国艺术史各论》

第六节 中国近代考古学对美术考古学的影响

第七节 高等院校的美术考古教学及美术考古学研究的局限性

第三章 美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美术考古学的基础研究法

第二节 美术考古学深入综合的研究法

第四章 美术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美术考古学与考古学的关系

第二节 美术考古学与美术史的关系

第三节 美术考古学与美学的关系

第四节 美术考古学与宗教美术的关系

第五章 中国古代美术的民族特征

第一节 中国美术源远流长,民族风格一脉相承

第二节 中国美术特殊的寓意象征性审美功能

第三节 中国美术重视以形传神

下卷 分类与研究

第一章 雕塑

第一节 雕塑艺术是最典型的造型艺术

第二节 中国雕塑艺术的发现与研究

第三节 中国雕塑艺术内容分类

第四节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技法

第五节 新石器时代与铜石并用时代的雕塑艺术

第二章 佛教造像

第一节 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发现与研究

第二节 佛教造像内容分类

第三节 佛教造像艺术形式分类

第四节 佛教造像的布局艺术

第三章 画像石与画像砖

第一节 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发现与研究

第二节 画像石

第三节 隋、唐陵墓石线雕人物画的内容,雕刻技法和构图

第四节 画像砖

第四章 绘画

第一节 绘画艺术的分类

第二节 中国古代墓室壁画和寺观壁画的发现与研究

第三节 吐鲁番出土的绢画伏羲女娲像

第四节 墓室壁画的分期、分区和内容分类

第五章 建筑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现与研究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

第三节 美术考古学所研究的古代建筑

第六章 陶瓷

第一节 陶瓷的发现与研究

第二节 陶器和瓷器的分类

第三节 瓷器的分期

第七章 玉器

第一节 玉器的发现与研究

第二节 玉器的分类

第三节 中国玉器发展的原因及其艺术特征

第四节 商、周时期的琢玉技术

第八章 铜器

第一节 铜器的发现与研究

第二节 商、周青铜器的分类、制作及其纹饰内容

第三节 汉、唐铜镜的形制与纹饰

第九章 石碑与墓志形制

第一节 石碑与墓志的发现与研究

第二节 南北朝墓志的分类与源流

后记

再版后记

内容摘要:

《二十世纪中国文博考古最佳论著:美术考古学导论(第二版)》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总论,重点是“理论与方法”,概括地讲述了西方与中国美术考古学的发生与发展,以期从历史发展中明确美术考古的对象、目的与任务,明确其性质乃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且与美术史有密切的关系。下卷是“分类与研究”,对美术考古研究内容分门别类地进行论述。每一类都原原本本地讲述其发现与研究历史,内容、形式和技法的分类与发展阶段,有的还对其历史价值与美学价值作出评述。作者将中国古代的美术遗存分为十类,乃是根据考古发现的资料的实际情况而划分的。他同时指出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指出“各种艺术除自身有着比较独立的发展过程之外,还有着它与其他艺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制约的过程”,这是很有见地的。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美术考古学导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40410082
如需购买下载《美术考古学导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次2版印次1
定价(元)31.1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4000

书籍信息归属:

美术考古学导论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4.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6 的主题关于 美术考古-考古学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