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评价研究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评价研究封面图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评价研究

赵秀娟, 汪寿阳,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系统工程方法论指导的基金评价研究专著,从独立第三方的角度力求完整地分析和解决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中的评价问题。在分析成熟市场已有的评价理论和经验的同时,不仅注重在理论框架上有重要的创新,而且致力于针对我国年轻的基金市场构建有效而合理的评价体系,在研究思路、模型开发、理论方法、实证检验等方面都有创新和突破,包括开展了一些在国际上基金评价研究领域属于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尤其是提出了用效率和行为研究的思路来评价证券投资基金业,并首次真正完整地构建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评价体系。一方面从单支基金评价到基金经理评价,再到基金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评价、市场评价,由小到大,层层推进;另一方面从基金的风险度量开始,到业绩评价、效率评价、行为评价、持续性评价,特别是在充分考虑我国基金业的实际特点后,有针对性地构建合理的模型进行研究,分析逐步深入,为市场参与各方都提供了一个可以参照的范例和评价思路。

书籍目录:

丛书序

序言

第一篇总论

第1章引论

1.1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概述

1.2基金评价的研究意义

1.3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2章证券投资基金评价方法综述

2.1基金的绝对收益水平

2.2基金的风险水平

2.2.1标准差

2.2.2卢系数

2.2.3下跌风险度量

2.2.4相对风险度量

2.2.5VaR

2.3基金评价的基准组合

2.4基金风险调整的收益水平

2.5基金业绩来源分析

2.5.1对基金经理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的考察

2.5.2基于风险补偿的Fama分解

2.5.3基于投资操作环节业绩贡献的基金业绩归属分析

2.6基金业绩的持续性分析与预测

2.7基金的风格检验方法

2.7.1基于组合的风格分析

2.7.2基于回报的风格分析

2.8其他方法

2.9国内外现有评价体系介绍

2.9.1晨星评级体系

2.9.2标准普尔的评级系统Micropal

2.9.3我国主要的基金评级体系

2.10本章小结

第二篇基金产品评价研究

第3章基金风险指标的改进

3.1问题的提出

3.2VaR

3.2.1VaR的定义

3.2.2VaR的优点与限制

3.3证券投资基金收益率正态性检验

3.3.1样本

3.3.2正态性检验

3.4非对称(Asymmetric)Laplace分布

3.4.1定义

3.4.2非对称Laplace分布的一些主要特性

3.5非对称Laplace分布下的VaR

3.6非对称Laplace分布数据的拟和与检验

3.7本章小结

第4章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持续性研究

4.1考察基金业整体持续性的常用方法

4.1.1双向表

4.1.2回归法

4.2基金业绩持续性检验

4.2.1数据与方法

4.2.2检验结果

4.3两种新的持续性检验方法

4.3.1转移矩阵

4.3.2整体持续性指标

4.4本章小结

第5章基于DEA的基金业绩评价

5.1文献回顾

5.2数据包络分析(DEA)

5.2.1CCR模型

5.2.2BCC模型

5.3基金DEA评价的几个关键问题

5.3.1概念模型的选择

5.3.2数量模型的选取

5.3.3充分的分析

5.4本章小结

第6章基于基金特征的PCPC评价模型

6.1类别变量的嵌入

6.2部分不可控

6.3偏好信息的引入

6.4PCPC模型

6.4.1定义

6.4.2性质

6.4.3变形

6.4.4分析方法

6.5实证分析

6.5.1单期评价

6.5.2多期综合评价

6.5.3基金管理信息的深层次挖掘

6.6本章小结

第7章相对吸引程度和相对进步程度评价

7.1问题的提出

7.2背景模型

7.3锥性背景模型

7.3.1偏好下的集合划分

7.3.2偏好下的吸引程度度量

7.3.3偏好下的进步程度度量

7.3.4对偶模型

7.3.5进一步讨论

7.4开放式基金的实证分析

7.4.1样本与输入输出

7.4.2实证模型

7.4.3不同等级的划分

7.4.4相对吸引程度度量

7.4.5相对进步程度度量

7.5本章小结

第8章多期投资管理水平评价

8.1投资基金的效率方法论

8.2多期投资管理水平变化的度量

8.3基于PCPC模型的Malmqtlist指数求解

8.4开放式基金多期投资管理效率变动分析

8.5本章小结

第三篇基金经理与基金公司评价研究

第9章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研究

9.1引言

9.2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率被拉升了吗?

9.2.1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文献

9.2.2研究方法

9.2.3样本数据

9.2.4净值增长率的月末和季末效应

9.2.5不同业绩组的日历效应

9.2.6日历末前后各5个交易日的净值增长率异动

9.3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效应的研究

9.3.1相关文献回顾

9.3.2研究方法

9.3.3数据处理

9.3.4实证检验

9.3.5近3年基金“羊群行为”比较

9.4本章小结

第10章基金经理业绩的评价

10.1引言

10.2我国基金经理市场概述

10.3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评价

10.3.1数据准备

10.3.2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10.3.3绝对投资业绩排名

10.3.4择时选股能力

lO.4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对业绩的影响有多大?

10.4.1相关文献综述

10.4.2关于研究目标和范围的界定

10.4.3基金数据的选取过程

10.4.4基金经理个人特征的提取

10.4.5几个假设

10.4.6研究方法

10.4.7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10.5本章小结

第11章投资管理模式的评价研究

11.1引言

11.2基金经理的更换

11.3集中管理

11.4关于投资管理模式的讨论

11.5本章小结

第12章基金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2.1引言

12.2基金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12.2.1投资研发能力

12.2.2营销服务能力

12.3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的开发

12.3.1定性指标的模糊化

12.3.2模糊DEA模型

12.3.3带子系统的DEA模型

12.3.4多系统模糊DEA模型

12.3.5基金类别的模糊函数设定

12.3.6概念模型

12.4实证分析

12.4.1各大投资管理团队概况

12.4.2评价结果

12.5本章小结

第四篇基金市场评价研究

第13章我国基金市场的国际比较

13.1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

13.1.1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的情况介绍

13.1.2国际信息披露标准和中国基金披露差异对比表

13.1.3我国基金信息披露存在的缺憾及建议

13.2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国际比较

13.2.1美、英、日三国监管体系介绍

13.2.2我国基金监管体系

13.2.3对形成合理监管模式的几点建议

13.3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大事记(1997~2006)

附录二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持续性报告之2005年上半年度

附录三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持续性报告之2005年

附录四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持续性报告之2006年上半年度

附录五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持续性报告之2006年

内容摘要:

  本书以系统工程原理为方法论指导,在分析成熟市场已有的评价理论和经验的同时,不仅注重在理论框架上有重要的创新,而且致力于针对我国这个年轻的基金市场构建有效而合理的评价体系,在研究思路、模型开发、理论方法、实证检验等方面都有若干突破和创新,包括进行了一些在基金评价研究领域属于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尤其是提出用效率和行为研究的思路来评价证券投资基金业,并首次真正完整地构建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评价体系。  本书是一部以系统工程方法论指导的基金评价研究专著,从独立第三方的角度力求完整地分析和解决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中的评价问题。在分析成熟市场已有的评价理论和经验的同时,不仅注重在理论框架上有重要的创新,而且致力于针对我国年轻的基金市场构建有效而合理的评价体系,在研究思路、模型开发、理论方法、实证检验等方面都有创新和突破,包括开展了一些在国际上基金评价研究领域属于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尤其是指出了用效率和行为研究的思路来评价证券投资基金业,并首次真正完整地构建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评价体系。一方面从单支基金评价到基金经理评价,再到基金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评价、市场评价,由小到大,层层推进;另一方面从基金的风险度量开始,到业绩评价、效率评价、行为评价、持续性评价,特别是在充分考虑我国基金业的实际特点后,有针对性地构建合理的模型进行研究,分析逐步深入,为市场参与各方都提供了一个可以参照的范例和评价思路。  本书既可供金融业界人士,从事管理学、金融学、经济学等有关领域的高等院校师生和研究人员阅读与参考,也适用于对基金评价感兴趣的其他读者(包括广大投资者)参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评价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30196644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评价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评价研究是科学出版社于20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832.51 的主题关于 证券投资-基金-经济评价-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