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医改
中国新医改封面图

中国新医改

王虎峰, 著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0.0

书籍简介:

2009年4月,中国新医改方案出台,本书正是作者几年来学术主张和政策研究心得的归纳,反映了作者研究中国医改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思路,对群众理解新医改方案很有帮助。

书籍目录:

第一篇新医改方案解读

第一章人民网访谈做一个尽责的有限政府

第一节新医改方案的创新

第二节医改最终稿实现了关键词、关键点、关键思想和关键理念的转变

第三节根据医改领域的不同,政府做一个尽责的有限政府

第四节医改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要希望一步实现

第五节政府增加投入是好事,关键在于如何花钱

第六节医改政策落实需要跨部门协调合作

第七节新医改方案决策过程表明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明显提高

第二章中国网访谈新医改方案的划时代意义

第一节构筑一个人人享有的全民福利制度

第二节新医改方案目标新、框架体系新、政府定位新、组织方式新

第三节不同群体不同设计,不同阶层共享新医改切实实惠

第四节构建多元化办医格局,呼唤监管办法“一视同仁

第五节医改不是不可捉摸的,是有规律可循的

第六节基本医疗保险与健康保险相互分工、合作和衔接是未来发展方向

第七节医疗保险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健康

第三章《嘹望》新闻周刊访谈“四位一体”构筑医改核心

第一节四大体系不能各自为政

第二节政府与市场要撇清

第三节“保小病”比“保大病”更有意义

第四章《科学时报》访谈最好的手术刀解决不了社会问题

第一节医改需要软硬科学的结合

第二节医改的精髓是认识特点、把握规律

第三节平衡各方利益是不二法门

第二篇中国医改理论探索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新医改是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进行的一次里程碑式的改革探索

第二节关于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的问题,应以医疗服务或产品的性质和特点为准

第三节“补需方”和“补供方”应该兼顾,不能偏废

第四节城乡差距客观存在,应从“二元、三梯、六维”的新视角来看待

第五节医改的原则和方向

第六节医改的阶段性成果

第二章公共卫生方面

第一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内涵和方式

第二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应深化对社区卫生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第四节公共卫生涉及多层次多主体的健康干预体系建设

第五节重新认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策略

第六节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

第七节培养基层人才,构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网络

第三章医疗保险方面

第一节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第二节社会发展客观上要求医疗保障制度不仅治病,而且防病

第四章医院改革方面

第一节公立医疗机构的定位

第二节医院改革的困境和方向

第三节应按照非营利组织模式进行医院改革

第五章“医药分开”的解决思路

第一节医药分开,必须政策联动

第二节一堵一疏,两种思路解决以药养医

第三篇中国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报告基于公共管理精神、社会医学规律、改革成本测算和风险对策分析的研究

第一章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逻辑框架

第一节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研究的逻辑框架

第二章体制转轨背景下的卫生医疗制度回顾和评价

第一节关于公共卫生体制

第二节关于医疗体制

第三节关于药品生产流通体制

第四节关于医疗保障

第三章政府和市场在卫生医疗等领域中功能定位分析

第一节在卫生医疗等领域政府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科学界定卫生、医疗、药品、医疗保障产品的性质和相应提供方式

第三节卫生、医疗、药品、医疗保障供给体制的抉择

第四章改革方案的设计思想

第一节改革目标

第二节改革的基本理念

第三节改革的基本准则

第四节改革的要点

第五章改革的具体方案

第一节打基础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攻坚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配套措施

第一节改进和建立先进的卫生医疗监测和考评指标

第二节按照改革要求重新划分卫生医疗领域的财权和事权,建立新的筹资保障机制

第三节制定促进非营利机构规范发展的法律规章,建立相应的制度环境和法律体系

第四节妥善解决国有医院转制过程中医务人员身份转换和社会保障问题

第五节解决非公有制医疗机构的发展和社会资本投入立法保护问题

第六节适应新的形势,建立医生自律管理组织

第七节建立医疗机构行业管理质量评估和技术标准的自律组织

第八节根据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重新确立财政税收和价格管理体系标准

第七章改革成本测算和政策效应分析

第一节当前国家对卫生和医疗投入的总体水平和投入增长空间

第二节在财政投入约束下的改革计划抉择

第三节本方案若干改革计划成本估算

第四节政策效应分析

第八章改革计划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

第一节完善和巩固基层公共卫生计划风险评估

第二节依托社区卫生组织的家庭医生计划风险评估

第三节医生阳光工资和医院账目透明计划风险评估

第四节药品价格调适和反短缺药品计划风险评估

第五节整合医疗保障制度计划风险评估

第六节按照非营利组织模式构建新型国有医院风险评估

第七节国有医院转制风险评估

第八节鼓励私有非营利医院发展风险评估

第九节营利性医院的产业化风险评估

第十节制定和实施药品生产流通行业产业政策风险评估

附录一医改新方案定稿和征求意见稿要点对照

附录二新方案定稿和征求意见稿全文对照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数家主流媒体对我的专访,也是我个人学习新医改方案的体会和心得,以及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答,特别是人民网、中国网的访谈,我对这些内容逐一进行了修改校订,正式结集;第二部分主要是基于笔者平日的研究积累,特别是对20072009年间没有公开发表过的11篇“专访”和“演讲”进行了系统整理,笔者尽量保持了当时的原汁原味,但可以看出本人的一贯学术观点和政策主张;第三部分是本人主持并执笔的人民大学版医改建议研究报告,该报告集中反映了笔者研究中国医改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思路,其中的主张和观点贯穿了本人所有的研究,并不断深化和细化,但基本观点从未动摇。  中国人民大学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简称医改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1月,是一个集科研、教学和咨询为一体的独立研究机构。医改研究中心秉承“科研为民、服务社会、不断创新、合作发展”的宗旨,擅长以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学科理论为研究工具,充分发挥公共管理学科的集群优势,致力于中国医改政策的研究,以有特色的学术成果影响卫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为中国政府部门提供学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医改研究中心拥有高素质的、呈阶梯型的研究团队,包括教授、讲师、博上后研究人员、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并聘请了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医改研究中心密切关注全球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动态,与多个国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交流与合作。【作者简介】  王虎峰,男,1964年6月生,1980-1990年在河北省从事医疗方面的学习与工作,1990-1993年就读丁武汉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1995-1999年历任广西北海市体改委综合科科长、社保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社会保险局副局长,负责“全国社会保障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1999年9月一2002年7月就读于中国礼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一2005年4月在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工作。2005年5月调动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现为中国人民人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卫生政策、卫生事业管理和卫生医疗体制改革。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新医改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9517598
《中国新医改》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0装帧平装
页数 186 印数 4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新医改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于2009.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197.1 的主题关于 医疗保健制度-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的书籍。